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改课改论文 >

青少年冒险行为及其与人格、依恋的关系

发布时间:2017-10-16 11:27

  本文关键词:青少年冒险行为及其与人格、依恋的关系


  更多相关文章: 青少年 冒险行为 同伴依恋 人格


【摘要】:该文采用问卷法对671名初、高中生及大学生进行青少年冒险行为、人格、同伴依恋调查。结果发现,性别、年龄、独生子女与否对青少年冒险行为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作用;人格五因素既对青少年冒险行为有直接预测作用,又以同伴依恋的疏远维度为中介间接影响青少年冒险行为。
【作者单位】: 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与行为研究所;南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关键词】青少年 冒险行为 同伴依恋 人格
【分类号】:B844.2
【正文快照】: 1问题提出青少年时期是指从11岁到20岁的人生发展期,包括青少年早期(11~14岁)、青少年中期(15~17岁)和青少年晚期(18~20岁)[1]。这一时期是个多变的时期,包括青春期的转变,亲子关系和同伴关系的转变等。青春期是个“多事之秋”,因为青少年的荣辱观、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等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梁凌寒;侯志瑾;田璐;;北京市青少年对父亲、母亲及同伴的依恋及其关系[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6年10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晖,钮丽丽,邹泓;中学生人格五因素问卷的编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0年01期

2 罗清旭,杨鑫辉;《加利福尼亚批判性思维倾向问卷》中文版的初步修订[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1年03期

3 许淑莲,吴志平,吴振云,孙长华;成年期自我概念的年龄差异研究[J];心理科学;1997年04期

4 许淑莲,吴志平,吴振云,孙长华;成年人个性特征与某些认知作业的关系[J];心理学报;2000年03期

5 张宁;人格结构及其在应激状态下的变化[J];医学与哲学;2001年04期

6 申继亮,徐富明,崔艳丽;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压力应对策略与其人格特征的关系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2年02期

7 许淑莲;从心理学角度看老年人继续参与社会发展[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0年04期

8 杨红;老年人人格特质的发展特点及相关因素研究[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2年01期

9 李婕;卫生管理者的个性特征与心理健康的研究[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00年08期

10 许淑莲,吴志平,吴振云,孙长华,张瑶;成年人个性特征的年龄差异再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0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赵玉芳;持续性社会事件认知的初步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2 王树青;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形成的个体因素与家庭因素[D];北京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海荣;青少年依恋、自尊及其二者关系的发展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琚晓燕;青少年依恋的测量及其与自尊、社会适应性关系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5年

3 芦炎;初中生抑郁症状与依恋、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关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6年

4 赵冬艳;北京城区高中生亲子沟通、亲子依恋与青少年的性行为和性态度的关系[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5 张咏梅;青少年依恋及与人际信任的关系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6 伍亚娜;青少年的依恋关系对其互联网使用的影响[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7 陈福侠;工读学校学生依恋、自我概念及其关系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刘文贞;初中生情绪安全的特点及其与心理适应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韩菁;人格、未来时间洞察力及同伴依恋对青少年冒险行为的影响[D];河南大学;2007年

10 李霞;高一学生社交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廖红,陈会昌;中学生对同伴群体和家庭影响力的判断[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0年04期

2 于海琴,周宗奎;小学高年级儿童亲子依恋的发展及其与同伴交往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2年04期

3 安晶卉 ,张建新 ,王黎;青少年依恋问卷初步编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年1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俊松;刘晓羽;;警惕心理因素导致不良行为[J];少年天地(初中);2003年05期

2 刘桂臻,钱铭怡,肖广兰;宁夏地区汉族与回族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及父母养育方式的比较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8年03期

3 朱江;;’98北京市青少年“走向海洋”科技夏令营开营[J];大自然;1998年04期

4 杨司佼;;走过去前面是爿天[J];健康博览;1999年02期

5 左明章;青少年信息道德教育问题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2年04期

6 曾繁滨;简论青少年的文献信息知识教育[J];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7 蔺海鲲;必须加强对青少年的法制教育[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2年06期

8 梁大利,叶道斌,姚文宾,邱胜春,李天军,罗代勇,德姬卓玛;拉萨市青少年学生胸部健康状况调查研究[J];西藏医药杂志;2002年04期

9 马志国;;青少年性心理、性生理讲座(十七) 帮孩子走过“师生恋”的迷津[J];家长;2002年Z2期

10 姚佩宽;;正确选择性信息[J];家庭教育(中小学家长);2002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孔伟;刘彦楼;宋广文;;从心理发展角度探讨灾后学校青少年心理辅导[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8年全国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2 张玲玲;张文新;Jari-Erik Nurmi;;家庭系统与青少年未来取向的关系[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张晓f^;;青少年心理障碍的早期模糊识别[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4 程科;黄希庭;王洪;;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及其与焦虑的相关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5 程科;黄希庭;王洪;;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及其与焦虑的相关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6 蒋索;邹泓;;青少年与同伴自我表露的发展特点[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7 丁莉;聂衍刚;杨安;;青少年自我意识与社会适应行为关系的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8 马娟子;;青少年偶像崇拜与自我同一性状态的相关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9 邹最东;;开展科学无神论教育 筑起青少年防范抵制邪教的坚固防线[A];社会文化建设与邪教防范研究学术论文精选[C];2004年

10 聂衍刚;郑雪;;青少年社会适应行为特点的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耿 肖付云;校园流行文化透视[N];湖南日报;2002年

2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张厚粲;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亟待关注[N];光明日报;2002年

3 黄训美(作者系福建行政学院党委宣传部部长、德育教研室主任);加强青少年健全人格的塑造[N];光明日报;2000年

4 中国社会调查事务所 东民 王星;对青少年进行性教育刻不容缓[N];人民政协报;2001年

5 李沁军;强化青少年的现代意识[N];发展导报;2001年

6 新华社记者 奚启新 本报记者 杨健;青少年国防教育大型巡展将举行[N];人民日报;2000年

7 夏伦勤;为未成年人营造健康成长的环境[N];中国教育报;2001年

8 陈爱和;一个绕不开的话题[N];中国文化报;2002年

9 记者 储召生;加强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 共筑健康网络空间[N];中国教育报;2001年

10 记者 王柏玲;青少年信息素养需迅速提高[N];文汇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聂衍刚;青少年社会适应行为及影响因素的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2 唐点权;青少年文明心理结构及其特征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3 郭成;青少年学业自我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郝雪;新时期加强青少年诚信教育的措施探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2 朱婉丽;浅析党的三代领导核心的青少年德育思想[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3 刘文军;科学普及对青少年创新能力培养的影响及对策思考[D];郑州大学;2005年

4 岳春莉;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中自我教育的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5 李欣;论当代我国青少年的生命教育[D];四川师范大学;2007年

6 陆晓花;青少年进食行为与进食障碍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7 张红梅;青少年诚信道德教育探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8 才源源;青少年网络游戏者的心理需求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李卉;青少年的网络依赖及其与自尊的关系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10 葛雷;论青少年“公民责任意识”的培养[D];河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0424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10424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f99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