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对外汉语论文 >

对外汉语教材中的“把”字句语法练习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08 11:09

  本文关键词:对外汉语教材中的“把”字句语法练习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练习是对外汉语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练习题在语言学习的各个阶段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留学生学好汉语除了在课堂上认真听讲以外,课后的练习也必不可少。但是目前对练习部分的研究不多,特别是具体语法点的研究较少,还不成体系。本文选取了目前使用较广的四部对外汉语教材——《博雅汉语》、《发展汉语》、《汉语教程》和《汉语会话301句》。运用文献查阅法、综合分析法及数据统计法,对教材中的“把”字句的练习进行分类统计,发现“把”字句练习题目中多替换、造句、完成会话等练习。又查阅《汉语水平等级标准与语法等级大纲》里的“把”字句,并对其按甲、乙、丙级语法顺序排列,将“把”字句在各个教材中出现的顺序与之对比,发现“把”字句在每套教材中出现的顺序都各不相同,所选取的四套教材中的“把”字句出现的顺序与《汉语水平等级标准与语法等级大纲》里的“把”字句出现的顺序也不一样。而且教材中的“把”字句也没有完全覆盖《汉语水平等级标准与语法等级大纲》,句式有所遗漏。又将对外汉语练习设置的目的、练习设置的原则作为理论基础,结合前人的研究基础之上,提出了练习种类有机械性练习、有意义性练习和交际性练习。通过具体分析练习中的“把”字句题型,指出该类型练习题目的优缺点,进而发现“把”字句的练习题型设置的特点,多机械练习和有意义练习,少交际性练习。结合HSK动态作文语料库,指出对外汉语“把”字句在实际运用当中的偏误类型有回避、泛用和其他偏误。其中回避的偏误包括,单纯的缺“把”字、缺少“把”还有其他语序错误、“把”与其他介词混用。泛用的偏误包括,单纯多“把”字、“把”字句与其他句式混用用。其它偏误中包括谓语动词的偏误、状语的偏误和补语的偏误。本文考察了偏误与教材中的“把”字句练习题目的关系,发现有些偏误能在教材的练习题目中找到相应的针对避免该类偏误出现的练习题,比如在回避类的偏误中,而有些偏误的产生正是因为缺少此类的练习题目,笔者又自行设计了一些针对该偏误的练习。本文重点考察教材中“把”字句的练习设计是否与“把”的偏误类型相统一,进而指出对外汉语教材中“把”字句的练习在设计上存在的不足,分别是练习题型比较单一,教材语法点的讲解和练习不对应,交际性练习偏少。针对这些问题,问题提出一些建议,分别是循序渐进设置“把”字句练习、增加“把”字句在练习中的复现、“把”字句练习的设置要紧扣课文内容、构建“把”字句言语场景,又联系“把”字句语境设计了“把”字句练习题目。
【关键词】:对外汉语 教材 “把”字句 练习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H195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1
  • 1.绪论11-20
  • 1.1 选题缘由及意义11
  • 1.2 研究综述11-18
  • 1.3 研究对象18-19
  • 1.4 研究方法19-20
  • 2.对外汉语教材练习设计的理论基础20-27
  • 2.1 《汉语水平等级标准与语法等级大纲》“把”字句语法项目顺序的排列20-21
  • 2.2 练习设计的目的21-24
  • 2.3 练习设置的原则24-25
  • 2.4 练习题的种类25-27
  • 3.对外汉语教材中“把”字句分析27-60
  • 3.1 所选教材简介27-28
  • 3.2“把”字句出现的相关语法解释28-38
  • 3.3“把”字句练习题型分析38-55
  • 3.4“把”字句练习题型统计55-60
  • 4.对外汉语教材中“把”字句练习设计的问题及建议60-75
  • 4.1 针对“把”字句偏误提出问题和建议60-67
  • 4.2 针对教材“把”字句练习提出的问题67-68
  • 4.3 针对教材“把”字句练习提出建议68-75
  • 结语75-77
  • 参考文献77-79
  • 致谢7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艳明;浅谈“把”字句的汉语教学[J];乌鲁木齐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2 王廷杰;也谈“把”字句教学[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1年05期

3 王红旗;“把”字句的意义究竟是什么[J];语文研究;2003年02期

4 范颖;“把”字句与处置式——《围城》中的“把”字句个案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3年04期

5 刘颂浩;论“把”字句运用中的回避现象及“把”字句的难点[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3年02期

6 戚晓杰;“把”字句受体前“个”字的功用[J];甘肃高师学报;2005年01期

7 马立春;王莹莹;;“将”字句和“把”字句消长考因[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2期

8 程仪;再谈“把”字句状语的位置[J];河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05期

9 薛凤生;试论“把”字句的语义特性[J];语文建设;1987年05期

10 李人鉴;;试论“使”字句和“把”字句[J];扬州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吕f^;;“把”字句的一种特殊隐含意义[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刘宏帆;;“把”字句的习得研究及其教学——基于中介语语料库的研究[A];第四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刘伟真;;论非“把”字句转换为“把”字句的限制条件[A];学行堂文史集刊——2013年第2期[C];2013年

4 黑维强;;陕北绥德方言的“把”字句[A];西北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一辑)[C];2013年

5 高立群;;“把”字句位移图式心理现实性的实验研究[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6 王蕾;;“把”字句的英语表达形式新探[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杨泉;;现代汉语“把”字句足句成分初探——WO的分类体系[A];语言学论文选集[C];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席留生;“把”字句的认知研究[D];河南大学;2008年

2 赵志清;基于言语行为理论的“把”字句研究[D];北京大学;2012年

3 朱虹(JOO. HONG);韩国本土汉语学习者学习“把”字句偏误分析及实验教学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4 金道荣;论阿尔泰语法背景下的汉语“把”字句偏误的生成机制与教学对策[D];北京大学;2010年

5 翁姗姗;现代汉语非典型“把”字句研究[D];北京大学;2012年

6 高亚亨;汉语心理认同类“把”字句的构式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7 金贞儿;致使义兼语句与“把”字句的构式转换及其理据探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8 王蕾;“把”字句及其英语表达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9 田靓;汉语作为外语/第二语言教学的“把”字句研究[D];北京大学;2012年

10 郑杰;处置范畴汉日语序对应关系之类型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静;“把”字句的认知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8年

2 彭学修;“把”字句修辞功能研究[D];暨南大学;2005年

3 赵念俊;《水浒传》中的“把”字句考察[D];吉林大学;2008年

4 吴玉红;上世纪20年代以来的“把”字句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5 王欢;普通话儿童“把”字句习得个案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

6 [k澊窈;o"姙“把”字句kwfB演媻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3年

7 释如玉(Thich Nhu Ngoc);“把”字句及其越译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8 马培利;韩国学生“把”字句习得考察及其教学对策[D];郑州大学;2016年

9 李珂;对外汉语教材中的“把”字句语法练习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6年

10 陈世玉;国家领导人讲话稿中的“把”字句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6年


  本文关键词:对外汉语教材中的“把”字句语法练习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323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4323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f26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