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改课改论文 >

基于教师评定的留守儿童学校适应特点

发布时间:2017-10-14 23:10

  本文关键词:基于教师评定的留守儿童学校适应特点


  更多相关文章: 留守儿童 学校适应 教师评定


【摘要】:采用学生学校适应教师评定量表对650名留守儿童和698名非留守儿童进行研究,发现:留守儿童学校适应的总体水平极其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在适应良好的学生中,留守儿童显著少于非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积极完成学校任务、人际自表与交往信心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而学习中的消极行为、学校问题行为以及不良社交问题显著多于非留守儿童;不同性别、学段、学习成绩留守儿童学校适应差异性显著,监护的不同对学校适应影响不明显;留守儿童中,男生、初中生、学业成绩不良学生应得到更多的关注和引导。
【作者单位】: 浙江教育学院教师教育与教育管理学院;苏州大学教育学院;
【关键词】留守儿童 学校适应 教师评定
【基金】:浙江省妇联和浙江省妇女研究会招标课题(0606)
【分类号】:B844.1
【正文快照】: 一、问题的提出留守儿童一般是指农村地区因父母双方或单方长期(6个月以上)外出务工或经商,而被交由父母单方或长辈、他人来抚养、教育和管理的16岁以下儿童。可见,这是一个亲子教育不同程度缺失、社会支持利用度相对较低的特殊群体。对留守儿童而言,学校是他们社会化的重要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周宗奎,孙晓军,刘亚,周东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问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2 战欣;孙丹;董振华;;城乡青少年的学校适应研究[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3 叶敬忠,王伊欢,张克云,陆继霞;对留守儿童问题的研究综述[J];农业经济问题;2005年10期

4 李翠英;熊英;;湖南农村留守儿童行为情况的调查与分析[J];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5 曹述蓉;;农村留守儿童学校适应的实证研究——以湖北省6县304名留守儿童为例[J];青年探索;2006年03期

6 李文道,邹泓,赵霞;初中生的社会支持与学校适应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3年03期

7 刘在花;适应行为群体差异研究的新进展[J];中国特殊教育;2005年09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唐浪;学生学校适应评定量表的修订[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怀胜;中小学生的学校适应及教师的指导[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2 秦秋红;;人力资本视角下留守儿童问题研究[J];财经论丛;2006年06期

3 李慧莉,张庆林;初一新生学习适应过程研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4年01期

4 郭文斌,陈秋珠;家庭中的亲子抚养方式对子女行为问题的影响[J];甘肃社会科学;2002年01期

5 张珍辉;彭尚平;;农村留守孩子问题的现状分析及对策[J];广西社会科学;2006年11期

6 叶峰;;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与对策研究[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4期

7 王俊红,王欣;中学生父母养育方式与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4年02期

8 刘霞;武岳;申继亮;邢淑芬;;小学留守儿童社会支持的特点及其与孤独感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年04期

9 程航;吴文玲;李霞;林崇光;张崇丽;陈策;刘娜;;温州留守小学生自我意识与家庭环境状况调查[J];上海精神医学;2007年04期

10 刘祖强;谭淼;;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现状与前瞻[J];教育导刊;2006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黄艳苹;李玲;;不同留守类型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差异比较[A];国际中华应用心理学研究会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黄艳苹;李玲;;国内留守儿童研究综述[A];国际中华应用心理学研究会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刘云艳;幼儿好奇心发展与教育促进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2 张丽华;3-9岁儿童自尊结构、发展特点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4年

3 刘志宏;初中生校园压力因果模型建构与压力疏导团体辅导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4 王江洋;幼儿自我延迟满足能力的预期性、发展性及差异性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6年

5 陈俊;教育者管教言语行为的心理效应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6年

6 吕开宇;外出务工家庭子女教育决策机制及其政策内涵[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6年

7 徐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榕芳;4-5岁幼儿气质、父母教养方式及其与社会性发展的关系[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2 王丽萍;中小学生欺负/受欺负与其学校适应的关系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3 胡朝兵;家庭教育资源结构、特点及其与小学生心理素质关系的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4 席居哲;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家庭生态系统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鲍立铣;越轨少年攻击行为及其干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6 陈君;大学新生学校适应、社会支持及其关系的调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7 张继平;初中生学习困难非智力影响因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8 张宏如;大学生价值观现状与学习适应性关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9 安伯欣;父母教养方式、亲子沟通与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关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10 熊文琴;儿童情绪社会化发展及其德育价值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申继亮,王凯荣;论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构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2 申继亮,彭华茂;当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困境与出路[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3 李晓文;不同适应水平小学生自我表现特征及其内涵比较——小学生自我调节机制的一项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0年04期

4 郝玉章,风笑天;亲子关系对独生子女成长的影响[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5 佘凌,罗国芬;流动人口子女及其教育:概念的辨析[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6 赵冬梅,周宗奎;童年期同伴关系与后期适应的研究述评[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7 王艳波,吴新林;农村“留守孩”现象个案调查报告[J];青年探索;2003年04期

8 杜鹏;聚焦“386199”现象关注农村留守家庭[J];人口研究;2004年04期

9 李庆丰;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对“留守子女”发展的影响——来自湖南、河南、江西三地的调查报告[J];上海教育科研;2002年09期

10 叶子,庞丽娟;论儿童亲子关系、同伴关系和师生关系的相互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9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运红;;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问题及解决对策[J];大众心理学;2007年10期

2 蓝燕飞;;让心灵之花健康绽放——浅谈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及其对策[J];中学教学参考;2011年24期

3 孟建青;于仁昌;孙丽花;;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及解决策略[J];才智;2011年24期

4 徐菡;;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及其启示[J];科技创业月刊;2011年08期

5 蒋鸣;;农村留守儿童心理缺失成因分析[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年11期

6 张莉;申继亮;;农村留守儿童主观幸福感与公正世界信念的关系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11年06期

7 丁同芳;;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研究与对策[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8 罗乐;向友余;;脑瘫学生学校适应与学校支持系统的相关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11年07期

9 刘剑虹;金一波;孙芳萍;;民营企业家子女学校适应调查研究[J];教育科学;2011年03期

10 邵福泉;苏虹;;某农村地区留守儿童自杀意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志瑜;赵现中;;寄宿学校3-6年级农村留守儿童的学校适应性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刘郁;;一例关于留守儿童性格状况的实证调查[A];“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党云皓;;农村留守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现状调查[A];经济策论(上)[C];2011年

4 王薇;李晓苗;罗静;高文斌;;亲子分离与联系对农村留守中学生自尊的影响研究[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三卷)[C];2010年

5 杨雪梅;邹泓;;小学生学校适应及其相关关系研究[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6 刘红;;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社会支持体系的构建[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7 方格;;小学儿童对学校适应能力的动态比较研究[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8 叶军;;如何对农村“留守儿童”进行心理教育[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9 郝振;崔丽娟;;留守儿童的社会适应状况及其保护性因子作用探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10 李娇丽;闫谨;;留守儿童学业自我效能感、学习动机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孙明君;留守儿童心理拓展训练营在我市启动[N];佳木斯日报;2008年

2 记者 孙明君;我市首家留守儿童心理拓展训练营开营[N];佳木斯日报;2008年

3 特约记者高翔;七成留守儿童存在心理问题[N];健康报;2009年

4 记者 吴采平 通讯员 高翔;七成留守儿童有心理问题[N];中国消费者报;2009年

5 衣晓峰 陈英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不容漠视[N];黑龙江经济报;2010年

6 尹香力;他们的童年如何安放?[N];贵阳日报;2010年

7 李金健 陈雯 莫延钦;精神留守儿童:家庭分工断裂的罪与罚[N];东莞日报;2010年

8 甘州区三闸镇中心学校 陈玉霞;留守儿童心理分析及对策建议[N];张掖日报;2010年

9 实习记者 严玉琳;走进心灵 关爱留守儿童健康成长[N];雅安日报;2010年

10 彭运生;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需调适[N];大众卫生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范方;留守儿童焦虑/抑郁情绪的心理社会因素及心理弹性发展方案初步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2 曾晓强;大学生父母依恋及其对学校适应的影响[D];西南大学;2009年

3 刘启刚;青少年情绪调节:结构、影响因素及对学校适应的意义[D];吉林大学;2009年

4 王江洋;幼儿自我延迟满足能力的预期性、发展性及差异性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淑芳;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及其与依恋应对方式的关系[D];河南大学;2010年

2 龚风华;南通市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特征和体育锻炼干预作用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3 刘欣;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及社会性发展关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彭亮;留守儿童与流动儿童学业情绪的比较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5 李盛林;初中留守儿童自我概念与学校适应的关系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9年

6 龚务;留守儿童看护人教养方式问卷编制及特点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7 黄艳苹;家庭教养方式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8 张君玲;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08年

9 唐明皓;农村留守儿童应对方式对安全感的影响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10 蒋美华;农村留守儿童领悟社会支持短程团体辅导的实验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0336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10336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e2d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