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本科高校国际教育与交流现状与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1-05-08 14:03
在经济全球化与教育国际化的时代背景下,各国越来越重视和发展国际教育。中国正处于产业结构调整,社会深度改革的当下,地方本科高校尤其是大多数民办高校面临转型。教育部也针对这个问题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指导意见,并明确的指出,地方本科院校在转型的过程中还需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建立试点本科高校,并鼓励其与国外高水平技术类高等院校进行合作,参考国外先进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标准以及教材等资源配置。同时对于应用技术型的院校,也可以与国外同类别的院校进行合作,发挥技术大学间的合作优势,实现同类技术院校的联盟,并经常开展合作交流活动。”基于以上的研究背景,以作者所在的武汉工程科技学院为研究起点,结合湖北其他若干所民办本科高校国际教育的调研情况,总结国际教育与交流工作现阶段的发展现状,分析制约国际教育发展的障碍,并对民办本科高校的国际教育与交流如何实现“经济效益”与“教育效益”双赢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本文着重从如下几个方面展开论文的写作:第一部分,主要描述本课题研究的背景、意义,我国国际教育开展情况与趋势。对相关研究文献的综述、并对本文研究的思路和方法等进行了必要的说明。第二部分,先对国际教育与交...
【文章来源】: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意义
(三) 研究现状
(四) 概念界定
(五)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民办本科高校国际教育与交流的现状
(一) 本科高校国际教育与交流的主要方式
1. 中外合作办学
2. 校际交流
3. 留学生项目
4. 其他:外籍专家的引进和本校教师的访学、国际学术会议等
(二) 民办本科高校国际教育与交流的现状
1. 中外合作办学层次低、项目少
2. 留学生招生受限、课程单一
3. 校际合作项目招生难、规模小
4. 海外游学项目需求多元、专业匹配度低
二、国际教育与交流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 国际教育与交流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 重视程度不够,国际教育工作缺乏顶层设计
2. 教职工的意愿和能力限制了发展国际教育的项目和模式
3. 校园硬件条件差,全英教学课程少,留学生服务水平滞后
4. 生源质量,决定了民办高校国际教育的服务对象窄、要求高
(二) 阻碍民办本科高校开展国际教育与交流的原因分析
1. 董事会和原母体学校之间,在国际教育发展理念上的分歧
2. 长期目标和短期利益之间无法兼顾的矛盾
3. 现实条件与学生诉求之间的差距
三、促进民办本科高校国际教育与交流的保障和策略
(一) 民办本科高校国际化发展的保障条件
1. 意识保障:做好顶层设计,加强战略引导
2. 组织保障:加强组织领导,精心部署安排
3. 制度保障:健全规章制度,建立目标考核制
4. 经费保障:加大经费投入、开通融资渠道、加强经费管理
5. 人才保障:加强各校国交部门人员业务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6. 信息保障:加强上级沟通、同级调研,搭建国际教育信息平台
(二) 武汉工程科技学院发展国际教育与交流的策略
1. 建立以学生为中心,学生-老师-组织“三位一体”的国际教育共赢机制
2. 点面结合,以海外课堂“微留学”为突破口,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 以海外升硕为核心诉求,做好课程辅导和后续服务
4. 营造好国际化校园氛围,加强学生全球视野培养
5. 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深化课程教学改革,实行“分层教学”
6. 从单向到双向,用“走出去”带动“请进来”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武汉工程科技学院2017国际教育需求调查问卷及汇总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民办高校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有效途径探析——以黑龙江东方学院为例[J]. 徐广杰. 北方经贸. 2016(08)
[2]民办高校开展国际交流的途径与存在问题[J]. 杨旸. 知识经济. 2016(10)
[3]西部高校国际交流不利因素分析与对策[J]. 苏红霞,丁晨. 亚太教育. 2016(03)
[4]高校国际教育合作治理研究——基于财会专业需求视角[J]. 王海林,张倩. 财会通讯. 2015(34)
[5]国际教育的全球化陷阱[J]. 王熙,陈晓晓. 教育学报. 2015(05)
[6]民办高校国际化探索——以上海视觉艺术学院为例[J]. 张德群. 科教文汇(下旬刊). 2015(09)
[7]美国国际教育政策的战略走向——基于《美国教育部2012-2016国际战略》的分析[J]. 马毅飞,谭可. 现代教育管理. 2015(06)
[8]地方普通本科院校高等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发展的问题与策略[J]. 朱飞. 重庆高教研究. 2015(02)
[9]国际教育发展最新趋势研究——2012~2014年度国际组织教育政策文本解读[J]. 乔鹤,沈蕾娜. 比较教育研究. 2015(01)
[10]国际教育之今日发展(下)[J]. 王振民. 世界教育信息. 2014(24)
博士论文
[1]中美国际教育政策研究[D]. 马毅飞.华东师范大学 2014
[2]我国高职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研究[D]. 黄华.华东师范大学 2010
[3]转型时期我国民办高等院校发展研究[D]. 何彬生.武汉理工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中美高校国际教育交流的比较研究[D]. 李元.陕西师范大学 2016
[2]国际教育动向[D]. 付艳萍.华东师范大学 2012
[3]优质中外高校合作办学的研究[D]. 陈慧荟.华东师范大学 2009
[4]国际教育与国际人才培养路径研究[D]. 王邵军.中国海洋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175466
【文章来源】: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意义
(三) 研究现状
(四) 概念界定
(五)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民办本科高校国际教育与交流的现状
(一) 本科高校国际教育与交流的主要方式
1. 中外合作办学
2. 校际交流
3. 留学生项目
4. 其他:外籍专家的引进和本校教师的访学、国际学术会议等
(二) 民办本科高校国际教育与交流的现状
1. 中外合作办学层次低、项目少
2. 留学生招生受限、课程单一
3. 校际合作项目招生难、规模小
4. 海外游学项目需求多元、专业匹配度低
二、国际教育与交流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 国际教育与交流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 重视程度不够,国际教育工作缺乏顶层设计
2. 教职工的意愿和能力限制了发展国际教育的项目和模式
3. 校园硬件条件差,全英教学课程少,留学生服务水平滞后
4. 生源质量,决定了民办高校国际教育的服务对象窄、要求高
(二) 阻碍民办本科高校开展国际教育与交流的原因分析
1. 董事会和原母体学校之间,在国际教育发展理念上的分歧
2. 长期目标和短期利益之间无法兼顾的矛盾
3. 现实条件与学生诉求之间的差距
三、促进民办本科高校国际教育与交流的保障和策略
(一) 民办本科高校国际化发展的保障条件
1. 意识保障:做好顶层设计,加强战略引导
2. 组织保障:加强组织领导,精心部署安排
3. 制度保障:健全规章制度,建立目标考核制
4. 经费保障:加大经费投入、开通融资渠道、加强经费管理
5. 人才保障:加强各校国交部门人员业务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6. 信息保障:加强上级沟通、同级调研,搭建国际教育信息平台
(二) 武汉工程科技学院发展国际教育与交流的策略
1. 建立以学生为中心,学生-老师-组织“三位一体”的国际教育共赢机制
2. 点面结合,以海外课堂“微留学”为突破口,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 以海外升硕为核心诉求,做好课程辅导和后续服务
4. 营造好国际化校园氛围,加强学生全球视野培养
5. 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深化课程教学改革,实行“分层教学”
6. 从单向到双向,用“走出去”带动“请进来”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武汉工程科技学院2017国际教育需求调查问卷及汇总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民办高校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有效途径探析——以黑龙江东方学院为例[J]. 徐广杰. 北方经贸. 2016(08)
[2]民办高校开展国际交流的途径与存在问题[J]. 杨旸. 知识经济. 2016(10)
[3]西部高校国际交流不利因素分析与对策[J]. 苏红霞,丁晨. 亚太教育. 2016(03)
[4]高校国际教育合作治理研究——基于财会专业需求视角[J]. 王海林,张倩. 财会通讯. 2015(34)
[5]国际教育的全球化陷阱[J]. 王熙,陈晓晓. 教育学报. 2015(05)
[6]民办高校国际化探索——以上海视觉艺术学院为例[J]. 张德群. 科教文汇(下旬刊). 2015(09)
[7]美国国际教育政策的战略走向——基于《美国教育部2012-2016国际战略》的分析[J]. 马毅飞,谭可. 现代教育管理. 2015(06)
[8]地方普通本科院校高等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发展的问题与策略[J]. 朱飞. 重庆高教研究. 2015(02)
[9]国际教育发展最新趋势研究——2012~2014年度国际组织教育政策文本解读[J]. 乔鹤,沈蕾娜. 比较教育研究. 2015(01)
[10]国际教育之今日发展(下)[J]. 王振民. 世界教育信息. 2014(24)
博士论文
[1]中美国际教育政策研究[D]. 马毅飞.华东师范大学 2014
[2]我国高职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研究[D]. 黄华.华东师范大学 2010
[3]转型时期我国民办高等院校发展研究[D]. 何彬生.武汉理工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中美高校国际教育交流的比较研究[D]. 李元.陕西师范大学 2016
[2]国际教育动向[D]. 付艳萍.华东师范大学 2012
[3]优质中外高校合作办学的研究[D]. 陈慧荟.华东师范大学 2009
[4]国际教育与国际人才培养路径研究[D]. 王邵军.中国海洋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1754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31754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