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对外汉语论文 >

对外汉语听说课师生言语互动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11 11:21

  本文关键词:对外汉语听说课师生言语互动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在“互动假说”和伯明翰学派话语分析模式理论指导下,本文以不同语言等级汉语听说课口语教学部分师生互动为研究对象,探讨课堂师生言语互动的共性和差异,为对外汉语教学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本文一共收集了369807字语料,并对其进行标注和统计,研究教师和学生言语行为、师生互动模式,以及IRF互动模式下师生话轮的特点和规律。 研究结果表明,不管是哪个语言等级,教师言语行为都比学生多,中级班尤为明显。教师言语行为均以提问和反馈为主,初级班教师提问行为较多,中级班中要求行为较为明显,高级班教师反馈较多。学生都以回答为主,中级班学生朗读行为占有一定比例,高级班学生说话、提问和生生互动行为比例最高。 就师生互动模式而言,基础模式即IRF模式所占比例跟学生语言水平成反比,IRF简单变体所占比例则跟学生语言水平成正比。初级班以IRF模式为主,教师处于中心地位,控制话语权,IRF模式延伸变体在中级班中占有一定比例,中级班教师中心地位被削弱。高级班IRF简单变体比例最高,教师主要担任激发者、监控者、协调者以及合作者。学生参加互动的高频方式为回答,主要都以被教师指定回答的方式为主,自愿回答的比例与语言水平正相关,集体回答比例呈无规律状态。 在IRF师生互动话轮中,不管哪个语言阶段,展示性问题都最多,回应性问题和参考性问题也占有一定比例,初级班教师使用较多的是情境和造句方式,中级班教师较多的是要求方式。同时,初级班和中级班教师都倾向于自选回答对象,高级班则倾向于选择他选,即学生自愿回答。单个学生承接话轮作答方式所占比例跟学生语言水平成正比,多个学生承接话轮的作答方式所占比例则相反。学生答对时,教师肯定重复的反馈方式与学生语言水平呈正相关,简单反馈的比例则呈负相关,中级班使用较多的进一步阐释方式,高级班教师追问比例最高,无反馈方式从初级到高级逐渐递减。学生答错时,初中高三个等级班级的教师都倾向于直接纠错,而高级班教师引导学生纠错的比例最高。 我们认为,之所以得到这样的研究成果,跟教师教学经验、学生语言水平、问题难度、教学内容、教学任务等因素息息相关。
【关键词】:口语教学 言语行为 互动模式 话轮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H195.3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零 引言8-22
  • 0.1 研究目的和意义8-9
  • 0.1.1 研究目的8
  • 0.1.2 研究意义8-9
  • 0.2 文献综述9-17
  • 0.2.1 国外师生课堂互动研究现状9-12
  • 0.2.2 国内非对外汉语教学界师生课堂互动研究现状12-15
  • 0.2.3 国内对外汉语教学界师生课堂互动研究现状15-17
  • 0.3 理论基础及研究方法17-22
  • 0.3.1 理论基础17-19
  • 0.3.2 语料来源、标注规则及研究方法19-22
  • 第一章 师生课堂互动言语行为总体情况考察22-34
  • 1.1 言语行为的定义及类别22-24
  • 1.1.1 教师言语行为定义及类别22-23
  • 1.1.2 学生言语行为定义及类别23-24
  • 1.2 言语行为总体情况统计分析24-33
  • 1.2.1 教师言语行为统计分析25-29
  • 1.2.2 学生言语行为统计分析29-33
  • 1.3 本章小结33-34
  • 第二章 师生课堂互动模式研究34-52
  • 2.1 师生课堂互动模式考察34-42
  • 2.2 教师在课堂互动中的角色考察42-45
  • 2.2.1 初级班教师在课堂互动中的角色分析42-43
  • 2.2.2 中级班教师在课堂互动中的角色分析43-44
  • 2.2.3 高级班教师在课堂互动中的角色分析44-45
  • 2.3 学生参与互动的高频方式考察45-50
  • 2.4 本章小结50-52
  • 第三章 师生课堂互动话轮研究52-68
  • 3.1 教师引出话轮方式考察52-58
  • 3.2 学生作答话轮方式考察58-61
  • 3.3 教师反馈话轮方式考察61-66
  • 3.4 本章小结66-68
  • 结语68-71
  • 参考文献71-78
  • 致谢7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久建;;课堂互动活动有效性研究[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2 亢晓梅;师生课堂互动行为类型理论比较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01年04期

3 冯灵林;;英语课堂师生互动探究[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7期

4 孙玉琦;;大学英语课堂中对于师生互动理解差异的个案研究[J];长沙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5 任梅;;情感因素对构建有效的师生互动的作用[J];时代教育;2007年23期

6 杨永东;;用IRF模式对英语课堂教学互动的分析[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7 刘悦明;;关于话轮研究的综述[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8 胡青球;;中外教师英语课堂话语对比分析——个案研究[J];国外外语教学;2007年01期

9 高瑛;;认知与社会文化视域下的课堂互动话语研究述评[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09年04期

10 孙德兴,谭羽非;“交流互动式”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年06期


  本文关键词:对外汉语听说课师生言语互动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571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3571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981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