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留学生介连兼类词的学习情况和教学策略
发布时间:2021-07-11 09:13
本文基于《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和《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中介连兼类词的收录情况,把“跟”、“和”、“同”、“以”、“与”、“因为”6个介连兼类词作为研究对象,考察韩国留学生对介连兼类词的学习情况并提出教学建议,希望对以韩国留学生为代表的留学生群体如何学好介连兼类词有所帮助。论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选题缘起,梳理介连兼类词的研究现状,介绍研究范围、理论方法和语料来源;第二部分:通过语料库考察韩国留学生对介连兼类词的学习情况,将具体的偏误分为:误代、遗漏、错序、误加和其他偏误,其中误代偏误最多,其次是遗漏偏误,并从母语的负迁移、目的语知识的负迁移和学习环境的影响分析偏误原因;第三部分:以问卷调查方式考察误代和遗漏偏误,得出:介词“跟”误代和遗漏现象最严重,主要是与介词“对”发生误代。此外,从汉语本体知识的难度、近义介词连词的辨析以及教学策略的影响三个方面分析偏误原因;第四部分:结合语料库和调查问卷,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出建议;第五部分:对本文的价值、不足等做出总结。
【文章来源】: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缘起
1.2 研究现状
1.2.1 现代汉语兼类词研究
1.2.2 现代汉语介连兼类词研究
1.2.3 对外汉语兼类词研究
1.2.4 对外汉语介连兼类词研究
1.3 研究范围
1.4 理论方法
1.4.1 理论依据
1.4.2 研究方法
1.5 语料来源
第2章 基于语料库的学习情况考察
2.1 偏误率
2.2 偏误类型
2.2.1 误代偏误
2.2.2 遗漏偏误
2.2.3 错序偏误
2.2.4 误加偏误
2.2.5 其他偏误
2.3 偏误原因
2.3.1 母语的负迁移
2.3.2 目的语知识的负迁移
2.3.3 学习环境的影响
第3章 基于问卷调查的学习情况考察
3.1 问卷调查相关情况
3.1.1 调查目的
3.1.2 调查对象
3.1.3 题目设置
3.1.4 调查过程
3.2 问卷调查偏误统计与分析
3.2.1 个人基本信息
3.2.2 介连兼类词学习情况
3.2.3 介连兼类词用法测试情况
3.3 偏误原因
3.3.1 汉语本体知识的难度
3.3.2 近义介词、连词的辨析
3.3.3 教学策略的影响
第4章 教学建议
4.1 如何教?
4.1.1 做好偏误总结
4.1.2 注意对比分析
4.1.3 注重语境教学
4.2 如何学?
4.2.1 加强对介连兼类词的重视
4.2.2 注重对介连兼类词的归纳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277800
【文章来源】: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缘起
1.2 研究现状
1.2.1 现代汉语兼类词研究
1.2.2 现代汉语介连兼类词研究
1.2.3 对外汉语兼类词研究
1.2.4 对外汉语介连兼类词研究
1.3 研究范围
1.4 理论方法
1.4.1 理论依据
1.4.2 研究方法
1.5 语料来源
第2章 基于语料库的学习情况考察
2.1 偏误率
2.2 偏误类型
2.2.1 误代偏误
2.2.2 遗漏偏误
2.2.3 错序偏误
2.2.4 误加偏误
2.2.5 其他偏误
2.3 偏误原因
2.3.1 母语的负迁移
2.3.2 目的语知识的负迁移
2.3.3 学习环境的影响
第3章 基于问卷调查的学习情况考察
3.1 问卷调查相关情况
3.1.1 调查目的
3.1.2 调查对象
3.1.3 题目设置
3.1.4 调查过程
3.2 问卷调查偏误统计与分析
3.2.1 个人基本信息
3.2.2 介连兼类词学习情况
3.2.3 介连兼类词用法测试情况
3.3 偏误原因
3.3.1 汉语本体知识的难度
3.3.2 近义介词、连词的辨析
3.3.3 教学策略的影响
第4章 教学建议
4.1 如何教?
4.1.1 做好偏误总结
4.1.2 注意对比分析
4.1.3 注重语境教学
4.2 如何学?
4.2.1 加强对介连兼类词的重视
4.2.2 注重对介连兼类词的归纳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2778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32778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