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对外汉语论文 >

现代汉语“X透了”格式探析

发布时间:2017-07-28 16:08

  本文关键词:现代汉语“X透了”格式探析


  更多相关文章: “X透了” 语义特点 句法功能 语用功能 对外汉语教学


【摘要】:"X透了"结构是现代汉语共时平面上比较常见的一种格式,也是口语中较多使用的一种格式。本文从三个平面的角度入手,通过对"X透了"格式的语义特点、句法功能、语用功能的分析,对这一语言现象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并为对外汉语教学提供参考。
【作者单位】: 上海师范大学;
【关键词】“X透了” 语义特点 句法功能 语用功能 对外汉语教学
【分类号】:H146
【正文快照】: 一、现代汉语“X透了”格式的语义特点1、“透”的语义分析及“X透了”格式的分类《现代汉语八百词》中将“透”分为两类:第一类是词性为动词的“透”,记为“透1”。“透1”主要有三种语义:1、表示“穿过”;2、表示“泄露”;3、表示“显露”。第二类是词性为形容词的“透”,记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胡裕树 ,范晓;试论语法研究的三个平面[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3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相锋;会话含义与语言结构[J];外语学刊;2002年02期

2 惠秀梅;试论否定移位范畴[J];外语学刊;2004年01期

3 吴静,石毓智;英汉并列结构的语法共性与个性[J];外语学刊;2005年03期

4 张家骅;;俄语棱镜下的汉语体范畴[J];外语学刊;2006年02期

5 张念武;;“的字词组”的句法分析[J];外语学刊;2006年02期

6 殷树林;;话语标记“这个”、“那个”的语法化和使用的影响因素[J];外语学刊;2009年04期

7 司建国;;“上”与“下”的隐喻意义及其文体功能——《北京人》的认知文体学分析[J];外语学刊;2011年01期

8 张雳;王煜;;英汉情感域表量结构对比[J];外语学刊;2012年01期

9 郝思瑾;;时间副词“快要”与“就要”的语义特征及主观化假设[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10 李卫中;;与“不”相关的格式的考察[J];平顶山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陶原珂;;从汉语的词性-义项关系论汉外词典的词性标注结构[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魏励;;现代汉语“作”和“做”的使用分析[A];第四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胡妍;;论话语理解的语义联想策略[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刘楚群;;论现代汉语中非典型连动句式“V起来+AP”[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陈艳林;;“差一点(没)VP”的歧义原因与分化[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赵晓伟;韩群;;单用“X是X”的语义分析[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姚婷;;趋向词“起来”研究综述[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鲁素霞;;现代汉语中的“要不_1”和“要不_2”[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孙淑娟;黄国华;;“可”是不成词语素吗?——兼谈“可”的意义与用法[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熊瑜;;赣语樟树方言中“得”字的意义和用法[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吉军;《论语》话题结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任敏;现代汉语非受事动宾式双音复合词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3 朱艳华;载瓦语参考语法[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4 林新宇;汉语和韩国语话题句对比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5 朴锦海;汉韩频率副词对比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6 龚娜;湘方言程度范畴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7 谢元春;女性修辞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8 卜雅娜;明清以来汉语介词的演变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9 曾海清;现代汉语同语式全方位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10 王迈;语言形式化原理[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戴佳;现代汉语特殊结构“V+得+发+X”[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谷全;“看”与“look”的语法化对比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3 尹方园;“VA”动结式表层语义分析[D];湘潭大学;2010年

4 伍凌;“可是”的虚化及三个平面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5 刘姝s,

本文编号:5848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5848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41f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