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对外汉语论文 >

中亚留学生汉语声调教学初探

发布时间:2017-09-14 03:49

  本文关键词:中亚留学生汉语声调教学初探


  更多相关文章: 中亚留学生 汉语声调 偏误


【摘要】:通过对来华的中亚及俄罗斯留学生进行调研,初步探究他们学习汉语普通话的声调变异情况。同时,描写中亚及俄罗斯留学生的汉语声调偏误现象,统计出语音发生偏误的数据,截取相关语音音频图,并分析出导致该现象发生的原因,总结出解决措施和可实施的方案,为对外汉语声调教学研究提供可行性的意见和建议。
【作者单位】: 新疆大学语言学院;新疆大学人文学院;
【关键词】中亚留学生 汉语声调 偏误
【基金】:2011年度新疆大学“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中亚及俄罗斯留学生学习普通话的声调变异研究及教学策略初探》阶段性成果之一
【分类号】:H195
【正文快照】: 一、引言汉语是一种声调语言,汉语的声调有其特有的一套系统。声调又叫字调,就是声音的高低升降的变化。声调具有区别语义的作用,这是汉语等声调语言与英语、俄语等非声调语言最大的不同之处。例如,读俄语一句话中的“яблоко”这个音节时,音高可以上升也可以下降,上升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功平;印尼华裔留学生汉语普通话双音节上上连读调偏误实验研究[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田园;从日本留学生的汉语声调偏误分析谈对日学生声调教学[D];天津师范大学;2003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建勤;;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者习得过程研究评述[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2 覃凤余;王丽娟;余瑾;;在桂尼泊尔学生汉语声调错误分析[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3 池杨琴;对外汉语声调教学研究述评[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4 王汉卫;基础阶段声调教学四题[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5 王茂林;;印尼华裔留学生汉语声调习得分析[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6 彭玉康;胡袁圆;;对外汉语声调教学研究回望[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7 李红印;泰国学生汉语学习的语音偏误[J];世界汉语教学;1995年02期

8 吴门吉,胡明光;越南学生汉语声调偏误溯因[J];世界汉语教学;2004年02期

9 陈_g;;苏格兰留学生汉语普通话单字音声调音高的实验研究——以两名发音人的语音样本为例[J];世界汉语教学;2006年02期

10 高立群,高小丽;不同母语外国留学生汉语语音意识发展研究[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05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毛世桢;曾玉萍;沈倍蕾;;普通话语调研究综述[A];第二届全国普通话水平测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王韫佳;;阳平的协同发音与外国人学习阳平[A];第五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1996年

3 宫本幸子;;日本人学习汉语声调[A];第五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1996年

4 钱玉莲;;留学生汉语声调习得之实验研究[A];第七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彭俊;华文教育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2 王飞华;汉英语气系统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坎楞·达忠巴(MISS KWANREAN TACHUMPA);汉语与泰语的声调比较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1年

2 高小丽;外国留学生汉语语音意识发展研究[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1年

3 傅氏梅;论越南学生对汉语声母的听觉与发音偏误[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1年

4 禹嘉英;韩汉辅音对比及对汉语语音教学的启示[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1年

5 陈春艳;汉语普通话轻声的语音特征分析[D];云南师范大学;2002年

6 李富萍;多语言背景下,,儿童汉语语音获得的偏误及其对策[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夏晴;韩国留学生学习普通话时二字组及其在语流中的声调偏误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李淑平;藏族(安多方言)学生学习汉语单音节声调偏误的实验分析[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9 张妍;欧美学生汉语中介语易混行为动词、心理动词及其辨析方法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6年

10 刘红燕;对外汉语教学中“被”字句的习得情况考察[D];北京语言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丽静,王阳;论对外汉语语言教学中“声调”的纠偏[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0年02期

2 王玲娟;对外汉语初级阶段语音感教学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3 池杨琴;对外汉语声调教学研究述评[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4 彭玉康;胡袁圆;;对外汉语声调教学研究回望[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5 张金桥;吴晓明;;外国留学生汉语语音意识的发展[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6 董琳莉;印尼华裔学生学习普通话语音的难点及其克服办法[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97年02期

7 蔡整莹,曹文;泰国学生汉语语音偏误分析[J];世界汉语教学;2002年02期

8 朱志平;;双音节复合词语素结合理据的分析及其在第二语言教学中的应用[J];世界汉语教学;2006年01期

9 杨冰;刘佳;;英汉语音系统对比与语音偏误分析[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10 高立群,高小丽;不同母语外国留学生汉语语音意识发展研究[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05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石佩雯;李明;;全三声的使用和语调对第三声的影响[A];第二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1987年

2 赵金铭;;从一些声调语言的声调说到汉语声调[A];第二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198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储丹丹;连读变调习得偏误的优选论分析[D];北京语言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云景魁;;宜歌宜诵 绘声绘情——略谈声调与古诗文的关系[J];思维与智慧;1986年02期

2 刘艺;;日韩学生的汉语声调分析[J];世界汉语教学;1998年01期

3 李凤;;蒙古族学生学习汉语去声声调的语音实验分析[J];长治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4 熊一民;;从对偶音高看上声的特征[J];武汉教育学院学报;1996年01期

5 刘俐李;二十世纪汉语声调理论的研究综述[J];当代语言学;2004年01期

6 刘杨;邹小利;;谈英语语调和汉语声调的可比性问题[J];作家;2010年10期

7 张欣;维语语调和汉语声调的对比分析[J];新疆职业大学学报;1998年01期

8 吴健;;赵元任对汉语和音乐关系研究的贡献[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7年01期

9 郭星;;近六年来对外汉语声调教学研究述评[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1年06期

10 刘宁生;叹词研究[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周同春;;汉语声调教学新探[A];新世纪的现代语音学——第五届全国现代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2 蔡莲红;刘涛;吴志勇;蔡锐;;汉语声调音域规范模型初探[A];第六届全国现代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上)[C];2003年

3 曹阳;黄泰翼;;随机多项式曲线汉语声调模型及其在声调识别中的应用[A];新世纪的现代语音学——第五届全国现代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陈默;无声调语言母语者汉语声调浮现过程的实验和模拟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9年

2 徐以中;语音听觉反馈对言语发声的影响[D];浙江大学;2007年

3 段海凤;藏语安多方言词重音对汉语普通话声调习得的影响[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4 姜燕;汉语口语美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SHIN JAEHYUK;针对韩国学生汉语声调教学教材编写设计方案[D];新疆大学;2012年

2 叶良颖;巴基斯坦留学生习得汉语声调的实验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3 吕氏玄庄;初级阶段越南学生汉语声调偏误分析及教学对策[D];广西大学;2011年

4 李佳铃;印尼学生汉语声调的偏误分析[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5 程潇;中高级俄罗斯留学生习得汉语声调的实验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1年

6 曾莉梅;针对印尼学生的汉语声调教学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7 朱珠;初级阶段泰国学生汉语声调学习及偏误的分析[D];西北大学;2012年

8 陈美伶;印尼学生汉语语音学习初探[D];重庆大学;2011年

9 马慧琴;中国南方一至两岁半幼儿汉语声调习得的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10 张颖;浅谈亚裔儿童汉语声调的习得[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8477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8477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694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