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儒家修身思想融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

发布时间:2018-05-19 21:36

  本文选题:儒家修身思想 + 大学生 ; 参考:《西南科技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儒家修身思想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源远流长。本文以儒家修身思想历史发展脉络为起点,总结出儒家修身思想的主要内容,并结合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凝练出儒家修身思想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重要价值。在此基础上,结合专业知识与时代实际,对儒家修身思想融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现实路径作了一定的思考与探索,以期进一步提升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效性。文章共分为四个部分:在绪论部分中,介绍了本文的选题背景、研究的理论与实际意义、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综述,理清选题当下研究的现状。绪论最后介绍了本文主要的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在第二部分中,介绍了儒家修身的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系统论述了儒家修身思想的历史发展脉络,在此基础上,分别从人性理论思想基础、追求圣贤的修身目标、道德自律的修身方法以及内圣外王的修身情怀等方面对儒家修身思想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在第三部分中,结合前文关于儒家修身思想内容的研究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文章分别从人性理论教育启示意义、修身目标内容与设置机理、内外兼具的修身方法等方面深入论述了儒家修身思想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重要价值。文章最后一部分内容则是重点论述了儒家修身思想融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应坚持的原则、机制和实施路径。文章提出了儒家修身思想融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应坚持批判继承原则、道德实践原则、以人为本原则;构建理论价值认同机制、日常行为践行机制、科学考核评价机制和有效组织保障机制,以及发挥主渠道,促进理论认同、开展社会实践,实现知行合一、打造全员育人格局,增强教育合力、丰富校园文化,凸显价值引领、筑牢网络阵地,唱响主流文化思想等具体实施途径。
[Abstract]:Since the 18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CPC), 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 has stressed many times that cultivating and carrying forward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must be based on th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and foster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with the excellent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Confucianism has a long history. Based on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Confucianism,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main contents of Confucian thought of self-cultivation, and combines with the content of college students' socialist core values education. Condensing out the important value of Confucian thought of self-cultivation in the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socialist core values. On this basis, combined with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the reality of the times, the Confucian thought of self-cultivation into the college students' socialist core values education of the realistic path of thinking and exploration, In order to further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college students' socialist core values education. The article is divided into four parts: in the introduction part, it introduces the background of the topic, th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research review of the topic, and clarifies the current research situation. The introduction finally introduces the main research methods and ideas of this paper. In the second part, the author introduces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of Confucian thought of self-cultivation, systematically discusses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Confucian thought of self-cultivation, and, on this basis, pursues the goal of self-cultivation of saints and sages from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human nature, respectively. This paper sums up and summarizes the Confucian thought of self-cultivation in the aspects of moral self-discipline and the feelings of internal, holy and external kings. In the third part,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previous research on the Confucian thought of self-cultivation and the content of college students' socialist core values education, the article respectively from the theory of human nature education enlightenment significance, self-cultivation goal content and setting mechanism, This paper discusses deeply the important value of Confucian thought of self-cultivation in the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socialist core values. The last part of the article focuses on the principles, mechanisms and implementation paths that should be adhered to in the integration of Confucianism into the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socialist core values. The article puts forward that the Confucian thought of self-cultivation should adhere to the principles of criticism and inheritance, moral practice, people-oriented, construct the mechanism of theoretical value identity and practice the daily behavior in the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socialist core values. Scientific examination and evaluation mechanism and effective organization and guarantee mechanism, as well as play the main channels, promote theoretical identity, develop social practice, realize the integration of knowledge and practice, create a pattern of education, strengthen the educational force, enrich campus culture, highlight the value of the guidance. Build a solid network position, singing mainstream cultural ideas and other specific implementation approaches.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G6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晓男,郑维东;论儒家传统与现代化[J];辽宁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2 周位彬;;儒家传统道德观与我国道德教育[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3 贾丽民;;论儒家传统个人伦理观[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年01期

4 叶飞;;儒家的三种传统及其现代命运[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年02期

5 胡治洪;;儒家传统的源流、内涵及其真精神[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6期

6 邓新文;;儒家富强观试析[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7 李晓愚;;从全球化视角看儒家传统的现代价值[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年07期

8 吴仲炎;论儒家传统道德的两重性[J];江汉大学学报;1992年01期

9 陈云;;儒家宗法集体主义研究的现状、问题与展望[J];云南社会科学;2013年06期

10 王博;;中国人能否再次成为儒家[J];成才之路;200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方旭东;;身体伦理:一个隐而不显的儒家传统[A];中国哲学史学会2004年年会暨中国传统哲学当代价值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白龙飞;蒋利平;;试论儒家民本思想在晚明的嬗变[A];孔学研究(第六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六次暨海峡两岸第四次孔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3 李锐;;论儒家传统道德的现代价值[A];孔学研究(第四辑)[C];1998年

4 马德邻;;也论儒家的修身之道[A];《与孔子对话——儒家文化与现代生活》第四集——上海文庙第四届儒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郭齐勇;;儒家人文精神及其宗教意涵[A];国际儒学研究(第十七辑)[C];2010年

6 马祥林;;儒家和谐思想辨析[A];孔学研究(第十八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十八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杜维明;;面对全球化的儒家人文主义[A];国际儒学研究(第十三辑)[C];2004年

8 张言亮;;从“儒学与宗教的讨论”看儒家与基督教的对话[A];宗教对话与和谐社会(第三辑)——第三届“宗教对话与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9 蔡辉振;;儒家人性观之析论[A];孔学研究(第七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七次暨海峡两岸第五次孔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10 关凯;;族群政治的东方神话——儒家民族主义与中华民族认同[A];中华民族认同与认同中华民族——人类学高级论坛2008卷[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夏威夷大学中国研究中心 田辰山博士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 葛剑雄 中央民族大学 牟钟鉴 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学社 杜维明 计海庆译;再看儒家世界观[N];社会科学报;2002年

2 秋风;儒家复兴与社会整合[N];21世纪经济报道;2006年

3 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 彭国翔;儒家认同的抉择[N];中华读书报;2009年

4 早报记者 田波澜;儒家精英政治在现代社会是否可行[N];东方早报;2011年

5 信孚研究院研究员 秋风;请经济学家放弃对儒家的偏见[N];中国经营报;2011年

6 ;中国道路与儒家的未来[N];21世纪经济报道;2012年

7 本报记者 褚国飞;探讨西方核心价值观与儒家核心价值观之间的平等对话[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李纯一;上海交通大学人文艺术研究院致远讲席教授贝淡宁:人们在社会关系中担当责任才是首要的[N];文汇报;2011年

9 本报记者 陶继新;对儒家人文精神的多元观照[N];中国教育报;2004年

10 牟坚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祝瑞开谈儒家的核心思想[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许素玉(HSU,SU-YU);儒家生命教育观及其当代实践研究[D];华侨大学;2017年

2 李克建;儒家民族观的形成与发展[D];西南民族大学;2008年

3 方世忠;儒家传统与现代性[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孔宪峰;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儒家“和”文化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5 康宇;儒家美德与当代社会[D];黑龙江大学;2007年

6 毛文凤;近代儒家终极关怀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吴倩;儒家超越之路的现代探寻[D];南开大学;2010年

8 杨孝青;儒家仁学思想的演进与超越[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5年

9 徐加胜;韩愈的道统及其宗教性诠释[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2年

10 章益国;论儒家资本主义学说[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佩云;姚中秋“儒家宪政”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2 季林;儒家“朋友”伦理思想及当代价值探析[D];南京大学;2013年

3 王东;儒家“仁爱伦理”与女性主义“关怀伦理”的对话[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4 孙国娟;论儒家天道德性生态观对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涵养作用[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6年

5 王冠;儒家礼乐文化对当下儿童教育的影响与价值[D];南京艺术学院;2016年

6 邱晶;儒家慈善思想的历史考察及其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鉴益[D];曲阜师范大学;2016年

7 许楚燕;初中生儒家传统价值观和焦虑相关研究[D];广州大学;2016年

8 王欢欢;儒家忠恕思想及其当代价值[D];西北大学;2016年

9 郑茜;儒家忧乐观与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研究[D];西华大学;2016年

10 汪敏燕;“贪”的语义分析和儒家反贪思想阐释[D];福建师范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9118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19118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b91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