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汉字构形角度谈对外汉字教学
本文关键词:从汉字构形角度谈对外汉字教学
【摘要】: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汉字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的必要组成部分。介于当前汉字教学发展相对滞后,汉字被普遍认为是汉语学习的最大难点,本文从分层构形、结构类型多样、文化意蕴丰富三方面入手分析汉字构形特点,提出了分阶段教学、对汉字文化圈和非汉字文化圈学生有所区别的教学、教学中传输汉字文化知识三种汉字教学策略,旨在使学生牢固掌握、熟练运用汉字,增强汉语书面阅读、写作能力。
【作者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语言研究所;香港浸会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 汉字 构形 对外汉字教学
【分类号】:H195
【正文快照】: 汉字是用于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是维系中国各民族之间相互交流、和谐共存的坚固纽带,是沟通汉民族各方言区之间无障碍交际的便捷桥梁,是传承和传播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灿烂文明的有效载体。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汉字教学占有特殊地位,因为虽与表音文字相同,汉字是字形、字音、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沙宗元;百年来文字学通论性著作关于汉字结构研究的综述[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2 丁震峰;;异体字的文化传承作用[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3 乔丽;;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偏误分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6期
4 胡静;;文化学视角下的“示”部字与鬼神思想[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1期
5 卢翠;;异体字与汉文化[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1期
6 张德新;;论沈兼士的文字起源说对中国文字学的贡献[J];安康师专学报;2006年05期
7 谢建防;;汉字发展方向初探[J];安康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8 刘敏;;英语委婉语的构成及功能[J];安顺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9 王文革;;从汉字“误”解看汉字的象意性与符号化[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12年02期
10 李振峰;;深于取象:甲骨文字的意义生成及其文学意蕴[J];北方论丛;201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邱晨;;汉字与古代婚姻文化[A];2012西南地区语言学研究生论坛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阮氏玉华;越南语佛教词语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马瑞;西北屯戍汉简文字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3 刘翔;汉字生成系统构建探索[D];西南大学;2011年
4 潘震;中国传统情感英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阮氏玉华;越南语佛教词语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严苡丹;《红楼梦》亲属称谓语的英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7 曾小鹏;俄亚托地村纳西语言文字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8 胡卫国;从医学人类学和科学社会学角度探讨压痛诊断方法[D];湖南中医学院;2002年
9 黄忠敬;知识·权力·控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10 芮东莉;上古汉语单音节常用词本义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齐娜;语文教学中哲学素养的培养[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范诗言;成语颜色词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杨冬冬;甲骨文与苏美尔原始楔形文字象形字比较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张筠;西宁方言的民俗文化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5 齐向前;中国汉字的图纹格式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6 郑广贵;建瓯民俗事象中的“语言崇拜”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7 杨艳红;汉字图形化的创造性显现研究[D];中原工学院;2011年
8 张琳琳;字理识字与趣味识字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于洋;汉语吉祥语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10 焦英杰;汉字理据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D];吉林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艳玲;;明确对外汉字教学的“四化”要求[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07年09期
2 朱轶;;新世纪对外汉字教学研究情况综述[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5年S1期
3 邵磊;;关于形似字教学[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08年10期
4 张鸿博;;留学生汉字学习策略与对外汉字教学[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年22期
5 ;汉字与汉字教学研讨会侧记[J];世界汉语教学;1997年04期
6 陈洁;;从一份调查报告和一次教学实验看对外汉字教学的几个问题[J];科技信息;2006年10期
7 白剑波;;从非汉字文化圈学习汉字的规律谈对外汉字教学[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8 安兰朋;;原型理论在对外汉字教学中应用[J];中国科技信息;2008年15期
9 洪樝;孙丽;;文字学理论在对外汉字教学中的应用[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10 徐媛;;对外汉字教学中的化难为易法[J];文学教育(下);2010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易洪川;翟汛;;对外汉字教学所需查字法研究[A];对外汉语教学的全方位探索——对外汉语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2 王骏;;从留学生汉字习得的相关因素看中西文字比较[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3 洪桂治;;浅谈汉字教材与对外汉字教学[A];第二届全国教育教材语言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通拉嘎;;近十年对外汉字教学研究回顾与展望[A];福建省辞书学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澄霄;;汉字在强势语言中的定位[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6 王建勤;高立群;;欧美学生汉字形音意识发展的实验研究[A];对外汉语教学的全方位探索——对外汉语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7 刘涛;;汉语拼音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A];语文现代化论丛(第七辑)[C];2006年
8 李广瑜;;当前汉语国际化的机遇、挑战及对策[A];语文现代化论丛(第八辑)[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日本友人 中川绅介;学汉语让我与人交心[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0年
2 中川绅介 (日本);心与心的交流[N];人民日报;2010年
3 王黎黎;文化如水 润物无声[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0年
4 记者 张雯婧;外国人汉语说得如何将有统一国家标准[N];天津日报;2009年
5 李宇明;强国的语言与语言强国[N];光明日报;2004年
6 冯天瑜;中西日文化对接间汉字术语的厘定问题[N];光明日报;2005年
7 李芳兰;《方块壮字研究》:汉字文化圈文字研究的新成果[N];中国民族报;2010年
8 刘大先;语言、民族主义与有效的历史[N];中国民族报;2009年
9 早报记者 江村 石剑峰;孔院“遍地开花” 难掩中国文化缺失[N];东方早报;2009年
10 执笔 高赛;汉语“走出去”是件大好事[N];光明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郭玲;汉字构形阐释与对外汉字教学策略探讨[D];安徽大学;2012年
2 张智慧;基于对外汉字教学的汉字构形理论应用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3 张英俊;对越汉字教学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4 韩秀娟;基于动态流通语料库的通用词语用字研究及字词语关系考察[D];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
5 王骏;字本位与认知法的对外汉语教学[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王建勤;外国学生汉字构形意识发展的模拟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5年
7 黄晓颖;对外汉语有效教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畅;非汉字文化圈留学生的汉字习得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1年
2 丁晴;论对外汉字教学的确定性和情趣化[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薇;近十年对外汉字教学研究的检讨[D];湖北工业大学;2011年
4 钟翠芸;与初级综合教材相配套的对外汉字教学模式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5 李力;汉字学习对阅读过程的指导机制[D];天津大学;2010年
6 朴宣泳;对外汉字教学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7 苏海菊;论汉字的性质特点在对外汉字教学中的应用[D];南昌大学;2010年
8 王粲;“部件—整字—字族”对外汉字教学方法探索[D];西南大学;2012年
9 鲁梦桥;对外汉字教学技巧研究[D];西北大学;2012年
10 翟淼淼;国内小学识字教学法在对外汉字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7876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7876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