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来华西人的汉字研究 ——以《中国丛报》和《教务杂志》为例
发布时间:2021-02-24 14:36
1807年,马礼逊入华,掀开了晚清来华西人汉语学习的序幕。之后,传教士、外交官、商人等大量涌入中国,他们出于各自不同的目的积极学习汉语。汉字因难写、难记、难学,成为最让来华西人头疼的事情。因此,他们在《中国丛报》(The Chinese Repository,1832-1851)和《教务杂志》(The Chinese Recorder and Missionary Journal,1868-1941)这两份在当时颇具影响力的报刊上发表多篇文章交流汉字研究的方法和经验。这些文章反映了晚清来华西人汉字研究的整体趋势,可以作为对当时西方学者汉字研究专著的补充和证明,具有很高的文献价值和学术意义。然而,目前对这些资料的利用和研究还远远不够。因此,本文拟以这两份在当时颇具影响力的报刊为例,以其中的汉字研究类文章为对象,探究晚清来华西人的汉字研究状况,总结晚清来华西人的汉字研究特点,以为今天的研究提供借鉴。第一章:绪论。介绍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现状和研究计划等。本文主要以《中国丛报》和《教务杂志》为例,探究晚清来华西人的汉字研究状况,并为今天的汉字研究提供借鉴。研究现状包含两方面,一是学界对...
【文章来源】:山东师范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7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目的和意义
第二节 《中国丛报》和《教务杂志》简介
第三节 研究现状
第四节 研究计划
第二章 晚清来华西人对汉字的认识
第一节 晚清来华西人对汉字的总体认识
第二节 晚清来华西人对汉字内部结构的认识
第三节 晚清来华西人对汉字单字的认识
第四节 晚清来华西人对中国古代字书的介绍
第三章 晚清来华西人对汉字“学”与“教”的探索
第一节 晚清来华西人汉字教学背景
第二节 晚清来华西人对汉字“学”的探索
第三节 晚清来华西人对汉字“教”的探索
第四章 晚清来华西人对汉字的拓展——创制汉字盲文
第一节 中国最早的汉字盲文——康熙盲字
第二节 大卫·希尔法及其他汉字盲文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著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19世纪上半叶在华外国人汉语拼音化活动与影响——基于《中国丛报》记述的考察[J]. 王海,王海潮,钟淇. 安阳工学院学报. 2017(05)
[2]晚清史研究百年回眸与反思[J]. 崔志海. 史学月刊. 2017(08)
[3]晚清时期西方人的汉字教学观[J]. 岳岚. 华文教学与研究. 2016(04)
[4]发现与规训:新教传教士与中国语文改革——以《教务杂志》为中心的考察[J]. 武春野. 社会科学. 2016(12)
[5]从《语言自迩集》看威妥玛的汉语字词教学[J]. 施正宇. 国际汉语教学研究. 2016(04)
[6]《中国丛报》的创刊及其动机初探[J]. 邹朝春. 宗教学研究. 2014(04)
[7]艾约瑟《官话口语语法》的教学语法特征[J]. 林素娥. 语言教学与研究. 2014(04)
[8]《文学书官话》的汉语语法体系[J]. 李海英. 当代语言学. 2014(02)
[9]19世纪西方人汉外词典编纂中的汉语“根字”研究[J]. 江莉. 对外汉语研究. 2013(02)
[10]美国学者裨治文对《说文系传》的译介[J]. 张大英. 山东外语教学. 2013(04)
博士论文
[1]《汉英韵府》官话音系研究[D]. 林琳.福建师范大学 2016
[2]十九世纪下半叶来华西方人的汉语研究[D]. 江莉.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5
[3]晚清时期西方人所编汉语教材研究[D]. 岳岚.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5
[4]晚清来华西方人汉语学习与研究[D]. 卞浩宇.苏州大学 2010
硕士论文
[1]《中国丛报》与十九世纪中叶西人汉语研究[D]. 陈延燕.黑龙江大学 2018
[2]近代英国外交官道格斯汉语教材研究[D]. 张雪盼.山东师范大学 2017
[3]富善《官话萃珍》研究[D]. 刘丽丽.山东师范大学 2017
[4]莫安仁《官话汇编》研究[D]. 付延峰.山东师范大学 2017
[5]明清时期来华西方人所编汉语教材中的汉字教学研究[D]. 严靓雯.华东师范大学 2016
[6]近代英国来华外交官汉语教材研究[D]. 殷静静.山东师范大学 2015
[7]近代美国来华传教士汉语教材研究[D]. 栗源.山东师范大学 2015
[8]《中国丛报》时事报道研究[D]. 吴慧珺.安徽大学 2015
[9]《教务杂志》所录清末民初西方汉语教学状况研究[D]. 袁菡.四川师范大学 2015
[10]《教务杂志》所录清末民初时期西方汉语教育用书研究[D]. 张笑婷.四川师范大学 2015
本文编号:3049518
【文章来源】:山东师范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7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目的和意义
第二节 《中国丛报》和《教务杂志》简介
第三节 研究现状
第四节 研究计划
第二章 晚清来华西人对汉字的认识
第一节 晚清来华西人对汉字的总体认识
第二节 晚清来华西人对汉字内部结构的认识
第三节 晚清来华西人对汉字单字的认识
第四节 晚清来华西人对中国古代字书的介绍
第三章 晚清来华西人对汉字“学”与“教”的探索
第一节 晚清来华西人汉字教学背景
第二节 晚清来华西人对汉字“学”的探索
第三节 晚清来华西人对汉字“教”的探索
第四章 晚清来华西人对汉字的拓展——创制汉字盲文
第一节 中国最早的汉字盲文——康熙盲字
第二节 大卫·希尔法及其他汉字盲文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著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19世纪上半叶在华外国人汉语拼音化活动与影响——基于《中国丛报》记述的考察[J]. 王海,王海潮,钟淇. 安阳工学院学报. 2017(05)
[2]晚清史研究百年回眸与反思[J]. 崔志海. 史学月刊. 2017(08)
[3]晚清时期西方人的汉字教学观[J]. 岳岚. 华文教学与研究. 2016(04)
[4]发现与规训:新教传教士与中国语文改革——以《教务杂志》为中心的考察[J]. 武春野. 社会科学. 2016(12)
[5]从《语言自迩集》看威妥玛的汉语字词教学[J]. 施正宇. 国际汉语教学研究. 2016(04)
[6]《中国丛报》的创刊及其动机初探[J]. 邹朝春. 宗教学研究. 2014(04)
[7]艾约瑟《官话口语语法》的教学语法特征[J]. 林素娥. 语言教学与研究. 2014(04)
[8]《文学书官话》的汉语语法体系[J]. 李海英. 当代语言学. 2014(02)
[9]19世纪西方人汉外词典编纂中的汉语“根字”研究[J]. 江莉. 对外汉语研究. 2013(02)
[10]美国学者裨治文对《说文系传》的译介[J]. 张大英. 山东外语教学. 2013(04)
博士论文
[1]《汉英韵府》官话音系研究[D]. 林琳.福建师范大学 2016
[2]十九世纪下半叶来华西方人的汉语研究[D]. 江莉.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5
[3]晚清时期西方人所编汉语教材研究[D]. 岳岚.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5
[4]晚清来华西方人汉语学习与研究[D]. 卞浩宇.苏州大学 2010
硕士论文
[1]《中国丛报》与十九世纪中叶西人汉语研究[D]. 陈延燕.黑龙江大学 2018
[2]近代英国外交官道格斯汉语教材研究[D]. 张雪盼.山东师范大学 2017
[3]富善《官话萃珍》研究[D]. 刘丽丽.山东师范大学 2017
[4]莫安仁《官话汇编》研究[D]. 付延峰.山东师范大学 2017
[5]明清时期来华西方人所编汉语教材中的汉字教学研究[D]. 严靓雯.华东师范大学 2016
[6]近代英国来华外交官汉语教材研究[D]. 殷静静.山东师范大学 2015
[7]近代美国来华传教士汉语教材研究[D]. 栗源.山东师范大学 2015
[8]《中国丛报》时事报道研究[D]. 吴慧珺.安徽大学 2015
[9]《教务杂志》所录清末民初西方汉语教学状况研究[D]. 袁菡.四川师范大学 2015
[10]《教务杂志》所录清末民初时期西方汉语教育用书研究[D]. 张笑婷.四川师范大学 2015
本文编号:30495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30495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