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科学生综合课会意字教学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14 04:36
本文以预科学生为教学对象,进行综合课会意字教学的研究。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为会意字教学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并且研究的成果能够有助于预科学生综合课会意字的教学。全文共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部分。首先介绍研究本文的原因以及意义所在,然后从国内文献中了解当前研究现状,同时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最后简要说明本文研究的对象、思路和方法。第二部分对会意字进行了研究。首先从会意字出现的源头着手,集合各家学者对会意字的看法,在此基础上对会意字进行重新定义。然后从传统型会意字和变异型会意字两个方面来看会意字的发展,最后根据前人的研究,同时考虑到后期研究的便利性,将会意字分为三类。第三部分对《汉语教程》会意字进行了考察。《汉语教程》为预科学生综合课所用教材,首先通过三种方式评定教材中的会意字范围,然后分别对教材中会意字的数量、构形、部件以及所表词性进一步分析。第四部分首先对预科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主要涉及预科学生学习汉语基本情况,对会意字的认知情况,以及相应的学习习惯等。然后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找出预科学生在学习会意字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结果显示问题主要存在三个方面。最后再对出现问题的三个方面进一步...
【文章来源】: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选题意义
三、研究现状
四、研究对象
五、研究思路和方法
1. 研究思路
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会意字概说
一、会意字的定义
二、会意字的发展
1. 传统型会意字
2. 变异型会意字
三、会意字的分类
1. 同符会意字
2. 异符会意字
3. 对符会意字
第三章 《汉语教程》会意字考察
一、《汉语教程》会意字的确定
1. 以《说文解字》为基本依据
2. 会意兼形声字
3. 其他边缘化现象的处理
二、对《汉语教程》会意字的相关分析
1. 会意字的数量
2. 会意字构形分析
3. 会意字部件分析
4. 会意字所表词性分析
第四章 预科学生会意字教学现状及分析
一、预科学生会意字习得情况调查
1. 调查对象
2. 调查内容
3. 数据分析
二、预科学生会意字习得存在的问题
1. 会意字整体记忆意识浓厚
2. 缺乏汉字会意的方法
3. 书写规范意识不强
三、预科学生会意字习得存在问题原因
1. 初级阶段对会意字部件认识不足
2. 单独汉字课欠缺
3. 教材弱化对会意字认知
第五章 预科学生会意字教学原则及方法
一、预科学生会意字教学原则
1. 遵循从易到难的原则
2. 注重会意字对比原则
3. 遵循灵活教学的原则
4. 遵循精讲多练的原则
5. 注重书写规范的原则
二、预科学生会意字教学方法
1. 构形析字法
2. 部件拆字法
3. 汉字表词性质法
4. 语境教学法
第六章 预科学生会意字教学方案设计
一、教学方案设计前期分析
二、预科学生会意字教案举例
三、教学总结与反思
第七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汉语教程》第一、二册会意字统计表
附录2
致谢
本文编号:3283427
【文章来源】: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选题意义
三、研究现状
四、研究对象
五、研究思路和方法
1. 研究思路
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会意字概说
一、会意字的定义
二、会意字的发展
1. 传统型会意字
2. 变异型会意字
三、会意字的分类
1. 同符会意字
2. 异符会意字
3. 对符会意字
第三章 《汉语教程》会意字考察
一、《汉语教程》会意字的确定
1. 以《说文解字》为基本依据
2. 会意兼形声字
3. 其他边缘化现象的处理
二、对《汉语教程》会意字的相关分析
1. 会意字的数量
2. 会意字构形分析
3. 会意字部件分析
4. 会意字所表词性分析
第四章 预科学生会意字教学现状及分析
一、预科学生会意字习得情况调查
1. 调查对象
2. 调查内容
3. 数据分析
二、预科学生会意字习得存在的问题
1. 会意字整体记忆意识浓厚
2. 缺乏汉字会意的方法
3. 书写规范意识不强
三、预科学生会意字习得存在问题原因
1. 初级阶段对会意字部件认识不足
2. 单独汉字课欠缺
3. 教材弱化对会意字认知
第五章 预科学生会意字教学原则及方法
一、预科学生会意字教学原则
1. 遵循从易到难的原则
2. 注重会意字对比原则
3. 遵循灵活教学的原则
4. 遵循精讲多练的原则
5. 注重书写规范的原则
二、预科学生会意字教学方法
1. 构形析字法
2. 部件拆字法
3. 汉字表词性质法
4. 语境教学法
第六章 预科学生会意字教学方案设计
一、教学方案设计前期分析
二、预科学生会意字教案举例
三、教学总结与反思
第七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汉语教程》第一、二册会意字统计表
附录2
致谢
本文编号:32834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32834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