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学初级阶段量词与名词的搭配研究
发布时间:2021-02-26 18:52
量词作为汉语中比较独特的一类词,在汉语的学习和教学中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量词也是对外汉语初级阶段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对初级阶段留学生进行汉语教学时量词与名词的搭配是相当重要的一部分。在庞大的量词系统中,与名词联系最紧密、接触最多的便是名量词,因此,本文着重探究对外汉语教学初级阶段量词中的名量词与名词搭配过程中的规律。全文包括六个部分,其主要内容如下:绪论部分对课题研究的背景、研究方法、研究意义以及语料来源等方面作了介绍。第一章首先对《对外汉语初级阶段词汇大纲》中的量词进行统计,得出一级词汇和二级词汇中的量词共计97个,同时对国内现有的《发展汉语》《博雅汉语》《成功之路》三套对外汉语教材中初级阶段的量词及量词与名词搭配的语料进行统计。我们发现在这三套教材的初级阶段对量词的安排都有一定的不足之处,并且教材中的量词数量与《对外汉语初级阶段词汇大纲》中的不一致,比如有一些没有涉及到,也有一些超出大纲范围的量词等。第二章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分析量词与名词搭配的心理认知过程,通过象似性原则、意象图式理论等分析量词与名词搭配的认知机制和制约因素。量词与名词的搭配存在多种对应关系,也受语法、语音、语义...
【文章来源】:西南民族大学四川省
【文章页数】:9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量词和名词的语法特征及对外汉语初级阶段的量词统计
第一节 量词的语法特征及其分类
第二节 名词的语法特征及其分类
第三节 对外汉语教学初级阶段的量词统计
一、对外汉语教学大纲中初级阶段的量词统计
二、对外汉语教材中初级阶段的量词统计
第四节 小结
第二章 量词与名词搭配的双向选择与认知机制
第一节 认知语言学与象似性原则
一、认知语言学与隐喻
二、象似性原则
第二节 量词与名词搭配的双向选择
一、量词与名词的“搭配”
二、量词与名词搭配的双向性
第三节 量词与名词搭配的认知理据
第四节 小结
第三章 对外汉语教学初级阶段量词与名词的搭配规律
第一节 对外汉语教学初级阶段量词与名词的搭配
一、初级阶段量词与名词搭配的多种模式
二、初级阶段教材中量词与名词搭配的统计
第二节 对外汉语教学初级阶段量词与名词搭配的具体规则
一、初级阶段的名量词再分类
二、个体量词与名词的搭配规则
三、集合量词与名词的搭配规则
四、无界量词与名词的搭配规则
第三节 初级阶段量词与名词搭配的语境制约
第四节 小结
第四章 初级阶段量词与名词搭配的偏误研究及教学建议
第一节 留学生初级阶段量词与名词搭配偏误的统计分析
第二节 留学生初级阶段量词与名词搭配产生偏误的原因
第三节 对外汉语教学初级阶段量词与名词搭配的教学内容安排
第四节 对外汉语教学初级阶段量词与名词搭配的教学方法的建议
一、度量衡量词以及货币单位的量词与名词搭配的教学方法
二、有界量词与名词搭配的教学方法
三、无界量词、不定量词与名词搭配的教学方法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录一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名词与量词的搭配[J]. 韩亚桐. 现代语文. 2018(01)
[2]汉语个体量词认知研究述评[J]. 张启睿,舒华,刘友谊. 心理科学进展. 2011(04)
[3]量词“盘”和“局”用法的认知分析[J]. 鲁六. 汉字文化. 2009(04)
[4]谈量词“领”的起源和发展——兼论“领”和“件”的历时替换[J]. 王秀玲.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3)
[5]论量词“束”和“捆”的语义性质[J]. 宗守云. 百色学院学报. 2009(01)
[6]量词“双”和“对”对名词的语义选择[J]. 郭培录.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09(01)
[7]汉语个体量词产生的机制与动因[J]. 李莹.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8(02)
[8]不定量词“些”和“点”修饰名词时的对比研究[J]. 贺春枝.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S1)
[9]论语体对名词和量词组合的制约作用[J]. 樊中元.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5)
[10]量词与名词的相互制约及其修辞色彩[J]. 沈小仙. 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综合版). 2001(02)
博士论文
[1]现代汉语动词计量方式研究[D]. 张莹.浙江大学 2015
[2]语言类型学视野下的汉语量词研究[D]. 步连增.山东大学 2011
[3]名词量词组合的双向选择研究及其认知解释[D]. 周芍.暨南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条状量词的研究及对外汉语教学[D]. 查怡.南昌大学 2017
[2]泰国留学生汉语名量词偏误研究[D]. 谢秋月(Sutida Suwannakarin).华中师范大学 2017
[3]巴西学生汉语名量词习得偏误分析与教学建议[D]. 何冉.河北大学 2017
[4]试析现代汉语“数+量+名”结构的分布机制和动因[D]. 张茜.四川师范大学 2017
[5]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量词教学探究[D]. 胡晓思.西安外国语大学 2016
[6]对外汉语教学个体量词研究[D]. 朱仁燕.山东师范大学 2016
[7]现代汉语约定量词的认知研究[D]. 李静静.沈阳师范大学 2016
[8]现代汉语容器量词的认知研究[D]. 黄璜.沈阳师范大学 2016
[9]留学生量词“部”和“台”的习得偏误及其对外汉语教学[D]. 李江南.湖南师范大学 2016
[10]形状量词“股、束、绺、缕”研究[D]. 李景艳.西华师范大学 2016
本文编号:3053018
【文章来源】:西南民族大学四川省
【文章页数】:9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量词和名词的语法特征及对外汉语初级阶段的量词统计
第一节 量词的语法特征及其分类
第二节 名词的语法特征及其分类
第三节 对外汉语教学初级阶段的量词统计
一、对外汉语教学大纲中初级阶段的量词统计
二、对外汉语教材中初级阶段的量词统计
第四节 小结
第二章 量词与名词搭配的双向选择与认知机制
第一节 认知语言学与象似性原则
一、认知语言学与隐喻
二、象似性原则
第二节 量词与名词搭配的双向选择
一、量词与名词的“搭配”
二、量词与名词搭配的双向性
第三节 量词与名词搭配的认知理据
第四节 小结
第三章 对外汉语教学初级阶段量词与名词的搭配规律
第一节 对外汉语教学初级阶段量词与名词的搭配
一、初级阶段量词与名词搭配的多种模式
二、初级阶段教材中量词与名词搭配的统计
第二节 对外汉语教学初级阶段量词与名词搭配的具体规则
一、初级阶段的名量词再分类
二、个体量词与名词的搭配规则
三、集合量词与名词的搭配规则
四、无界量词与名词的搭配规则
第三节 初级阶段量词与名词搭配的语境制约
第四节 小结
第四章 初级阶段量词与名词搭配的偏误研究及教学建议
第一节 留学生初级阶段量词与名词搭配偏误的统计分析
第二节 留学生初级阶段量词与名词搭配产生偏误的原因
第三节 对外汉语教学初级阶段量词与名词搭配的教学内容安排
第四节 对外汉语教学初级阶段量词与名词搭配的教学方法的建议
一、度量衡量词以及货币单位的量词与名词搭配的教学方法
二、有界量词与名词搭配的教学方法
三、无界量词、不定量词与名词搭配的教学方法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录一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名词与量词的搭配[J]. 韩亚桐. 现代语文. 2018(01)
[2]汉语个体量词认知研究述评[J]. 张启睿,舒华,刘友谊. 心理科学进展. 2011(04)
[3]量词“盘”和“局”用法的认知分析[J]. 鲁六. 汉字文化. 2009(04)
[4]谈量词“领”的起源和发展——兼论“领”和“件”的历时替换[J]. 王秀玲.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3)
[5]论量词“束”和“捆”的语义性质[J]. 宗守云. 百色学院学报. 2009(01)
[6]量词“双”和“对”对名词的语义选择[J]. 郭培录.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09(01)
[7]汉语个体量词产生的机制与动因[J]. 李莹.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8(02)
[8]不定量词“些”和“点”修饰名词时的对比研究[J]. 贺春枝.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S1)
[9]论语体对名词和量词组合的制约作用[J]. 樊中元.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5)
[10]量词与名词的相互制约及其修辞色彩[J]. 沈小仙. 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综合版). 2001(02)
博士论文
[1]现代汉语动词计量方式研究[D]. 张莹.浙江大学 2015
[2]语言类型学视野下的汉语量词研究[D]. 步连增.山东大学 2011
[3]名词量词组合的双向选择研究及其认知解释[D]. 周芍.暨南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条状量词的研究及对外汉语教学[D]. 查怡.南昌大学 2017
[2]泰国留学生汉语名量词偏误研究[D]. 谢秋月(Sutida Suwannakarin).华中师范大学 2017
[3]巴西学生汉语名量词习得偏误分析与教学建议[D]. 何冉.河北大学 2017
[4]试析现代汉语“数+量+名”结构的分布机制和动因[D]. 张茜.四川师范大学 2017
[5]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量词教学探究[D]. 胡晓思.西安外国语大学 2016
[6]对外汉语教学个体量词研究[D]. 朱仁燕.山东师范大学 2016
[7]现代汉语约定量词的认知研究[D]. 李静静.沈阳师范大学 2016
[8]现代汉语容器量词的认知研究[D]. 黄璜.沈阳师范大学 2016
[9]留学生量词“部”和“台”的习得偏误及其对外汉语教学[D]. 李江南.湖南师范大学 2016
[10]形状量词“股、束、绺、缕”研究[D]. 李景艳.西华师范大学 2016
本文编号:30530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30530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