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对外汉语论文 >

“产出导向法”在对外汉语中级综合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印尼捷捷语言学校为例

发布时间:2021-03-29 22:13
  “产出导向法”是文秋芳团队提出的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教学理论。其发展历经“输出驱动假设”——“输出驱动输入促成假设”——“产出导向法”三个阶段。理论体系融合了课程论和二语习得论,由教学理念、教学假设和教学流程三部分组成。它倡导学用一体,目的是改善当前外语教学中课文至上,学用分离的弊端。在印尼捷捷语言学校,学用分离的问题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同样存在。在对外汉语中级阶段,学生已掌握了2000左右的词汇和基本句式,听力和阅读理解水平较高。但在口语和写作方面,学习效果并不好,开口率低,成段表达能力欠缺,学习过的词汇和句式未能灵活运用到交流和写作中,陷入了瓶颈期。对外汉语教学和外语教学同属第二语言教学。据此尝试以“产出导向法”为指导,探讨该理念在对外汉语中级综合课中的应用。首先围绕《我为什么吃素》一课,从驱动——促成——评价入手,对课本内容重新做了改编,进而设计了教学方案并在印尼捷捷语言学校中级班展开教学。教学实践之后,对教学效果进行了分析和调查。结果表明在运用产出导向法后,学生能将本课学到的词汇、语言点及内容有效运用到口语表达和写作中,学习主动性和注意力有了明显提升,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学生在口语和写作... 

【文章来源】:兰州大学甘肃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历史与现状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捷捷语言学校中级综合课教学现状及应用产出导向法的必要性
    第一节 捷捷语言学校汉语教学基本情况
    第二节 学生中级综合课学习情况调查
    第三节 中级综合课教学存在问题分析
    第四节 产出导向法在中级综合课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第二章 产出导向法在中级综合课教学中的应用案例设计与实施
    第一节 教学案例设计
    第二节 教学实施
第三章 产出导向法教学效果调查分析
    第一节 产出目标恰当性
    第二节 促成活动有效性
    第三节 产出目标达成性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捷捷语言学校中级综合课学习情况调查结果
附录2:捷捷语言学校中级综合课教师情况调查结果
附录3:语言促成练习
附录4:语言促成情况统计
附录5:学生产出成果实例
附录6:产出导向法实施情况访谈提纲
附录7:产出导向法实施情况调查结果
致谢



本文编号:31082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31082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d3c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