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认知策略与对外汉语阅读教学
本文关键词:元认知策略与对外汉语阅读教学
【摘要】:长期以来,如何有效地提高汉语二语习得者的阅读理解水平,一直成为困扰教师们的一个瓶颈问题。本文通过对学生元认知策略的培训,以实验法验证了元认知策略在对外汉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指出元认知策略在转变学生的学习观念、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以及主动学习的能力方面很有益处,对对外汉语阅读教学具有启发意义。
【作者单位】: 首都师范大学国际文化学院;
【关键词】: 元认知策略 对外汉语 阅读教学
【基金】:北京市教委项目“留学生汉语阅读能力发展研究”(项目批准号SM200810028010)的成果之一
【分类号】:H195
【正文快照】: 在对外汉语阅读教学中,我们常常遇到这样的问题:上课时布置的阅读任务学生似乎较好地完成了,课后的阅读任务似乎也没有什么疑问,貌似掌握了很好的阅读技能。但是在考试时,每当遇到考察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题目时,有些平时课上表现积极的学生考试结果却不尽人意,而一些水平稍差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晶;王尧美;;来华预科留学生阅读策略调查研究[J];语言教学与研究;2012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付玉萍;以汉语为第二语言的留学生高级阶段阅读眼动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惠娟,李恋敬,周晓林;双语语义表征的脑功能成像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5期
2 金荣;;英汉语话语中信息焦点比较研究[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3 刘金顺;李普曼Public Opinion一书译本的七个翻译问题[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4 张珊珊;江火;;形态加工问题研究进展[J];南京社会科学;2010年11期
5 易绵竹;语义信息代码化的操作原理[J];外语学刊;2001年02期
6 郑太年;;意义:三个世界的联系与对话[J];全球教育展望;2002年11期
7 郑太年;;论学习的社会性[J];全球教育展望;2003年08期
8 漆昌柱;运动员高级认知过程研究的方法范式探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9 夏绍熙;;从认知科学看老子思维的创造性[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10 白学军;梁菲菲;闫国利;田瑾;臧传丽;孟红霞;;词边界信息在中文阅读眼跳目标选择中的作用:来自中文二语学习者的证据[J];心理学报;2012年07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爱珍;模糊语义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冯锐;基于案例推理的经验学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郑太年;学校学习中知识意义的缺失与回复[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刘占峰;解释与心灵的本质[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5 章平;知识异质性个体间策略指导与学习行为的理论和实验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6 杨宁;汉语零形回指消解的心理语言学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8年
7 陈家刚;认知学徒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8 尤洋;信念视域分隔与知识命运选择[D];山西大学;2009年
9 王建峰;语文文本解读的自我教育性格[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10 赵传兵;唤醒情意:地理情境体验教学[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立华;俄罗斯留学生初级口语课堂情境教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居珈璇;任务型教学理论及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3 赵英敏;美国高中化学教材《Concepts and Applications》中的情境创设[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4 高文颖;功能磁共振的脑模式分析方法及应用[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5 黄碧卿;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心理词典的Stroop效应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6 陆祥桂;中学思想政治课情境教学的实践原则及策略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7 姚晓慧;基于情境认知理论的意义学习的教学设计[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8 柴晶;同一理论与马克思主义心灵观念的当代重构[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9 刘金顺;李普曼及其《民意》(Public Opinion)一书研究[D];暨南大学;2005年
10 赵泽林;心灵的计算理论与马克思主义心智学说的当代发展[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志平,哈丽娜;波兰学生暨欧美学生汉字习得的考察、分析和思考[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6期
2 刘伟,张必隐;汉字的心理贮存和认知历程[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5期
3 张亚旭,舒华;词汇歧义消解的认知研究:理论、方法与现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5期
4 田宏杰,朱莹,韩映虹,闫国利,钟莉,陈连燕,郭洁,孙媛;小学生快速阅读的眼动研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4年04期
5 吕峡;林可;;越南留学生汉语学习策略与HSK成绩的关系[J];高教论坛;2007年03期
6 刘颂浩;关于在语境中猜测词义的调查[J];汉语学习;2001年01期
7 贾颖;字本位与对外汉语词汇教学[J];汉语学习;2001年04期
8 陈前瑞,赵葵欣;汉语第二语言习得研究述评[J];汉语学习;1996年05期
9 郝文杰,康洁平;心理词典及其对英语听力能力培养的作用[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10 徐彩华,李镗,张必隐;心理语言学视野中的中文字词教学[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0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杨金鑫;汉语的内隐学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2 邹艳春;汉语学生发展性阅读障碍的信息加工特点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戴雪梅;图式理论在对外汉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汉语学习;2003年02期
2 王辉;图式理论启发下的对外汉语阅读教学策略[J];汉语学习;2004年02期
3 雷英杰;龙叶;;对外汉语报刊阅读中新闻标题的教学策略[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07年02期
4 陈仟松;王永华;;对外汉语阅读教学方法的思考[J];语文学刊;2011年08期
5 高万华;;阅读教学的思维层次[J];语文教学与研究;1991年08期
6 宋玉柱;对外汉语语法教学札记[J];汉语学习;1993年04期
7 任瑚琏;对外汉语教学要求加强汉语语用研究[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4期
8 李白坚,丁迪蒙;“主持人”式教学法─—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新尝试[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02期
9 马叔骏,,潘先军;论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的层次[J];汉语学习;1996年01期
10 赵方禹;“谁胜谁败”──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难点之一[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1996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泽文;;活性阅读教学激活创新精神的探讨[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三)[C];2009年
2 肖少芳;;阅读教学中的感悟方法[A];福建省“对外汉语教材建设问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3 彭媛;;对外汉语量词教学探索——以量词“串”为例[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4 刘巍;;中文电影在对外汉语听说教学中的应用[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六辑)[C];2010年
5 黄淑芬;;论阅读教学中语感的培养[A];2007年福建省辞书学会第18届年会论文提要集[C];2007年
6 邱亲仁;;双语心理词库构建新型对外汉语双语学习词典[A];福建省外文学会2007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四届外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吴勇毅;陈钰;;成功的汉语学习者的学习策略分析[A];对外汉语教学的全方位探索——对外汉语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8 李燕;;新词语的研究及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A];第二届全国学生计算语言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朱晓军;;量词分类小议----兼谈“量词”英译问题及英汉对比[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杨海明;;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定位与“管用、精当、易学”——以东南亚华裔留学生“了”教学为例[A];第四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郑庆君;对外汉语专业的母语之忧[N];光明日报;2011年
2 刘菲;向对外汉语老师致敬[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年
3 本报记者 陈道龙 郑全庆;是热门专业,还是虚火夹生饭[N];新华日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赵晖;让汉语文化走向世界[N];无锡日报;2009年
5 记者 瞿凌云 通讯员 刘中兴;全球上演汉语热[N];长江日报;2005年
6 徐维彬;我国全面加强汉语国际推广[N];中国教育报;2007年
7 记者 陈茹冰;对外汉语教师需求与培训两热[N];北京人才市场报;2006年
8 本报实习生 顾婧 记者 陆静斐;课上热烈讨论 论文“超额”完成[N];文汇报;2006年
9 记者 李启昌 吴晓燕 杨昕雨;云师大200名青年志愿者活跃泰国搭建“汉语桥”[N];云南日报;2006年
10 盛文杰;汉语热舞中文文教产业热气飙升[N];第一财经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黄晓颖;对外汉语有效教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吴勇毅;不同环境下的外国人汉语学习策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3 王美玲;对外汉语文化语用教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邓杉杉;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案例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5 甘瑞瑗;国别化“对外汉语教学用词表”制定的研究:以韩国为例[D];北京语言大学;2005年
6 李宇宏;现代汉语多义词词义引申认知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7 李芳兰;现代汉语语义韵的理论探索与习得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8 李菡幽;基于学习策略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语法偏误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9 陈璐;基于演化原型框架的汉字教学设计及其效果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卫芝;对外汉语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与元认知策略的运用[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官芬芬;元认知策略在阅读中的作用及其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D];南昌大学;2005年
3 刘莹;从语法隐喻理论探对外汉语语篇教学[D];四川大学;2005年
4 高杰;从技能训练的角度考察中级对外汉语阅读教材练习的编写[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王小姣;语境理论与对外汉语惯用语教学[D];云南大学;2010年
6 田志华;对外汉语修辞教学与HSK(高等)难点[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7 徐晓菲;对外汉语语法教学浅议[D];黑龙江大学;2001年
8 马宁;对外汉语课堂话轮转换中的语用标记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翁慧芬;对外汉语初级综合教材对比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10 李静;对外汉语中级阅读教学策略研究[D];新疆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7875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7875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