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汉字教材研究
本文关键词:对外汉语汉字教材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汉字教学近年来日益受到对外汉语教学界的重视,有关汉字教学策略的研究越来越多,却没有改变汉字教学发展相对滞后的现状。究其原因,除了汉字自身的特殊性外,对外汉字教材编写尚待完善也是不能忽视的因素。教材是教学环节的重要部分,是教学的指导,也是提高教学效率,完成教学目标的重要依据。有鉴于此,本文选取了《汉字突破》、《新编汉字津梁》、《汉字速成课本》三部教材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分析,揭示其编写中的异同,在求同存异中探讨独立型汉字教材编写问题。论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明确本文的研究对象,并分别对汉字教材编写的原则、内容、评估等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交待本文的研究意义和方法;第二部分对汉字教材生字和知识点的选择与排列进行了分析和探讨,通过对三部教材生字和知识点的统计与对比分析,提出汉字教材生字和知识点的编写建议;第三部分对三部教材笔画、笔顺、部件和整字等教学内容进行比较,提出相应的编写建议;第四部分探讨了汉字教材的练习编写,围绕三部教材题量、题型的设置,探析汉字教材练习编写的策略,并设置相关题型,将编写建议具体化;第五部分为总结。
【关键词】:对外汉语 汉字教学 汉字教材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H195.4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1
- 第1章 绪论11-16
- 1.1 研究意义11-12
- 1.2 对外汉语汉字教材研究综述12-14
- 1.2.1 有关汉字教材编写原则的研究12
- 1.2.2 有关汉字教材编写内容的研究12-13
- 1.2.3 有关汉字教材编写的个案研究13-14
- 1.2.4 有关汉字教材评估的研究14
- 1.3 本文主要的研究对象14-16
- 第2章 对外汉语汉字教材生字和知识点的选择与排列考察研究16-25
- 2.1 生字的选择与排列16-19
- 2.1.1 字量和生字选择的方式16
- 2.1.2 对字量和生字选择的编写建议16-17
- 2.1.3 生字的排列方式17-19
- 2.2 知识点的选择与排列19-25
- 2.2.1 《汉字突破》、《新编汉字津梁》、《汉字速成课本》的知识点选择19-21
- 2.2.2 《汉字突破》、《新编汉字津梁》、《汉字速成课本》的知识点编写方式21-22
- 2.2.3 《汉字突破》、《新编汉字津梁》、《汉字速成课本》的知识点排列方式22-23
- 2.2.4 关于汉字教材中知识点选择与编排的建议23-25
- 第3章 对外汉语汉字教材中教学内容的编写考察研究25-42
- 3.1 笔画教学25-28
- 3.1.1 《汉字突破》、《新编汉字津梁》、《外国人汉字速成》的笔画教学25-27
- 3.1.2 关于笔画教学的编写建议27-28
- 3.2 笔顺教学28-30
- 3.2.1 《汉字突破》、《新编汉字津梁》、《汉字速成课本》的笔顺教学28-29
- 3.2.2 关于笔顺教学的编写建议29-30
- 3.3 部件教学30-35
- 3.3.1 《汉字突破》、《新编汉字津梁》、《汉字速成课本》的部件教学31-34
- 3.3.2 关于部件教学的建议34-35
- 3.4 整字教学35-42
- 3.4.1 独体字教学35-39
- 3.4.2 合体字教学39-42
- 第4章 对外汉语汉字教材练习的编写考察研究42-50
- 4.1 《汉字突破》、《新编汉字津梁》、《汉字速成课本》的练习编排形式42-43
- 4.2 《汉字突破》、《新编汉字津梁》、《汉字速成课本》的练习题型43-47
- 4.3 关于汉字教材练习编写的建议47-50
- 4.3.1 题量方面48
- 4.3.2 题型方面48-49
- 4.3.3 生字复现率方面49-50
- 结语50-51
- 参考文献51-55
- 致谢55-56
- 附录A 笔画练习56-57
- 附录B 笔顺练习57-58
- 附录C 部件练习5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建裕;;汉字特点及对汉字特点的评价说略[J];社科纵横;2008年07期
2 许长安;汉字功过评说[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S1期
3 彭泽润 ,张晓勤;文字·字·汉字——对汉字的性质思考[J];零陵师专学报;1988年02期
4 王中原;;汉字部件数限[J];语文学习;1990年06期
5 吴鸿清;对汉字的再认识[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6 陈龙国;试论汉字的规范[J];井冈山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7 孟广道;拼切表音汉字初探[J];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2期
8 冯丽萍;非汉字背景留学生汉字形音识别的影响因素[J];汉字文化;2002年03期
9 潘德孚;论汉字拆分的系统性[J];汉字文化;2002年04期
10 柳燕梅;江新;;欧美学生汉字学习方法的实验研究——回忆默写法与重复抄写法的比较[J];世界汉语教学;2003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李淑萍;;汉字部件暨词汇教材制作之构想[A];全国“大学语文”课程教材与教法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2 王建勤;高立群;;欧美学生汉字形音意识发展的实验研究[A];对外汉语教学的全方位探索——对外汉语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3 洪桂治;;浅谈汉字教材与对外汉字教学[A];第二届全国教育教材语言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刘荣;刘娅莉;;欧美中高级汉语学习者汉字学习与汉语水平的提高[A];第四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王道平;;关于两个汉字部件规范的一点思考[A];中国中文信息学会汉字编码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金如集;;汉字的数字编码输入研究[A];中国中文信息学会汉字编码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季洪光;《土生说字》妙解汉字内涵外延[N];科技日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雷茂盛;让电脑听懂我们说话[N];中国改革报;2008年
3 杜永道;六十年来我国颁布多项汉字标准[N];语言文字周报;2009年
4 计亚萍;“手脑并用”在“集中识字”教学中的运用[N];语言文字周报;2009年
5 王礼成;小学生识字探究[N];黔西南日报;2008年
6 作者系北京语言文化大学汉语学院教师 贾颖;集中识字与母语讲解[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1年
7 光明网记者 朱越 战钊;“汉字热”中热议汉字文化传承[N];光明日报;2013年
8 耿悦 饶星 忠一;曲万波和他的“汉宇通”[N];科技日报;2008年
9 彭勇;《土生说字》全卷本系列丛书面世[N];中国信息报;2009年
10 记者 鲍研;电脑时代,汉字要如何“破茧而出”?[N];北京科技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刘翔;汉字生成系统构建探索[D];西南大学;2011年
2 张英俊;对越汉字教学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3 刘靖年;汉字结构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梁添才;基于认知机理的汉字智能造字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08年
5 时璇;构形与认知[D];中央美术学院;2012年
6 胡智慧;汉字智能工具中的书写错误识别技术研究与应用[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7 卢建平;基于拓扑学和统计学的无字库汉字智能造字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海涛;试论“元”汉字及其教学[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2 马三思;老挝学生汉字学习难点探索[D];苏州大学;2012年
3 谢慧蓉;初级对外汉字教材对比分析[D];四川师范大学;2012年
4 梁英;渤海大学非洲籍留学生汉字教学方法研究[D];渤海大学;2015年
5 陆悦;初级阶段留学生汉字教学探究[D];扬州大学;2015年
6 商译月;基于中介语错字语料库的留学生汉字误代偏误分析[D];中山大学;2015年
7 金铭;对外汉字“月”部字教学设计[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6年
8 潘盛盛;表意部件和汉字语义相互作用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4年
9 宋佳佳;《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甲级字教学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6年
10 李孝琦;对泰汉字教学现状调查与研究[D];渤海大学;2016年
本文关键词:对外汉语汉字教材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332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4332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