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的思维风格、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10 01:17
大学生作为社会的高学历群体,不仅拥有让大众羡慕的知识储量,同时也承受着各种各样的压力。随着高校扩招和就业分配制度的取消,大学生的在校人数激增,承担的学业竞争越发激烈,同时承受着巨大就业压力,这些因素无疑会使他们产生激烈的心理冲突,并对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造成巨大的影响,因此在应对压力、挫折上不可避免地要存在许多问题。应对方式是人们面对压力情境采用的策略、方法或手段。大学生经过大学四年的学习和培养形成了一定的思维风格并具有一定的自我效能感,这些或多或少对大学生应对方式的选择存在着影响。因此,对大学生思维风格、一般自我效能感及应对方式的状况与相关关系进行深入研究,不仅有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顺利完成学业和职业的选择,而且对维护社会稳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无疑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选取汕头大学和华南师范大学两所学校共538名大一至大四的学生作为被试,以思维风格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和应对方式问卷为调查工具,对大学生的思维风格、一般自我效能感和应对方式的基本状况和相互关系进行了调查研究。通过对两所学校538名大学生的调查和相关研究发现:1.大学生的典型思维风格以等级型、外倾型...
【文章来源】:汕头大学广东省
【文章页数】:5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2 文献综述
2.1 思维风格理论研究回顾与总结
2.1.1 思维风格的理论
2.1.2 研究思维风格理论的意义
2.1.3 思维风格的研究进展
2.2 应对方式的研究综述
2.2.1 应对及应对方式的概念
2.2.2 应对的理论
2.2.3 应对方式的分类
2.2.4 应对方式的研究
2.3 一般自我效能感的研究综述
2.3.1 一般自我效能感概念
2.3.2 一般自我效能感理论研究意义
2.4 思维风格、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
2.4.1 思维方式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
2.4.2 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
3 问题提出与研究设计
3.1 问题提出
3.2 研究假设
3.3 研究方法
3.4 研究对象
3.5 研究工具
3.5.1 思维风格量表 (Thinking Style Inventory,简称TSI)
3.5.2 应对方式问卷
3.5.3 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 (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简称 GSES)
3.6 测试方法
3.7 数据分析
4 研究结果
4.1 大学生思维风格的发展特点
4.1.1 大学生思维风格的总体特点
4.1.2 大学生的典型思维风格状况
4.1.3 大学生思维风格的性别差异
4.1.4 大学生思维风格的专业差异
4.1.5 大学生思维风格的城乡差异
4.1.6 大学生思维风格类型在年级上的差异分析
4.2 大学生应对方式的发展特点
4.2.1 大学生应对方式的总体特点
4.2.2 大学生应对方式的性别、专业、城乡差异
4.2.3 大学生应对方式的年级差异
4.3 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的总体特点
4.3.1 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的现状
4.3.2 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的性别、专业和城乡差异
4.3.3 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在年级上的差异分析
4.4 大学生思维风格与应对方式的相关
4.5 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应对方式的相关
4.6 大学生思维风格与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关系
4.6.1 大学生思维风格与一般自我效能感的相关
4.6.2 大学生思维风格与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回归分析
5 分析讨论
5.1 大学生思维风格特点的讨论
5.1.1 大学生思维风格的总体特点
5.1.2 大学生思维风格在性别、专业、生源和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
5.2 大学生应对方式特点的讨论
5.2.1 大学生应对方式的总体状况
5.2.2 大学生应对方式在性别、专业、生源和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
5.3 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特点的讨论
5.3.1 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的总体状况
5.3.2 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在性别、专业、生源和年级上呈显著差异
5.4 大学生思维风格、应对方式与一般自我效能感相关关系的讨论
5.4.1 大学生思维风格与应对方式的相关关系讨论
5.4.2 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应对方式的相关关系讨论
5.4.3 大学生思维风格与一般自我效能感的相关关系讨论
6 研究结论
7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及发表论文情况
个人简介
本文编号:3221715
【文章来源】:汕头大学广东省
【文章页数】:5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2 文献综述
2.1 思维风格理论研究回顾与总结
2.1.1 思维风格的理论
2.1.2 研究思维风格理论的意义
2.1.3 思维风格的研究进展
2.2 应对方式的研究综述
2.2.1 应对及应对方式的概念
2.2.2 应对的理论
2.2.3 应对方式的分类
2.2.4 应对方式的研究
2.3 一般自我效能感的研究综述
2.3.1 一般自我效能感概念
2.3.2 一般自我效能感理论研究意义
2.4 思维风格、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
2.4.1 思维方式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
2.4.2 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
3 问题提出与研究设计
3.1 问题提出
3.2 研究假设
3.3 研究方法
3.4 研究对象
3.5 研究工具
3.5.1 思维风格量表 (Thinking Style Inventory,简称TSI)
3.5.2 应对方式问卷
3.5.3 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 (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简称 GSES)
3.6 测试方法
3.7 数据分析
4 研究结果
4.1 大学生思维风格的发展特点
4.1.1 大学生思维风格的总体特点
4.1.2 大学生的典型思维风格状况
4.1.3 大学生思维风格的性别差异
4.1.4 大学生思维风格的专业差异
4.1.5 大学生思维风格的城乡差异
4.1.6 大学生思维风格类型在年级上的差异分析
4.2 大学生应对方式的发展特点
4.2.1 大学生应对方式的总体特点
4.2.2 大学生应对方式的性别、专业、城乡差异
4.2.3 大学生应对方式的年级差异
4.3 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的总体特点
4.3.1 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的现状
4.3.2 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的性别、专业和城乡差异
4.3.3 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在年级上的差异分析
4.4 大学生思维风格与应对方式的相关
4.5 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应对方式的相关
4.6 大学生思维风格与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关系
4.6.1 大学生思维风格与一般自我效能感的相关
4.6.2 大学生思维风格与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回归分析
5 分析讨论
5.1 大学生思维风格特点的讨论
5.1.1 大学生思维风格的总体特点
5.1.2 大学生思维风格在性别、专业、生源和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
5.2 大学生应对方式特点的讨论
5.2.1 大学生应对方式的总体状况
5.2.2 大学生应对方式在性别、专业、生源和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
5.3 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特点的讨论
5.3.1 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的总体状况
5.3.2 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在性别、专业、生源和年级上呈显著差异
5.4 大学生思维风格、应对方式与一般自我效能感相关关系的讨论
5.4.1 大学生思维风格与应对方式的相关关系讨论
5.4.2 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应对方式的相关关系讨论
5.4.3 大学生思维风格与一般自我效能感的相关关系讨论
6 研究结论
7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及发表论文情况
个人简介
本文编号:32217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32217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