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改课改论文 >

英国布莱尔执政时期的重要教育政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6 08:39

  本文关键词:英国布莱尔执政时期的重要教育政策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布莱尔 第三条道路 教育政策


【摘要】: 英国工党领袖托尼·布莱尔在1997年、2001年以及2005年的三次英国大选中获胜,连任英国首相一职。在布莱尔奉行“第三条道路”执政理念的背景下,英国的教育改革也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 首先,布莱尔首相提出政府工作的重点是“教育,教育,还是教育”,将教育置于优先发展的地位;第二,致力于推进教育的民主化进程,一方面增加地方政府和学校的自由度,另一方面力争关注每一个儿童和每一所学校的成功;第三,通过建立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完善的管理体系以及优质的信息技术教育等手段来加快英国教育现代化的步伐;第四,完善本国的终身教育体系,力争使教育贯穿人们“从摇篮到坟墓”的整个人生历程;第五,布莱尔执政期间注重促进英国教育的国际化发展,促进了高等教育服务贸易和远程网络教育的发展,同时促使本国课程改革出现了国际化的发展趋势。 本文以英国布莱尔执政时期(1997-2007)的重要教育政策为研究对象,回顾了十年间英国重要的教育政策,分析了英国教育政策改革的背景,并分析了对我国教育政策改革的启示。本论文由四部分组成:第一章为引言,介绍了选题缘由,对论文题目进行了详细解释,并概括了国内外有关布莱尔教育政策的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第二章为背景铺陈,包括布莱尔执政前的教育状况介绍和布莱尔执政理念的介绍;第三章详细介绍了布莱尔执政期间的重要教育政策,并进而概括出了其教育政策的取向;第四章结合我国的教育发展现状,比较我国和英国的国情,思考了布莱尔教育政策改革对我国教育发展的启示。
【关键词】:布莱尔 第三条道路 教育政策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G556.1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9
  • 第一章 引言9-18
  • 一、选题缘起9-11
  • 二、论题解析11-13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13-16
  • 四、论文的研究方法16-18
  • 第二章 布莱尔教育政策的实施背景18-27
  • 一、布莱尔执政前的教育状况18-21
  • 二、布莱尔教育理念之简介21-27
  • 第三章 布莱尔执政期间的教育政策取向27-66
  • 一、教育优先27-30
  • 二、教育的民主化30-46
  • 三、教育的现代化46-57
  • 四、教育的终身化57-62
  • 五、教育的国际化62-66
  • 第四章 布莱尔执政时期教育政策对中国的启示和借鉴意义66-87
  • 一、教育地位的问题66-71
  • 二、教育平等的问题71-77
  • 三、教育现代化问题77-83
  • 四、教育终身化问题83-85
  • 五、教育国际化问题85-87
  • 参考文献87-89
  • 后记8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骁炜;布莱尔政府对教育的地位和作用的看法[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2 贾玉东;浅析布莱尔的“第三条道路”[J];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3 阮宗泽;布莱尔的“第三条道路”还能走多远?[J];时事(时事报告大学生版);2002年02期

4 袁智兵;布莱尔的“新英国”梦[J];时事报告;1999年03期

5 杨志刚,魏学江;布莱尔“第三条道路”引导下的英国外交[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6 高云,张民选;“第三条道路”与英国高等教育改革[J];教育发展研究;2004年03期

7 张莉佳;;公私携手的“第三条道路”[J];中国社会导刊;2007年05期

8 高洁;;探寻适合中国发展的“第三条道路”[J];现代企业教育;2008年16期

9 张小荣,李峰;当代西方国家“第三条道路”评析[J];唐山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1期

10 黄建平;吉登斯的“第三条道路”及其实践[J];池州师专学报;2002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巍;;“第三条道路”政治哲学的一个标本——从福利国家到“社会投资国家”[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7年

2 池小平;;拉美左派重新崛起原因探析[A];"发展中国家现代化模式"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5年

3 刘玉安;;第三条道路:社会民主主义还是社会自由主义?[A];“后国际金融危机时代的世界社会主义”学术研讨会暨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杨颖;;英国创意产业[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文化强省战略与科技支撑论坛文集[C];2008年

5 梁立东;;上海城市人口控制初探[A];城市规划面对面——2005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上)[C];2005年

6 龙吟;;毛泽东论中国革命中的中间路线[A];毛泽东与中国历史文化[C];1993年

7 林德山;;瑞典社会民主党与瑞典模式改革[A];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年会暨“新世纪初的世界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6年

8 邵燕祥;;读袁可嘉一九四八年《诗三首》[A];袁可嘉诗歌创作与诗歌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吴嘉蓉;;论社会民主党对当代资本主义的改良——认识当代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相互关系的新视角[A];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年会暨“共产党执政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5年

10 朱必任;;改良的社会主义价值意义论析[A];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年会暨“新世纪初的世界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蒉莺春;布莱尔的第三条道路[N];经济观察报;2003年

2 姚望;两布交班 一“路”薪传[N];财经时报;2006年

3 本报记者 梁建刚邋成珞 林环 尤莼洁;“我已永久改变了英国”[N];解放日报;2007年

4 中国社会科学院 罗云力;西欧社会民主主义近十年改革转型概述[N];社会科学报;2006年

5 杨小舟;我们将怎样想起他[N];东方早报;2007年

6 王东京 孙浩 林峗;选择第三条道路[N];山西经济日报;2002年

7 剑桥大学讲师 刘瑜;英国工党失利:第三条道路的终结?[N];南方周末;2008年

8 侯松容;康佳选择“第三条道路”[N];中国电子报;2003年

9 特约评论员 陈永杰;布莱尔的“第三条道路”前路未明[N];21世纪经济报道;2006年

10 曲炜;关于第三条道路的争论[N];中华读书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幼英;当代西方“第三条道路”兴衰的政治学分析[D];吉林大学;2007年

2 郑伟;“第三条道路”价值观批判[D];北京师范大学;2004年

3 焦凤梅;挑战与应对[D];复旦大学;2006年

4 曹现强;当代英国公共服务改革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5 陈国申;从传统到现代:英国地方治理变迁[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6 李华锋;英国工党与工会关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7 胡颖峰;吉登斯现代性社会理论与“第三条道路”思想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8 马春文;英国福利国家的危机和转型[D];吉林大学;2008年

9 代恒猛;从消极福利国家到积极“福利社会”——经济全球化视角下西欧福利国家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10 王学军;当代社会民主主义论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顿时春;布莱尔“第三条道路”评析[D];新疆大学;2001年

2 赵宏韬;从布莱尔的“第三条道路”看民主社会主义理论的新变化[D];清华大学;2004年

3 马晶晶;布莱尔“第三条道路”理论若干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4 张奕阳;从布莱尔的“第三条道路”看民主社会主义的新变化[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5 余长火;制度创新与第三条道路[D];中共中央党校;2003年

6 李娜;英国布莱尔执政时期的重要教育政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程美;英国工党“第三条道路”述评[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宋好修;英国工党构建包容性社会的理论与政策探讨[D];山东大学;2007年

9 成晓芳;“第三条道路”刍议[D];外交学院;2005年

10 陈晨华;吉登斯“第三条道路”思想研究[D];厦门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10417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10417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57a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