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高校提高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18-06-10 11:11

  本文选题:大学生 + 社会责任感 ; 参考:《东北石油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摘要】:近年来,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引领下,大学生思想状况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普遍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但是,有关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或者淡化的报道也屡见报端,同样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如“云南大学学生马加爵杀害4名同学事件”、“复旦大学研究生饮水机投毒事件”、“5·8中南大学杀人事件”等等,诸多事件表明,个别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不强,有的甚至严重缺乏社会责任感。这些问题虽然出现在少数大学生身上,但其影响却很大,需要引起高度重视。高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是传播精神文明、传承先进文化的阵地,承担着创新知识、培养人才和服务社会的三大任务,同时也肩负着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重任。本论文首先以杜威的实用主义德育理论、弗洛姆的责任心理学及蒂里希的责任伦理学作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生成的相关理论依据,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相关概念作出准确界定和科学概括;通过对大学生的历史责任感的考察,找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历史沿革的规律性,分析阐述提高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意义;同时,以调查问卷的统计结果为依据,通过实地调查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现状进行了解,深入分析当今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高校社会责任感教育存在的问题,并阐述了产生问题的原因;最后,从立德树人、教学改革、实践养成、文化建设以及过程评价等方面提出培育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策略。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under the guidance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 education, the mainstream of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situation is positive, healthy, upward, and generally has a strong sense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However, reports on the lack or desalin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sense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are also frequently reported, which has also aroused widespread social concern, such as "the murder of four students by Ma Jia-jue, a student at Yunnan University." "the poisoning incident of drinking water machine for graduate students in Fudan University" and "the murder incident in South Central University in 58" and so on. Many incidents show that the social responsibility of individual college students is not strong, some even seriously lack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Although these problems appear in a small number of college students, they have a great influence and need to be highly valued.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re the cradle of cultivating talents, the front of spreading spiritual civilization, inheriting advanced culture, undertaking the three tasks of innovating knowledge, cultivating talents and serving the society, and also shouldering the important task of cultivating the sense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This thesis firstly takes Dewey's pragmatic moral education theory, Fromm's responsibility psychology and Tillich's responsibility ethics as the relevant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gener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social responsibility. The relevant concepts of college students' social responsibility are accurately defined and scientifically summarized, and the historical evolution regularity of college students' social responsibility is found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historical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At the same time, based on the statistical results of the questionnaire, the paper analyzes the significance of improving the sense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finds out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sense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through field investigation. This paper deeply analyz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sense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education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expounds the causes of the problems. In the aspects of cultural construction and process evaluation, the strategies of cultivating college students' sense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are put forward.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石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G6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艳国;;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把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落到实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上半月);2007年10期

2 ;“立德树人——高校辅导员先进事迹报告团”巡回报告活动在有关省市及高校开展[J];高校辅导员;2010年01期

3 ;立德树人,与爱同行——2009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颁奖晚会举行[J];高校辅导员;2010年03期

4 许武;;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J];中国高等教育;2013年01期

5 秦廷书;;立德树人要重视的几个问题[J];当代贵州;2013年15期

6 孙弘安;;坚持立德树人 加强大学生核心价值体系教育[J];中国高等教育;2013年09期

7 张宏磊;;志愿服务是立德树人的理想载体——荆楚理工学院提高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的实践思考[J];荆楚理工学院学报;2013年03期

8 王逍;杨树园;;浅谈语文教学中立德树人的途径[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年32期

9 彭佳景;;坚持立德树人的基本导向[J];湖南教育(上);2013年12期

10 王继华;;“立德树人”的文化价值[J];辽宁教育;2013年2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怀玉;;教书育人“德”为先——有感于教育部长周济,谈“立德树人”[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2 秦红俭;;从情感入手构建未来科学梦[A];开拓科技育人之路——上海市青少年科技辅导员教师论文集[C];2005年

3 朱大楚;;物理教学中突出情感教育[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4 刘培香;闫明星;;浅谈大学的情感教育[A];高教改革研究与实践(上册)——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5 裴娟;;语文课是情感教育的最好课堂[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文科专辑)[C];2006年

6 戴春霞;;数学试卷的情感讲评[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理科专辑)[C];2006年

7 赵凤霞;;谈农村聋儿的情感教育[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残疾人心理卫生分会第七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8 孙成刚;;和谐校园建设应重视情感教育[A];中国首届心理咨询师大会暨心理危机干预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许新民;;情感教育在英语教学中的渗透[A];基础教育理论研究成果荟萃(上卷一)[C];2005年

10 ;让生命之舟在情感发展中航行[A];《新时代的脚步声》之二——教苑撷英[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 南开大学校长 龚克;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N];中国教育报;2012年

2 本报记者 韩丽梅;立德树人为本 促进教育公平[N];佳木斯日报;2013年

3 河南郑州科技学院党委书记、教授 岳修峰;立德树人重在培育“四种意识”[N];中国教育报;2013年

4 本报记者 解艳华;立德树人而非立才树人[N];人民政协报;2013年

5 记者 吴天祥;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 再创关心下一代工作新业绩[N];马鞍山日报;2013年

6 ;在文化传承与创新中推进高校立德树人[N];联合时报;2013年

7 书法教育家 首都师范大学教授 欧阳中石;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N];中国教育报;2013年

8 苏州市第五中学 赵加军;立德树人,把“三个培养”落到实处[N];江苏教育报;2013年

9 王继华 北京大学教育文化战略研究所所长;“立德树人”的文化价值[N];中国教师报;2013年

10 记者 高吉龙;爱岗敬业 立德树人 为人师表[N];延边日报(汉);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张淑燕;我国当代情感教育的现实思考[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2 赖春华;基于中医学理论的主观性失眠评定问卷的研制与初步应用[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元;大学生立德树人理念养成探究[D];渤海大学;2015年

2 雷琴;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推进立德树人手段的中外比较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3 董晶;高校人文性与科学性的立德树人模式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4年

4 朱洪娟;基于立德树人的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6年

5 吕霞飞;大学校园标语在立德树人中的作用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7年

6 付晓玲;思政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路径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7年

7 张莉;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路径研究[D];东南大学;2017年

8 武茜;立德树人引领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创新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7年

9 赵蕾;立德树人理念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4年

10 李敬;中小学体育开展和渗透“立德树人”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0030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20030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127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