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学中“评价”功能项目教学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15 20:35
本文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中“评价”功能项目教学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对外汉语教学 评价 功能项目 表达方式 教学研究
【摘要】:本文选取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评价”功能项目作为研究对象,以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学原则、功能学派理论、对比语言学理论等为指导,在借鉴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评价”功能项目的相关表达方式从语法、语义和语用三个维度进行考察。在文中,笔者梳理了相关表达方式的类别,比较了各类表达方式在语法、表义、语用上的异同,指出各类别在意义、使用场合和使用频率等方面的差异。另外,本文总结归纳了学生在学习时常见的偏误,分析了偏误出现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一些对策性的教学建议,以期有效地减少学生的偏误。 本文的主体部分主要分为四个部分。具体安排如下: 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总结了关于对外汉语教学功能项目的研究现状,然后提出本文的理论基础、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并对“评价”功能项目的相关表达方式进行了分类。 第二部分是专题研究,将六类表达方式各自常见的表达方式为研究对象,具体分析语法、语义和语用的差异,特别是通过情景,考察表达方式的特殊语用,接着总结常见的偏误,分析原因,提供相应的教学建议。 第三部分是对“评价”功能项目各类表达方式的横向比较,主要区分了各表达方式间句法格式、表义程度和侧重点以及适用场合的不同。 最后一部分是对前文的总结和思考。结合前面的探究,我们考察了两套教材中“评价”功能项目的具体设置情况,提出了对教材编写、课堂教学设计和教师能力培养的总括性建议。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 评价 功能项目 表达方式 教学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H195.3
【目录】:
- 中文摘要6-7
- Abstract7-10
- 1. 绪论10-18
- 1.1 关于“功能项目”10-14
- 1.1.1 “功能”与“功能项目”10-11
- 1.1.2 以“功能项目”为纲组织教学的探索和意义11-12
- 1.1.3 对外汉语“功能项目”教学研究的发展12-13
- 1.1.4 “评价”功能项目研究现状13-14
- 1.2 本课题的研究理论基础14
- 1.3 本课题研究的对象、方法及意义14-18
- 1.3.1 研究对象14-16
- 1.3.2 研究方法16
- 1.3.3 研究意义16-18
- 2. “评价”功能项目表达方式专题考察18-35
- 2.1 专题一:关于“很+形容词”类表达方式18-22
- 2.1.1 形式考察18-19
- 2.1.2 表义考察19-20
- 2.1.3 语用考察20-21
- 2.1.4 偏误考察21-22
- 2.1.5 教学建议22
- 2.2 专题二:关于“形容词+极了”类表达方式22-27
- 2.2.1 形式考察22-24
- 2.2.2 表义考察24
- 2.2.3 语用考察24-26
- 2.2.4 偏误考察26
- 2.2.5 教学建议26-27
- 2.3 专题三:关于“挺……的”类表达方式27-30
- 2.3.1 形式考察27-28
- 2.3.2 意义考察28
- 2.3.3 语用考察28-29
- 2.3.4 偏误考察和教学建议29-30
- 2.4 专题四:关于“马马虎虎”类表达方式30-32
- 2.4.1 形式考察30
- 2.4.2 意义和语用考察30-31
- 2.4.3 偏误考察和教学建议31-32
- 2.5 专题五:关于“不怎么样”类表达方式32-34
- 2.5.1 形式考察32
- 2.5.2 表义和语用考察32-34
- 2.5.3 偏误考察和教学建议34
- 2.6 专题六:关于“(不)值得一+动词”类表达方式34-35
- 2.6.1 形式、意义和语用考察34
- 2.6.2 偏误考察和教学建议34-35
- 3. “评价”功能项目表达方式间的比较35-40
- 3.1 句法格式比较35-37
- 3.2 表义比较37-38
- 3.2.1 表义程度比较37-38
- 3.2.2 表义内容比较38
- 3.3 语用价值比较38-40
- 3.3.1 语体范围比较38-39
- 3.3.2 感情色彩比较39
- 3.3.3 使用频率比较39-40
- 4. 对教材的考察及相关建议的总结40-47
- 4.1 对教材中“评价”功能项目编排的建议41-45
- 4.1.1 现行教材编排的合理性41-43
- 4.1.2 对表达方式的解释43-44
- 4.1.3 相关表达方式的练习设置44-45
- 4.2 对“评价”功能项目教学的启示45-46
- 4.2.1 根据留学生特点针对性教学45
- 4.2.2 “评价”功能内部差异性教学45-46
- 4.3 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46-47
- 结语47-49
- 参考文献49-51
- 致谢51
【参考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慧;母语为英语的留学生习得程度副词“很”的偏误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2 马剑;对外汉语教学中“否定”功能项目教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3 李婷婷;对外汉语教学中“谦虚”功能项目教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4 袁芳;现代汉语“很”与英语对应程度副词的对比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5 农朗诗;程度补语“极”、“透”、“死”、“坏”个体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6 周秀红;现代汉语“程度副词+形容词+的”结构的多角度考察[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7 殷苏芬;外国学生形容词谓语句偏误分析与习得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8 易峰;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功能大纲及其应用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9 王方;对初级阶段七套汉语教材功能项目的考察[D];北京语言大学;2008年
10 杨雪;对外汉语教学中“拒绝”功能项目的教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5456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5456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