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对外汉语论文 >

行动与理解:国际汉语教师实践性知识建构路径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07 05:43
  随着世界范围内汉语热不断升温,国际汉语教育事业正在蓬勃发展,教师专业发展在该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教师实践性知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基于教师日常教学活动的实践性知识研究对于国际汉语教师专业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研究以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为探究范围,以国际汉语教师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目的包括:(1)理解国际汉语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内涵;(2)探究国际汉语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建构特征;(3)解析国际汉语教师实践性知识建构的影响因素。为达到上述研究目的,本研究遵循阐释主义研究范式,采用质化研究中的多例个案研究方法和自下而上的研究路径,选择三位国际汉语教师为研究对象,通过课堂观察和深度访谈等手段收集数据,以叙事法、课堂话语分析、内容分析等方法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归纳、整理和分析,深入讨论教师实施教学过程中展现出的实践性知识及其建构特征和相关影响因素。主要研究发现包括,首先,国际汉语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内涵可以概括为由学科教学知识、学科知识、自我知识和学生知识交叉融合而成的知识连贯体。其中学科教学知识是将各种知识运用到具体教学情境中的策略综合体,包容并整合了汉语学科教学法知识、一般教学法知识、课... 

【文章来源】: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248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范围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意义
    1.5 研究方法
    1.6 论文结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引言
    2.2 教师认知研究
        2.2.1 教师认知研究缘起与概念
        2.2.2 二语教师认知研究范式及演变
    2.3 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
        2.3.1 教师实践性知识的概念梳理
        2.3.2 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结构与内容
            2.3.2.1 教师实践性知识结构
            2.3.2.2 教师实践性知识内容
        2.3.3 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影响因素
            2.3.3.1 过往经历对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影响
            2.3.3.2 环境因素对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影响
        2.3.4 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的演变
    2.4 教师学习研究
        2.4.1 教师学习研究理论模型
        2.4.2 教师反思学习与实践性知识建构
        2.4.3 教师情境学习与实践性知识建构
    2.5 二语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动态
        2.5.1 二语/外语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动态
        2.5.2 国际汉语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动态
        2.5.3 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评述
    2.6 本研究的理论视角
        2.6.1 社会文化理论
        2.6.2 转化学习理论
    2.7 研究概念框架
    2.8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研究设计:范式、工具、理据
    3.1 引言
    3.2 研究方法选择与理据
        3.2.1 研究范式的确定
        3.2.2 个案研究的选择理据
    3.3 研究场地与研究对象
        3.3.1 研究对象
        3.3.2 研究者身份
    3.4 资料收集
        3.4.1 访谈
        3.4.2 课堂观察
        3.4.3 辅助性资料
    3.5 数据分析
    3.6 信度效度
    3.7 研究伦理
    3.8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孟老师:习与智长,化与心成
    4.1 引言
    4.2 孟老师学习与教学经历
    4.3 本个案教学环境
    4.4 孟老师的授课之道
        4.4.1 在用中学融会贯通
        4.4.2 纠正为先互动交流
        4.4.3 话语运用转换有据
    4.5 语言魅力需“用”与“悟”
        4.5.1 使用语言体验文化
        4.5.2 启发学生感受意义
    4.6 鼓励并理解学生
        4.6.1 鼓励为主激发兴趣
        4.6.2 理解差异提升能力
    4.7 学习教学中认知自我
        4.7.1 “园丁”自我意象
        4.7.2 挖掘潜能不断学习
    4.8 孟老师: 学习中积累教学专长
        4.8.1 问题情境中调整教学情绪
        4.8.2 与外部环境互动中学习
    4.9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高老师:博学于文,好古敏求
    5.1 引言
    5.2 高老师学习与教学经历
    5.3 本个案教学环境
    5.4 高老师的授课之道
        5.4.1 逐层分析促使理解
        5.4.2 引导学生自我纠正
        5.4.3 话语表述通俗易懂
    5.5 知识系统性与文化融入
        5.5.1 强调基础系统学习
        5.5.2 教学融入文化知识
    5.6 关注并理解学生
        5.6.1 关注学生学习需求
        5.6.2 理解学生文化背景
    5.7 理想自我带来动力
        5.7.1 “引导者”自我意象
        5.7.2 寻找提升自我的动力
    5.8 高老师:教研结合自成一体
        5.8.1. 从“研”到“教”的重心转移
        5.8.2 与教学环境的互动协商
    5.9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苏老师:育人若水,润泽生命
    6.1 引言
    6.2 苏老师学习和教育经历
    6.3 本个案教学环境
    6.4 苏老师的授课之道
        6.4.1 灵活处理强调自主
        6.4.2 鼓励学生倡导自纠
        6.4.3 通俗解释利于理解
    6.5 学用结合体验文化
        6.5.1 提倡用法强化基础
        6.5.2 体验文化循序渐进
    6.6 倾听学生声音
        6.6.1 理解身份强化动机
        6.6.2 聆听心声把握难点
    6.7 知己而善于行
        6.7.1 “合作者”自我意象
        6.7.2 开展自我导向学习
    6.8 苏老师:在“参与”中成长
        6.8.1 “身份困境”后理性反思
        6.8.2 “积极参与”中寻求出路
    6.9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讨论
    7.1 引言
    7.2 基于个案数据的教师实践性知识内涵总体分析
        7.2.1 学科教学知识:实现教学情景化
        7.2.2 学科知识:融汇语言与文化
        7.2.3 学生知识:理解学生多维化
        7.2.4 自我知识:认识自我角色化
    7.3 教师实践性知识特征分析
        7.3.1 知识群落整合为实践性知识连贯体
        7.3.2 知识群落融汇教师跨文化交际能力
    7.4 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建构过程
        7.4.1 问题情境中反思提升
            7.4.1.1 命题型知识转化促进实践性知识内化于心
            7.4.1.2 教学情境触发事件推动实践性知识外化于行
        7.4.2 与外部环境互动协商
            7.4.2.1 与人际环境的互动
            7.4.2.2 与实践共同体协商
    7.5 影响教师实践性知识建构的因素
        7.5.1 教师自身的研学教
        7.5.2 教师的职业能动性
        7.5.3 学习者的文化差异
        7.5.4 校院系的教研环境
        7.5.5 社会环境传统文化
    7.6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
    8.1 引言
    8.2 主要发现
    8.3 研究贡献
    8.4 研究启示
    8.5 研究局限性及对未来研究的建议
    8.6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知情同意书
附录2 访谈提纲
附录3 课堂观察记录样表
附录4 资料编码样表
附录5 教师访谈转写稿节选



本文编号:29620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29620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117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