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对外汉语论文 >

对外汉语集合量词习得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11 04:22
  作为汉语量词体系中的一员,集合量词是人们在日常会话中较常使用的名量词之一,也是汉语学习者在习得过程中较常产生偏误的词类之一。论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定量分析法与定性分析法相结合、共时研究与历时考察相结合以及偏误分析法,通过对大量语料的搜集、分析,对汉语集合量词进行共时平面的研究和历时平面的考察。同时,针对汉语学习者在习得集合量词过程中出现的偏误情况,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论文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论文的研究对象、选题依据和选题价值、研究现状,说明论文的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第二部分由三个章节构成,先从句法、语义、语用三个平面对集合量词进行共时平面的探索,再对集合量词进行历时平面的考察,最后对集合量词进行偏误分析,并提出教学建议。第一章从句法、语义、语用三个平面对集合量词进行共时平面的探索。首先,分析、阐释“数词+集合量词”结构、“形容词+集合量词”结构以及集合量词重叠式的句法功能及意义;然后,分析、概括出集合量词具有形象性、模糊性、多义性、主观性的语义特征;最后,分析、归纳出集合量词的语用功能以及语用效果。第二章对《新汉语水平考试大纲》中的集合量词进行历时平面的考察。首先,对大纲中... 

【文章来源】:南京林业大学江苏省

【文章页数】:7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对外汉语集合量词习得研究


调查对象学习汉语时长

性别,量词,情况,汉语


46图4-1调查对象学习汉语时长3.2.2.1.2调查对象性别图4-2调查对象性别3.2.2.2调查结果总体情况调查问卷的第一部分是单选题,共十五道题,主要考察集合量词误代、遗漏的偏误情况。根据答题情况,将每道题的偏误率统计如下:表4-2调查问卷单选题集合量词的偏误情况题号偏误次数偏误率134%24157%368%42839%52231%64968%73244%84765%91926%101825%

曲线图,量词,情况


47112738%125774%133549%143447%154968%为了使统计结果更加直观,将每道题的偏误率以曲线图的形式呈现,如下:图4-3单选题中集合量词的偏误情况由以上数据统计,可以看出问卷调查第一部分的偏误率浮动情况。其中,第2题、第6题、第8题、第12题和第15题的偏误率较高,第1题和第3题的偏误率较低。偏误率较高的这些题目所涉及的考点是“数词+形容词+集合量词+名词”结构。偏误率较低的第1题所涉及的考点是集合量词“双”,第3题所涉及的考点是集合量词“些”。第二部分是改错题,共六道题,主要考察集合量词误加、错序的偏误情况。根据答题情况,将每道题的偏误率统计如下:表4-3改错题中集合量词的偏误情况题号偏误次数偏误率11926%21521%33143%44258%534%63346%由以上数据统计,可以看出问卷调查第二部分的偏误情况。其中,第4题的偏误率最高,为58%,涉及的是集合量词误加的偏误情况。此外,偏误率较高的还有第3题和第6题,偏误率分别是43%和46%,涉及的是集合量词错序的偏误情况。同时,根据第一、二部分的答题情况,将各偏误类型的数据统计如下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量词重叠的句法[J]. 隋娜,胡建华.  中国语文. 2017(01)
[2]现代汉语人体器官量词的语义语用性质[J]. 刘雪芹,任德国.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 2016(08)
[3]集合量词“丛”与“簇”的比较[J]. 方九零.  学语文. 2016(03)
[4]小议量词“双”、“对”、“副”[J]. 匡昕.  语文学刊. 2015(24)
[5]现代汉语集合量词的表数形式[J]. 陈新义.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6)
[6]同族群量词的语义特征分析——以“对、双、副”为例[J]. 张艺玮,梁骏.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 2015(07)
[7]量词“对、双、副”的语义特征分析[J]. 李家璇.  文学教育(中). 2014(06)
[8]人体器官名量词浅析[J]. 顾文婷,肖飞.  语文知识. 2013(04)
[9]量词“双”“副”“对”的探究[J]. 何倩.  文学教育(中). 2013(06)
[10]数量短语重叠式“一AA”与“一A一A”的异同[J]. 裴辉强,胡德明.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5)

硕士论文
[1]蒙古国留学生汉语集合量词习得偏误研究[D]. 赵长欢.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7
[2]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量词“双”“对”“副”的研究[D]. 曹玉环.沈阳师范大学 2017
[3]基于语料库的量词“对、双、副”研究[D]. 张伟.华中师范大学 2017
[4]留学生习得汉语近义量词“双”、“对”的偏误分析与教学策略研究[D]. 杨庆冬.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7
[5]印度留学生汉语集合量词习得偏误分析[D]. 张书军.郑州大学 2017
[6]对外汉语教学中集合量词分层级教学研究[D]. 姜志强.黑龙江大学 2015
[7]汉语和越南语集合量词对比研究[D]. 陈阮俊雨(Nguyen Tuan Vu Tran).上海师范大学 2015
[8]留学生汉语集合量词习得研究[D]. 彭春艳.安徽大学 2015
[9]中高级泰国留学生汉语集合量词习得情况考察分析[D]. 彭桂英.广西师范大学 2013
[10]量词重叠研究及对外汉语教学策略[D]. 武小敬.西北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2773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32773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92b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