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对外汉语论文 >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汉语问候语分析

发布时间:2017-05-26 17:11

  本文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汉语问候语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问候语,是在人际交往中,确切说是见面时使用最为频繁的言语交际形式。这种言语现象普遍存在,不分种族,不分时空。问候语作为人际交往活动开始的标志,使用不恰当会导致沟通的障碍和交际的失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掀起了学习汉语的热潮。因此,可以说,,问候语这一言语形式的研究及外国人如何了解并熟练运用问候语这一最基本的言语问题显得迫在眉睫。 本文梳理总结了问候语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阅读法、调查法、对比法、观察法等手段,确定了问候语的含义和分类。分析问候语背后折射出的文化内涵和使用问候语的交际策略。分析了语言学、文化学等方面对问候语教学的重要地位和意义。本文研究俄罗斯本土教材,分门别类总结归纳教材中出现的汉语问候语。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俄罗斯学生使用汉语问候语的情况,总结学生使用汉语问候语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问题,指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最后本文探讨对外汉语课堂中的问候语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汉语的主动性,帮助学生正确使用汉语问候语。
【关键词】:汉语问候语 言语交际 俄罗斯学生 教学方法
【学位授予单位】:黑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H195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8
  • 第一章 绪论8-15
  • 第一节 本文研究的对象8
  • 第二节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8-9
  • 第三节 问候语的研究现状9-15
  • 一、 国外研究情况9-10
  • 二、 国内研究情况10-13
  • 三、 语料来源13
  • 四、 研究方法13-15
  • 第二章 问候语的特点及分类15-25
  • 第一节 问候语的概念15-17
  • 一、 问候语的定义15-16
  • 二、 问候语与寒暄语、招呼语16-17
  • 第二节 问候语的特点17-19
  • 一、 双向性17-18
  • 二、 对象性18
  • 三、 地域性18
  • 四、 时代性18-19
  • 第三节 问候语的类型19-23
  • 一、 按照语气分类19-20
  • 二、 按照内容分类20-23
  • 本章小结23-25
  • 第三章 问候语的文化阐释25-31
  • 第一节 问候语的变迁25-26
  • 一、 古汉语阶段的问候语25-26
  • 二、 现代汉语阶段的问候语26
  • 第二节 问候语“吃了吗”折射的文化内涵26-28
  • 一、 食与礼制27-28
  • 二、 食与美感28
  • 第三节 问候语与语用原则28-30
  • 一、 礼貌原则28-29
  • 二、 合作原则29-30
  • 本章小结30-31
  • 第四章 问候语教学的理论基础31-34
  • 第一节 问候语教学的语言学基础31-32
  • 第二节 问候语教学的文化学理论基础32-33
  • 本章小结33-34
  • 第五章 俄罗斯学生汉语问候语的习得及偏误分析34-46
  • 第一节 对外汉语教材中涉及问候语的情况34-37
  • 第二节 俄罗斯学生使用汉语问候语的情况分析37-40
  • 一、 调查方法37
  • 二、 调查问卷37-38
  • 三、 调查情况分析38-40
  • 第三节 俄罗斯学生使用汉语问候语的问题分析40-44
  • 一、 汉俄问候语的不同40-41
  • 二、 偏误情况41-42
  • 三、 产生偏误的原因42-44
  • 本章小结44-46
  • 第六章 对外汉语问候语教学方法初探46-54
  • 第一节 问候语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意义46-48
  • 一、 有利于提高学习信心46-47
  • 二、 有利于文化教学47-48
  • 三、 有利于利于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48
  • 第二节 对外汉语课堂中问候语教学方法48-53
  • 一、 对比教学法48-49
  • 二、 文化引入法49-50
  • 三、 情景操练法50-52
  • 四、 多媒体教学法52-53
  • 本章小结53-54
  • 第七章 结论54-55
  • 参考文献55-57
  • 附录57-59
  • 致谢5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陈秋娜;汉语寒暄语的语用阐释[J];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2 张慧芳;陈海燕;;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内容和语言文化因素[J];社会科学家;2006年S1期

3 郭攀;问候语说略[J];语言文字应用;2003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周旋;汉语问候语及其教学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2 张汉娇;留学生汉语招呼言语行为研究及教学探讨[D];暨南大学;2006年


  本文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汉语问候语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975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3975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e5f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