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对外汉语论文 >

新HSK五级听力测试对听力教学的反拨效应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09 15:30
  新汉语水平考试(新HSK)自实行以来,其成绩已经成为了母语为非汉语的学习者毕业、升学、工作的重要参考依据,因此新HSK对母语为非汉语的学习者和汉语教师都具有重大的影响。利用新HSK对汉语教学的反拨效应,既能够进一步提高母语为非汉语的学习者的汉语水平,也能够帮助汉语教师反思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目前,国内基于听力、口语、阅读和写作等语言技能对新HSK教学效果的反拨效应研究还很少,而听和说是交际运用的关键,且学生对其畏难情绪较大,本文旨在探求新HSK五级听力测试对听力教学的反拨作用。本文将国外的“反拨效应”理论引用到国内的对外汉语教学中,旨在从测试角度进行分析并反过来指导教学。本文重点探讨了以下几个问题:一、不同类别留学生在新HSK五级听力中的偏误类型及其原因。二、调查分析新HSK五级中听力部分对听力教与学反拨效应的实际情况,发现了新HSK五级听力部分对听力教与学的反拨效应的不同类型及应对措施。三、通过统计分析指出新HSK五级词汇大纲现存的不足,并提出几条改进建议,给今后的教学与研究提供革新方向。四、针对新HSK五级听力测试中的偏误类型及其对教学产生的反拨效应,提出可行性建议,使学生和教... 

【文章来源】: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1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新HSK五级听力测试对听力教学的反拨效应研究


图3.1各项选择人数占比图??A,,12,40%,

词汇,硕士生,小学生,对象


硕士学位论文??MASTER'S?THESIS??和读写能力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参与这项研究的教师指出,讨论哲学话题不仅??改善了课堂教学行为,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耐心以及自尊心等重要的??人格品质。??问:那项研究的研究对象是哪类人????表3.13各项选择人数统计表???A?B?C?D??选项?作家?导游?硕士生?小学生??选择人数(个)?0?0?19?II??所占比例(%)?0?0?63.33?36.67??0??;?I??36.67%??63.33%??馨.??■?A?■?B???C?-?D??图3.2各项选择人数占比图??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项,据统计,有11个人做对,剩下的19个人全部选择的??C项“硕士生”,所以正确率为36.67%,偏误率为63.33%。由此可见,这道题超过??—半的人选错。宄其原因,一是混淆了“研究者”和“研宂生”,二者发音听起来??差不多一样,仅一字之差,所以在听的过程中,被测者只抓取到了?“研宄”二字,??因而进一步推断出研究对象是“硕士生二是被测者没有明白“以……为……”??是“把……当做……”的意思,所以就无法判断出“以当地三千多名小学生为研宄??对象”的含义,导致出现理解偏误。??3.3.1.2词汇偏误??我们知道,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没有词汇的积累是无法真正掌握、运用汉??语系统的,词汇是构成句子的基本单位,是进行交际的必要条件。所以在对外汉语??25??

词汇,汉语,听力,语言交际


?硕士学位论之??MASTER'S?THESIS??教学中,词汇教学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由于汉语系统中词汇丰富,且用法不一,??在教学中,重点是语言结构,不仅需要学生记忆每一个词汇,还要强调积累丰富的??词汇量。刘珣(2000)认为“词汇教学的最终任务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在有关??汉语词汇知识的指导下,掌握一定数量的汉语词汇的音、义、形和基本用法,培养??在语言交际中对词汇的正确理解和表达能力。”????虽然学习者能够在阅读过程中能够理解某一个词的意思,但在听力中,在看不??见汉字的前提下,只能靠发音来判断是哪一个词,就会存在多音词、多义词、有特??定文化含义的词混淆判断。因为听力材料中不存在词汇表达上的偏误,所以,在做??听力测试时,主要集中在对某一个词的理解偏误上。例如:??1.女:这位是新招的刘秘书,过来办理入职手续。??男:好的,他的材料给我一下。??问:刘秘书是来做什么的????表3.]4各项选择人数统计表???A?B?C?D??选项?请假?取文件?办理入职?开实习证明??选择人数(个)?0?3?27?0??所占比例(%)?0?10?90?0??。德??90.00%??鐵A絵B黎??图3.3各项选择人数占比图???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0,第360页。??26??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HSK对汉语教师的反拨效应研究[J]. 吴日霞.  科教导刊(中旬刊). 2019(02)
[2]探析新HSK五级阅读测试对汉语阅读教学的反拨作用[J]. 格萨茹拉.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4(09)
[3]国内反拨效应研究20年:现状与思考[J]. 邹申,董曼霞.  中国外语. 2014(04)
[4]HSK对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学习行为的反拨效应[J]. 黄春霞.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2013(01)
[5]CET对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反拨效应历时研究——重访三位大学英语教师的课堂[J]. 辜向东,杨志强,刘晓华.  外语测试与教学. 2013(01)
[6]语言测试的反拨效应理论与实证研究[J]. 亓鲁霞.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2011(04)
[7]大学英语教师对CET及其反拨效应认识的历时研究[J]. 辜向东,彭莹莹.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10(06)
[8]中国汉语水平考试对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反拨效应[J]. 黄春霞,李桂梅.  中国考试. 2010(02)
[9]从语言测试的反拨作用看语言测试设计[J]. 张亚兰,姜炳生.  西北成人教育学报. 2008(01)
[10]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测试的听力理解题型设计新思考[J]. 张晋军,李桂梅.  国际汉语教学动态与研究. 2007(04)

硕士论文
[1]中级听力训练中的偏误调查与分析[D]. 陈丽玲.河南大学 2018
[2]新HSK对五六级应试者的影响研究[D]. 张腾月.四川师范大学 2018
[3]t新HSK五级对在华留学生汉语学习的反拨效应实证研究[D]. 滕雅玲.重庆大学 2018
[4]“考教结合”下的对外汉语教学实践与探索[D]. 郭茜茜.西北大学 2017
[5]新汉语水平考试真题词汇与大纲词汇对比研究[D]. 张广冬.上海师范大学 2017
[6]新HSK三级考试对泰国南部学生汉语学习的反拨效应实证研究[D]. 苑玉伟.重庆大学 2017
[7]新HSK对汉语学习者反拨效应的实证研究[D]. 杨阳.山东师范大学 2016
[8]新HSK五级对来华韩国留学生的反拨效应实证研究[D]. PARK SAETBYUL.重庆大学 2016
[9]新HSK三级对斯里兰卡汉语学习中学生的反拨效应[D]. 韦文迪.重庆大学 2016
[10]新HSK五级对印尼学生的反拨效应[D]. Sutomo Wong.重庆大学 2016



本文编号:29669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29669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097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