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高校科研团队的知识服务交互式创新
[Abstract]:As a scarce resource, knowledge is an important input factor of scientific research team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plays a crucial role. Rich and diverse knowledge is the premise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When there is no such scarce resources within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team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order to successfully complete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task to achieve innovation, we must resort to external means, which makes the role of knowledge service especially prominent. This study holds that knowledge service as an important external knowledge resource, innovative means and input elements can better help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team to support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service innovation. By putting forward the interactive innovation perspective between the knowledge service organization and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team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paper establishes the service system of dynamic resource sharing and process system integration, and finally realizes the mutual benefit value creation. This study first describes the essential attributes of interactive innovation of knowledge service, and divides the process of interactive knowledge service into three stages: development and design, implementation of production and commercial application. Both scientific research team and knowledge service organization undertake different tasks, and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m has obvious differences in different service activities.
【作者单位】: 大连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大连理工大学人文与社科学部;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一般课题项目“大学生职业认同发展及其引导策略研究”(BIA160139)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分类号】:G64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晨光;论高校科研团队[J];科学与管理;2003年04期
2 李晨光,李子和,夏亮辉;高校科研团队的领导行为基础、行为模式及有效领导原则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3年06期
3 李晨光,李子和,夏亮辉;浅议高校科研团队的组建[J];科技管理研究;2003年06期
4 李晨光,李子和,夏亮辉;试论高校科研团队的评估[J];科技管理研究;2004年02期
5 张志红;浅议高校科研团队的人力资源管理[J];苏州大学学报(工科版);2004年06期
6 张海燕;陈士俊;王怡然;柳州;王梅;;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高校科研团队影响因素探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6年12期
7 万群;刘卫东;;高校科研团队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学术版);2006年S2期
8 林萍;;高校科研团队的现状与构建措施探析[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9 姜清奎;王贯中;;地方高校科研团队建设的制约因素分析及对策探讨[J];科学与管理;2007年01期
10 邵燕波;;高校科研团队激励机制研究[J];江西社会科学;2007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姜颖南;伍玉林;;中国高校科研团队建设的现存困境及其对策研究——以“诺贝尔”现象为例[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2 赵中洲;时云;郭莹;;论高校科研团队的建设[A];创新沈阳文集(C)[C];2009年
3 魏海燕;郅艳;李晗;;基于军民融合视角的国防高校科研团队绩效评估体系建设[A];《科技进步与对策》学术年会(2011)“军民融合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1年
4 惠峗;刘阳;;高校科研团队激励模型及策略分析[A];科学学理论与科学计量学探索——全国科学技术学暨科学学理论与学科建设2008年联合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江增辉;;高校创新性科学研究的疑惑:协同作战还是孤军奋战?[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6 周东升;赵亚萍;程艳旗;;基于知识共享的高校科研团队知识管理系统[A];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育信息化分会第十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吉首大学 申绪湘;高校科研团队 不宜“近亲繁殖”[N];中国教育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冯海波;青年骨干挑起研究大梁[N];广东科技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韩国元;高校科研团队知识共享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辉琴;高校科研团队内部知识转移绩效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9年
2 葛优;高校科研团队心理契约的构建[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3 吴艳玲;高校科研团队内部的知识转移模式与机理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马莹莹;高校科研团队产学研合作绩效的影响因素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5 郭彦;高校科研团队内社会资本与成员间知识转移关系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6 姜雪;高校科研团队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创新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7 王涛;高校科研团队的激励机制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8 丛智慧;高校科研团队知识共享激励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9 贾红凤;高校科研团队知识共享水平评价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10 林琳;高校科研团队成长影响因素及水平评价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2553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22553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