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材中的人物角色设计及其功能探析 ——以《跟我学汉语》为例
发布时间:2021-08-08 10:38
在对外汉语教材中,人物的设置及其承担的角色功能,往往有其深意存焉。如所周知,教材内容的呈现、知识的输出等等,离不开编者设置的若干场景,而场景则由其中的人物构成。人物的国别、性别、年龄,尤其是他们之间的关系,通常决定着他们在各种场景中的互动方式;而这种互动方式,又在具体的场景中呈现着中华文化的特性,这就使教材的学习者在接受汉语知识的同时,也在“旁观”和体验着场景中的中华文化。因此,假使我们的汉语教材承担了传播中华文化的功能,那么,毫无疑问地,教材中的人物设置及其角色功能的开发利用,也就与如何具体地呈现或者传播中华文化的重任,联系在了一起。本论文认为,教材中的所有人物,在每一个具体的场景中,都扮演着某个特定的“角色”,而“角色”就其本质而言,在于其承担着与其身份相应的功能。为了更好地在对外汉语教材中合理适当地呈现中华文化,我们应当对教材中的人物设置及其作为“角色”的功能,进行研究。也可以说,合理的人物角色设计不仅可以贯穿课文的内容,增加课文语料的趣味性、合理性、真实性,而且还能合理地渗透中华文化、对外弘扬中华文化。本论文立足于Krashen的关于第二语言习得理论——输入假说、社会语言学理论...
【文章来源】:浙江科技学院浙江省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文献综述
1.2 选题缘由
1.3 理论基础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意义
第二章 对外汉语教材中人物角色的四种功能
2.1 人物角色及功能定义
2.2 对外汉语教材中人物角色功能的发展:从支撑对话到兼顾文化
2.3 对外汉语教材中人物角色所应承担的四种功能
2.3.1 支撑对话功能
2.3.2 语体呈现功能
2.3.3 联结功能
2.3.4 文化发展与传播功能
第三章 《跟我学汉语》:人物设计及功能的个案分析
3.1 《跟我学汉语》人物角色设计
3.2 《跟我学汉语》人物功能设置的瑕瑜
3.2.1 .支撑对话功能:《跟我学汉语》人物功能设置优点
3.2.2 语体呈现功能:《跟我学汉语》人物功能设置不足
3.2.3 联结功能:《跟我学汉语》人物功能设置不足
3.2.4 文化发展与传播功能:《跟我学汉语》人物功能设置不足
第四章 对外汉语教材中人物角色设计的一个尝试:基于中国家庭文化视角
4.1 “中国家庭文化视角”的提出
4.2 基于“中国家庭文化视角”设计人物角色示例
第五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和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初级汉语综合教材中的中国文化因素融入——以《成功之路·进步篇1》为例[J]. 韩晓明.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8(05)
[2]国际汉语教材中国人物形象自塑研究[J]. 朱勇,张舒. 华文教学与研究. 2018(03)
[3]对外汉语口语教材人物设计分析——以《中级汉语口语2》第一二单元为例[J]. 颜湘茹.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3)
[4]对外汉语教材中“稚化”问题类别及成因分析[J]. 牛园园,王林. 现代语文. 2018(05)
[5]少儿对外汉语教材的性别角色研究——以《小学华文》和《快乐儿童华语》为例[J]. 颜湘茹,施舒媛.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2018(02)
[6]汉语教材中的人物关系及话语得体性分析[J]. 刘元满. 国际汉语教学研究. 2017(02)
[7]20042014年对外汉语教材出版情况述评[J]. 吴佳,吴中伟.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2016(02)
[8]汉语教材的“国别化”问题探讨[J]. 李泉. 世界汉语教学. 2015(04)
[9]近十年对外汉语教材研究特点与趋势分析[J]. 刘弘,蒋内利. 国际汉语教学研究. 2015(01)
[10]对外汉语教材编写新思路——故事化[J]. 王菁.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4(03)
硕士论文
[1]汉语国际传播视野下的中国人物形象设计研究[D]. 张舒.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7
[2]对外汉语教材中文化因素研究[D]. 雷冬荔.苏州大学 2017
[3]国际汉语影视类视听说教材《家有儿女1》、《走进中国百姓生活·上》、《快乐中国人1》比较研究[D]. 高春瑶.四川师范大学 2017
[4]对外汉语初级教材虚拟人物研究[D]. 伍俊霞.湖南师范大学 2016
[5]跨文化交际视角下的对外汉语初中级教材研究[D]. 张正妍.苏州大学 2016
[6]对外汉语教材人物角色设计问题探析[D]. 王彬.复旦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329803
【文章来源】:浙江科技学院浙江省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文献综述
1.2 选题缘由
1.3 理论基础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意义
第二章 对外汉语教材中人物角色的四种功能
2.1 人物角色及功能定义
2.2 对外汉语教材中人物角色功能的发展:从支撑对话到兼顾文化
2.3 对外汉语教材中人物角色所应承担的四种功能
2.3.1 支撑对话功能
2.3.2 语体呈现功能
2.3.3 联结功能
2.3.4 文化发展与传播功能
第三章 《跟我学汉语》:人物设计及功能的个案分析
3.1 《跟我学汉语》人物角色设计
3.2 《跟我学汉语》人物功能设置的瑕瑜
3.2.1 .支撑对话功能:《跟我学汉语》人物功能设置优点
3.2.2 语体呈现功能:《跟我学汉语》人物功能设置不足
3.2.3 联结功能:《跟我学汉语》人物功能设置不足
3.2.4 文化发展与传播功能:《跟我学汉语》人物功能设置不足
第四章 对外汉语教材中人物角色设计的一个尝试:基于中国家庭文化视角
4.1 “中国家庭文化视角”的提出
4.2 基于“中国家庭文化视角”设计人物角色示例
第五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和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初级汉语综合教材中的中国文化因素融入——以《成功之路·进步篇1》为例[J]. 韩晓明.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8(05)
[2]国际汉语教材中国人物形象自塑研究[J]. 朱勇,张舒. 华文教学与研究. 2018(03)
[3]对外汉语口语教材人物设计分析——以《中级汉语口语2》第一二单元为例[J]. 颜湘茹.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3)
[4]对外汉语教材中“稚化”问题类别及成因分析[J]. 牛园园,王林. 现代语文. 2018(05)
[5]少儿对外汉语教材的性别角色研究——以《小学华文》和《快乐儿童华语》为例[J]. 颜湘茹,施舒媛.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2018(02)
[6]汉语教材中的人物关系及话语得体性分析[J]. 刘元满. 国际汉语教学研究. 2017(02)
[7]20042014年对外汉语教材出版情况述评[J]. 吴佳,吴中伟.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2016(02)
[8]汉语教材的“国别化”问题探讨[J]. 李泉. 世界汉语教学. 2015(04)
[9]近十年对外汉语教材研究特点与趋势分析[J]. 刘弘,蒋内利. 国际汉语教学研究. 2015(01)
[10]对外汉语教材编写新思路——故事化[J]. 王菁.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4(03)
硕士论文
[1]汉语国际传播视野下的中国人物形象设计研究[D]. 张舒.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7
[2]对外汉语教材中文化因素研究[D]. 雷冬荔.苏州大学 2017
[3]国际汉语影视类视听说教材《家有儿女1》、《走进中国百姓生活·上》、《快乐中国人1》比较研究[D]. 高春瑶.四川师范大学 2017
[4]对外汉语初级教材虚拟人物研究[D]. 伍俊霞.湖南师范大学 2016
[5]跨文化交际视角下的对外汉语初中级教材研究[D]. 张正妍.苏州大学 2016
[6]对外汉语教材人物角色设计问题探析[D]. 王彬.复旦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3298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33298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