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养育方式与青少年网络成瘾关系的探讨
本文关键词:父母养育方式与青少年网络成瘾关系的探讨
更多相关文章: 网络成瘾 父母养育方式 青少年 因子 多元回归分析 情感温暖 父亲 诊断量表 回归方程 母亲
【摘要】:目的探讨父母养育方式与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关系,为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干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中文网络成瘾量表并通过临床随访,选取64名网络成瘾者,另选择64名非网络成瘾青少年作对照,采用父母养育方式量表(EMBU)进行测量,将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父母养育方式中,除父亲因子Ⅵ(过度保护因子),其余10因子网络成瘾组与对照组之间存在显著的统计学意义;在多元回归分析中发现"父亲因子Ⅰ"、"母亲因子Ⅱ"和"父亲因子Ⅴ"进入回归方程。结论父母养育方式对青少年网络成瘾有一定影响,父亲的拒绝、否认、母亲的过干涉、过保护对孩子网络成瘾的发生有促进作用,父亲的情感温暖、理解对孩子的网络成瘾发生有预防作用。
【作者单位】: 宁夏医学院 宁夏医学院 宁夏医学院 宁夏医学院 宁夏医学院 宁夏医学院
【关键词】: 网络成瘾 父母养育方式 青少年 因子 多元回归分析 情感温暖 父亲 诊断量表 回归方程 母亲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6BSH055)
【分类号】:G78;G455
【正文快照】: 网络成瘾(Inl比n祀t园比etiondi溯也r,】AD)是指由重复地使用网络所导致的一种慢性或周期性的着迷状态,并产生难以抗拒的再度使用的欲望,同时会产生想要增加使用时间的张力与耐受性、克制、退瘾等现象,对于上网所带来的快感会一直有心理与生理上的依赖[‘1。网络成瘾对青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澜;新生儿气质与早期依恋[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2年03期
2 权朝鲁,徐桂臻;女性犯罪与家庭结构及养育方式的调查研究[J];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1996年01期
3 朱玉英,林锦星,,梁家国;独生与非独生子女父母教养方式的比较[J];中国民政医学杂志;1996年03期
4 唐久来,唐茂志,胡允文,余世成,郭晓东,王忠仁,史东辉,卞修凡;影响儿童学习成绩的多因素研究[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1996年05期
5 王欣瑞,张根海,王二芳,邵东芝,刘丽;青少年违法者父母养育方式调查[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7年05期
6 李德忠;父母养育方式与归因及目标定向的关系研究[J];青少年研究-山东省团校学报;1997年03期
7 易法建;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社会化的研究[J];青年研究;1998年12期
8 钱铭怡,肖广兰;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自我效能、自尊与父母养育方式的相关研究[J];心理科学;1998年06期
9 叶平枝;学前儿童行为评价与自信心的培养[J];学前教育研究;1998年02期
10 黄悦勤,王玉凤,刘宝花;父母养育方式与幼儿感觉统合关系的初步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8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翟静;刘金同;郭传琴;曹秉玉;吕晓敏;李宪伟;邱惠敏;王善信;;初中生行为问题的相关因素研究[A];山东省心理卫生协会第二届学术研讨会优秀论文选编[C];2001年
2 史占彪;李春秋;;网络信息服务与残疾人心理卫生[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残疾人心理卫生分会第四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2年
3 张金燕;陈秀兰;;感觉统合失调与脑电图关系的探讨[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4 杨世昌;张亚林;黄国平;郭果毅;;受虐儿童的父母养育方式及其个性特征初探[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5 高雪屏;于素维;苏林雁;;儿童青少年多动冲动行为与父母养育方式的关系[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6 王丽颖;杨蕴萍;;父母养育方式对焦虑谱系障碍和人格障碍形成的影响的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7 楼美丽;;父母养育方式与医学生心理健康及应付方式的关系[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8 陈耀汉;;人格特征、父母养育方式与心理问题的相关对照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9 裴秀英;肖祖芬;;父母养育方式对独生子女性格形成的影响[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10 黄朝云;章军建;;大学生自我评价与父母养育方式的关系[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华;当心“泡吧”泡出病来[N];重庆商报;2000年
2 张菊;多与孩子心灵沟通[N];中国成人教育信息报;2000年
3 辛晓;缺乏母爱的男孩易产生攻击性[N];人民公安报;2000年
4 王庭岳;警惕“网络成瘾综合征”[N];中国医药报;2000年
5 崔景贵;网络成瘾与信息节食[N];中国教育报;2001年
6 刘大民;全民触网看韩国[N];科学时报;2001年
7 小清;上网谨防“网络成瘾”[N];科学时报;2001年
8 王一凡;网络成瘾与疏导[N];辽宁日报;2001年
9 本报记者徐敏;上网成瘾者,戒![N];解放日报;2002年
10 清晨;心理学家解析网络色情[N];上海科技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崔丽娟;青少年网络成瘾的界定、特性与预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郑思明;青少年健康上网行为的结构及其影响因素[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峰;大学生人格五因素及其与父母养育方式的关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2 陈志;网络化的冲击与青少年社会化的转型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3 杨世昌;受虐儿童的父母养育方式及其个性特征初探[D];中南大学;2003年
4 李瑛;大学生网络使用行为、成瘾状况与人格特质及社会支持的相关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5 高红;中小学学习困难学生的焦虑及其与父母教养方式、父母人格之关系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6 欧居湖;青少年学生网络成瘾问题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7 杨瑾;初中生网络成瘾与生活应付[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8 陈侠;大学生网络成瘾倾向问卷的初步编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9 江琴娣;轻度弱智儿童心理健康及教育对策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10 陈衍;初中生自我概念发展与家庭环境关系的城乡比较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0246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10246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