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对外汉语论文 >

新疆高校中亚留学生习得“让”字句的偏误分析——以新疆大学、新疆师范大学、新疆农业大学为例

发布时间:2017-10-05 09:19

  本文关键词:新疆高校中亚留学生习得“让”字句的偏误分析——以新疆大学、新疆师范大学、新疆农业大学为例


  更多相关文章: “让”字句 偏误分析 新疆高校中亚留学生作文语料 教学策略


【摘要】:现代汉语中的"让"字句是一个表义十分丰富的句式,但是在语法研究中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让"字句不同表义句式的划分不细;二是"让"字句与"使"字句、"被"字句的区别不清。本文选取了新疆大学、新疆师范大学、新疆农业大学的中亚留学生习得五种"让"字句的偏误用例进行了分析和归纳,分析中亚留学生偏误用例的类型和成因,提出了一些"让"字句教学策略和建议,希望对对外汉语教学有所帮助。
【作者单位】: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人文学院;
【关键词】“让”字句 偏误分析 新疆高校中亚留学生作文语料 教学策略
【分类号】:H195
【正文快照】: 一、新疆高校中亚留学生“让”字句习得的偏误类型分析本文主要针对新疆大学、新疆师范大学、新疆农业大学三所院校留学生作文语料进行研究分析,根据汇总的三所高校的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本科三年级中亚留学生作文中出现的偏误例句,“让”字句的偏误共有302例,其中混用偏误就占了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小英;带兼语的“使”与“让”之比较[J];广西社会科学;2005年02期

2 郭志刚;“让”字质疑[J];语言与翻译;1990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傅成宏;;现代汉语兼语结构研究综述[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2 傅成宏;;现代汉语兼语结构的机器探测[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3 刘燕君;;“使”字句的动力意象图式考察[J];海外华文教育;2011年02期

4 曹冬雪;;“让”字句的语义特征[J];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霞;《金瓶梅词话》动词语法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2 李来兴;宋元话本动词语法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3 朴乡兰;近代汉语表使役与表被动的“教/叫”字句研究[D];北京大学;2010年

4 金道荣;论阿尔泰语法背景下的汉语“把”字句偏误的生成机制与教学对策[D];北京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向颖;基于致使范畴的现代汉语“使”字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马文佳;外国留学生兼语句习得研究及偏误分析[D];西北大学;2011年

3 马剑;对外汉语教学中“否定”功能项目教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4 杨哲;汉语兼语句与英语复合宾语句的对比互译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5 黄姝;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现代汉语“使”字句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1年

6 陈长虹;现代汉语“使”、“令”、“让”字句比较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7 周文华;“让”字句功能分析与习得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8 刘燕君;“使”字句与“把”字句的动力意象图式比较[D];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

9 郭玲;使动结构“X+让+Y+VP”的句法特点和语义类型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10 杨程程;使动句同义句式的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与应用[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何元建,王玲玲;论汉语使役句[J];汉语学习;2002年04期

2 赵冰波;论“使”字的介词词性[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1期

3 胡云晚;带兼语的“使”和“让”之比较研究[J];松辽学刊(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4 严戎庚;论使令关系与兼语句──兼与季临定、邢欣先生商榷[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丹;;东南亚留学生习得词汇偏误分析[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08期

2 李大忠;语法偏误分析二题[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5年04期

3 冯锐;;偏误研究中的对比分析和偏误分析[J];考试周刊;2008年27期

4 杨柳;程南昌;;外国人学汉语语法偏误分析研究综述[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08年07期

5 李影;付莉;;韩国中小学生“是”的错序偏误分析[J];语言与文化研究;2009年00期

6 施正宇;外国留学生字形书写偏误分析[J];汉语学习;2000年02期

7 张传立;;越南留学生“得”字补语句偏误分析[J];大理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8 陈婷;;西语学生学习汉语的语音偏误分析及对策[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2009年02期

9 王笑艳;;留学生使用“关于”一词的偏误分析[J];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10 刘明佳;;日本学生可能表达习得偏误分析[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影;付莉;;韩国中小学生“是”的错序偏误分析[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四辑)[C];2009年

2 张小翠;;对外汉语偏误分析综述[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邓丹;;美国学习者汉语复合元音的偏误分析[A];第九届中国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4 魏玮;;高级水平留学生使用“在”字介词框架偏误分析[A];北京地区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生论坛论文集[C];2013年

5 袁义春;;小学生语言偏误分析[A];第三届学生计算语言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宋丽娴;;斯瓦希里语学生汉语一级元音习得的偏误分析[A];第九届中国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7 苏娇娇;;副词“也”的偏误分析及其教学启示[A];北京地区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生论坛论文集[C];2013年

8 韩玉华;;香港考生在PSC“说话”中常见的语法偏误分析[A];第二届全国普通话水平测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邓瑶;;PSC中双音节词语轻重格式的常见偏误分析及对策[A];第三届全国普通话水平测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张斐然;;从二语习得视角分析学生口译的偏误[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3年年会暨海峡两岸翻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海南大学应用科技学院 王玲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 李汉平;日本学生汉语被动句的偏误分析及探源[N];山西青年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Thea Sairine Wong(张赛英);印尼学生习得汉语“有”和“在”的偏误分析[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2 裴阮瑞微;汉越动物俗语的对比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婷媛;泰国宋卡王子大学学生汉语学习偏误分析调查与研究[D];云南大学;2010年

2 阿弗扎尔侯赛因;孟加拉语学生学习汉语语法的偏误分析[D];云南大学;2010年

3 姜颖t;汉日两字同形词偏误分析和教学对策[D];黑龙江大学;2011年

4 吕冰;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转折连词偏误分析[D];吉林大学;2012年

5 杨慧敏;留学生使用副词“再”“又”的偏误分析及教学策略[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3年

6 刘思思;马达加斯加学生汉语语法学习偏误分析[D];江西师范大学;2013年

7 秦弋凡;外籍学生的汉语句法偏误分析[D];四川师范大学;2013年

8 谢阳洋;汉语初级阶段西语学生语序习得的偏误分析[D];厦门大学;2014年

9 阮香草;轻重音在留学生学习汉语语法中的作用及其偏误分析[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10 吴菊英;日韩留学生转折连词习得偏误分析[D];苏州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9759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9759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2c5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