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义场动词的对外汉语教学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30 20:50
动词是最主要的汉语词类之一,也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点,汉语学习者对动词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沟通的准确性与连贯性。“选择”义场动词是动词的一个下位小类,是日常生活使用频率较高的动词,具有[+挑选]、[+动作]等语义特征。文章在对“选择”义场动词本体研究的基础之上,根据《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和汉语教材中的“选择”义场动词分布和释义情况,提出相应的合理化建议;然后根据汉语学习者在使用该类动词时出现的偏误情况,总结偏误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外汉语教学策略,以便于提高对外汉语教学水平并服务于对外汉语教育事业。本文主要分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该部分主要介绍了选题目的、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等。根据目前的研究状况,我们主要对动词的对外汉语教学研究和“选择”义场动词的本体研究进行文献综述。第二部分是“‘选择’义场动词本体研究”。该章首先是对“选择”义场动词进行界定并确定了“选择”义场动词的研究范围和语义分类;然后从语义特征和句法角度对“选择”义场动词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第三部分是“大纲与教材‘选择’义场动词对比分析与建议”。该章首先对“选择”义场动词在“大纲”和教材中的分布进行分析,并...
【文章来源】:山东师范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5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目的
第二节 研究现状
一、动词的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综述
二、“选择”义场动词的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语料来源
一、研究方法
二、语料来源
第一章 “选择”义场动词本体研究
第一节 “选择”义场动词的界定与分类
一、“选择”义场动词的界定
二、“选择”义场动词范围
三、“选择”义场动词语义分类
第二节 “选择”义场动词语义分析
一、“选择”义场动词的语义特征分析
二、“选择”义场动词语义特征的共性与差别
第三节 “选择”义场动词句法研究
一、“选择”义场动词带宾语情况
二、“选择”义场动词带补语情况
三、“选择”义场动词充当谓语成分的语法功能
四、“选择”义场动词重叠情况
五、带动态助词“着”“了”“过”情况
第二章 大纲与教材“选择”义场动词对比分析与建议
第一节 “选择”义场动词的分布对比分析与建议
一、“选择”义场动词在大纲中的分布分析
二、“选择”义场动词在教材中的分布分析
三、“选择”义场动词在大纲和教材中的对比分析与建议
第二节 “选择”义场动词在教材中的释义对比分析与建议
一、《发展汉语》“选择”义场动词释义分析
二、《博雅汉语》“选择”义场动词释义分析
三、两部教材“选择”义场动词释义对比分析与建议
第三章 “选择”义场动词偏误分析
第一节 “选择”义场动词的偏误类型
一、混用
二、遗漏
三、词形偏误
四、搭配不当
第二节 “选择”义场动词的偏误原因分析
一、母语的负迁移
二、目的语负迁移
三、学习策略和交际策略的影响
第四章 “选择”义场动词的教学法和教学设计
第一节 “选择”义场动词的对外汉语教学法
一、语境法
二、汉外对比法
三、比较法
第二节 “选择”义场动词的教学设计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语义场与对外汉语词汇教学[J]. 袁璐. 亚太教育. 2016(16)
[2]“巽”与“選”形义释源[J]. 张鹏飞.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2)
[3]陕西三原方言“挑拣”类手部动词意义分析[J]. 刘珂. 中国民族博览. 2016(02)
[4]“淘1”与“掏”的异同与注释[J]. 芜崧.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 2014(03)
[5]语境教学法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J]. 王倩. 文教资料. 2011(16)
[6]同义词研究中语义、语法、语体的接界——以“采”字组同义词分析为例[J]. 于峻嵘. 语文研究. 2008(04)
[7]中级阶段外国留学生双音节动词偏误分析[J]. 李彤,王红娟. 语言文字应用. 2006(S2)
[8]动词重叠AABB式的语法化[J]. 胡孝斌. 汉语学习. 2006(04)
[9]近五年来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研究综述[J]. 刘智伟,任敏.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6(02)
[10]论动词重叠的语法意义[J]. 陈立民. 中国语文. 2005(02)
硕士论文
[1]文化休克与文化附加义教学的相关研究[D]. 段秀娥.山东师范大学 2017
[2]基于三价动词研究的对外汉语双宾语句教学[D]. 赵倩.辽宁大学 2015
[3]同素同义单双音节动词研究[D]. 宋炜.陕西师范大学 2014
[4]对外汉语单音节动词教学研究[D]. 蔡笑雨.黑龙江大学 2014
[5]汉语“给予”类单音节动词语义场研究[D]. 邰高娃.内蒙古大学 2013
[6]现代汉语“口”部单音节多义动词的对外汉语教学研究[D]. 陈欢欢.陕西师范大学 2013
[7]基于偏误分析的对外汉语“知道”类动词研究[D]. 展飞.山东大学 2013
[8]初中级对外汉语教材中动词重叠内容的分析研究[D]. 刘鲁宁.陕西师范大学 2010
[9]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联合式动词研究[D]. 刘迎霞.安徽大学 2010
[10]汉语“买卖”类动词语义场的历史演变研究[D]. 吕文平.内蒙古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110133
【文章来源】:山东师范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5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目的
第二节 研究现状
一、动词的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综述
二、“选择”义场动词的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语料来源
一、研究方法
二、语料来源
第一章 “选择”义场动词本体研究
第一节 “选择”义场动词的界定与分类
一、“选择”义场动词的界定
二、“选择”义场动词范围
三、“选择”义场动词语义分类
第二节 “选择”义场动词语义分析
一、“选择”义场动词的语义特征分析
二、“选择”义场动词语义特征的共性与差别
第三节 “选择”义场动词句法研究
一、“选择”义场动词带宾语情况
二、“选择”义场动词带补语情况
三、“选择”义场动词充当谓语成分的语法功能
四、“选择”义场动词重叠情况
五、带动态助词“着”“了”“过”情况
第二章 大纲与教材“选择”义场动词对比分析与建议
第一节 “选择”义场动词的分布对比分析与建议
一、“选择”义场动词在大纲中的分布分析
二、“选择”义场动词在教材中的分布分析
三、“选择”义场动词在大纲和教材中的对比分析与建议
第二节 “选择”义场动词在教材中的释义对比分析与建议
一、《发展汉语》“选择”义场动词释义分析
二、《博雅汉语》“选择”义场动词释义分析
三、两部教材“选择”义场动词释义对比分析与建议
第三章 “选择”义场动词偏误分析
第一节 “选择”义场动词的偏误类型
一、混用
二、遗漏
三、词形偏误
四、搭配不当
第二节 “选择”义场动词的偏误原因分析
一、母语的负迁移
二、目的语负迁移
三、学习策略和交际策略的影响
第四章 “选择”义场动词的教学法和教学设计
第一节 “选择”义场动词的对外汉语教学法
一、语境法
二、汉外对比法
三、比较法
第二节 “选择”义场动词的教学设计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语义场与对外汉语词汇教学[J]. 袁璐. 亚太教育. 2016(16)
[2]“巽”与“選”形义释源[J]. 张鹏飞.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2)
[3]陕西三原方言“挑拣”类手部动词意义分析[J]. 刘珂. 中国民族博览. 2016(02)
[4]“淘1”与“掏”的异同与注释[J]. 芜崧.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 2014(03)
[5]语境教学法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J]. 王倩. 文教资料. 2011(16)
[6]同义词研究中语义、语法、语体的接界——以“采”字组同义词分析为例[J]. 于峻嵘. 语文研究. 2008(04)
[7]中级阶段外国留学生双音节动词偏误分析[J]. 李彤,王红娟. 语言文字应用. 2006(S2)
[8]动词重叠AABB式的语法化[J]. 胡孝斌. 汉语学习. 2006(04)
[9]近五年来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研究综述[J]. 刘智伟,任敏.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6(02)
[10]论动词重叠的语法意义[J]. 陈立民. 中国语文. 2005(02)
硕士论文
[1]文化休克与文化附加义教学的相关研究[D]. 段秀娥.山东师范大学 2017
[2]基于三价动词研究的对外汉语双宾语句教学[D]. 赵倩.辽宁大学 2015
[3]同素同义单双音节动词研究[D]. 宋炜.陕西师范大学 2014
[4]对外汉语单音节动词教学研究[D]. 蔡笑雨.黑龙江大学 2014
[5]汉语“给予”类单音节动词语义场研究[D]. 邰高娃.内蒙古大学 2013
[6]现代汉语“口”部单音节多义动词的对外汉语教学研究[D]. 陈欢欢.陕西师范大学 2013
[7]基于偏误分析的对外汉语“知道”类动词研究[D]. 展飞.山东大学 2013
[8]初中级对外汉语教材中动词重叠内容的分析研究[D]. 刘鲁宁.陕西师范大学 2010
[9]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联合式动词研究[D]. 刘迎霞.安徽大学 2010
[10]汉语“买卖”类动词语义场的历史演变研究[D]. 吕文平.内蒙古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1101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31101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