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化虚拟学习环境及其设计
本文关键词:生态化虚拟学习环境及其设计
【摘要】:生态学为人们研究虚拟学习环境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从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出发,分析了生态化虚拟学习环境的特点和构成要素,在此基础上设计了生态化虚拟学习环境结构和功能模型,探讨了生态学基本规律在虚拟学习环境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作者单位】: 河北大学教育学院 河北大学教育学院
【关键词】: 生态化 虚拟学习环境 设计
【基金】:2007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河北省农村信息文化建设的策略研究”系列成果
【分类号】:G40-057
【正文快照】: 生态学是20世纪初逐渐发展起来的一门生物学学科,如今其基本原理已被广泛应用到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网络空间的不断拓展,基于网络的虚拟学习或在线学习已成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虚拟学习环境建设也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生态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陈琦,张建伟;信息时代的整合性学习模型——信息技术整合于教学的生态观诠释[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03期
2 钟志贤;论学习环境设计[J];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07期
3 周衍安;;网络学习的生态观透视[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5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文君;彭军;禹亚男;;生态学视域下的羌族教育及其发展[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1期
2 刘增兰;浅谈全球环境变化的生态后果[J];安徽农学通报;2004年02期
3 石慧;王孝安;郭华;;秦岭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群落结构及物种多样性[J];安徽农学通报;2008年15期
4 王加真;关于边坡植被恢复的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05期
5 王鹏;;微生物法在大伙房水库水质评价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0期
6 朱美英;罗运阔;卢志红;;对我国农业生态环境安全的认识与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20期
7 李涛;;生态旅游系统管理中的生态风险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24期
8 胥鹏宇;邓洪平;刘原媛;陈锋;张家辉;;金佛山甑子岩植被演替与恢复动态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33期
9 卢双珍;喻庆国;曹顺伟;;云南糯扎渡自然保护区自然森林群落物种多样性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2期
10 乌云娜;裴浩;冉春秋;李敏;;科尔沁沙地植被恢复演替过程中群落结构及土壤理化性状的变化[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玲;胡涌;粟俊红;张仕固;柳晓玲;;教育生态学的研究进展概述[A];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2 粟俊红;胡涌;王玲;柳晓玲;张仕固;;高等教育中的生态问题探讨[A];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3 楼崇;;论我国“大3S”汽车市场生态园[A];21世纪中国汽配市场论文集(二)[C];2003年
4 楼崇;;市场生态环境的多元变化对我国汽车(汽配)市场的综合影响[A];21世纪中国汽配市场论文集(三)[C];2005年
5 刘冰;杨小南;付保荣;尚宏志;;人工湿地技术在辽宁省城市污水处理中应用的研究[A];中国环境保护优秀论文集(2005)(下册)[C];2005年
6 马佳宏;蒋关军;;生态经济学视野中教育经济学研究的新课题[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7 陈绍愿;赵红;林建平;;企业群落复合体及其生态调控机制[A];第二十四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5年
8 王震洪;朱晓柯;;国内外生态修复研究综述[A];发展水土保持科技、实现人与自然和谐——中国水土保持学会第三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学术论文集[C];2006年
9 赵爱华;杨凤海;雷国平;刘晓光;;“3S”技术在土地生态环境调查中的应用[A];新技术在土地调查中的应用与土地科学技术发展-2005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10 郭颖;胡山鹰;陈定江;;资源型产业系统演化分析——以黄磷产业系统演化为例[A];第二届全国循环经济与生态工业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生态经济学会工业生态经济与技术专业委员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谷志忠;专门用途英语课程教学设计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张志刚;语文教育文化传播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杨道麟;美学视野下的语文教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刘翔;汉字生成系统构建探索[D];西南大学;2011年
5 罗利群;人神交往中的教育[D];西南大学;2011年
6 王新刚;思想政治教育物质环境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7 邓桦;云南文山蓝靛瑶“度戒”仪式教育过程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8 曲新艺;学校体育教学问题的教育生态学诊断[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9 邱峰;远程医学教育临床技能培训模式与平台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胡海明;个人学习环境的活动建模[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珍资;基于生态学的大学生自主管理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芦杰;基于生态足迹的黑龙江省城乡教育一体化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3 张发军;农村学业不良初中生学业成败归因现状及特点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宏卓;小学教室物理环境的调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兰云贵;硕士研究生学术生态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徐送林;知识时代大学生个人学习环境的构建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姜锐;教师应对幼儿违纪行为的现状分析及策略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蔡琳萍;三级家长委员会参与现代学校管理的机制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9 王丽丽;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班级管理问题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10 陈玉驹;中学作文课堂生态教学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陈琦,张建伟;信息时代的整合性学习模型——信息技术整合于教学的生态观诠释[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03期
2 陈琦;教师培训——信息技术整合于教育的基石[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4期
3 陈琦,张建伟;建构主义学习观要义评析[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年01期
4 叶澜;“面向21世纪教育系科改革研究与实践”结题总报告[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0年03期
5 唐一之,李伦;“网络生态危机”与网络生态伦理初探[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年06期
6 张庆锋;网络生态论[J];情报资料工作;2000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立新;李红梅;;虚拟学习环境的生态失衡及其对策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9年07期
2 张丽霞;王文利;;生态系统视角下的虚拟学习环境的构建[J];中国电化教育;2010年08期
3 刘青云;;e时代的学习方式——V-Learning[J];职业;2005年S1期
4 张军英;;基于体验学习的虚拟学习环境创设[J];软件导刊;2006年20期
5 陈爱玲;虚拟学习环境中的远程教育[J];青岛远洋船员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6 孙波;赵慧勤;李丽;张春悦;;三维虚拟教师的设计与应用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9年12期
7 吴永兴;王朋娇;;简论分布式虚拟学习环境特征[J];中小学电教;2010年05期
8 韦宁彬;;对在虚拟学习环境下开展自主学习的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年16期
9 李华;;技术创新人文化的发展趋向及本质[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11期
10 王钱永;赵一鸣;;虚拟学习环境中的人物情感计算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08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祥金;沈娜;;基于磁流变阻尼器的主动变阻尼减振控制系统设计[A];2009中国功能材料科技与产业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9年
2 郭满良;刘琼祥;刘臣;张建军;;折面空间网格结构设计概念[A];'2009全国钢结构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黄金枝;邹春芽;何广民;李春祥;;应用Visual Basic开发深基坑支护工程数据库的几个问题[A];第八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卷)[C];1999年
4 王跃;;垃圾焚烧发电技术概要[A];山东电机工程学会发电单位会员“节水与环境保护”交流论文集[C];2002年
5 龚洵迪;田自祥;王雪红;;联合收割机的危险分析与安全标志设计[A];农业机械化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农业机械学会成立40周年庆典暨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6 唐秋利;;浅谈“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7 张厚升;李建斌;任丽;;丹江口水电厂150MW发电机增容改造的设计[A];全国水电厂技术改造学习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陈书剑;萧泽新;;指纹图像采集光学系统的设计[A];2004全国光学与光电子学学术研讨会、2005全国光学与光电子学学术研讨会、广西光学学会成立20周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9 孙晓林;冯宝富;王伟青;;基于LabVIEW7.1的虚拟信号发生器设计[A];福建省科协第五届学术年会数字化制造及其它先进制造技术专题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10 张午生;辛建卉;蒋爱兵;;郑州市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A];2006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继刚;风景区生态化管理的三个基本问题[N];中国旅游报;2006年
2 杨强 贺柏林;宁县大力建设生态化产业化梯田[N];陇东报;2010年
3 记者 苏红玫;一站式生态化购物乐园启动[N];吉林日报;2006年
4 本报记者 薛中卿 沐艳;未来,,无锡住宅是何样[N];无锡日报;2006年
5 周英合 记者 林少华;生态化营房落户广西边防[N];战士报;2007年
6 ;加快绿色崛起 建设宜居梅州[N];中国建设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郭薇;工业园生态化是大势所趋[N];中国环境报;2010年
8 钱红玲 杨高;生态化:未来城市发展大方向[N];大众科技报;2000年
9 本报记者 高杨;民企应把“生态化”内涵植入经营理念[N];人民政协报;2007年
10 谢昌民邋吴廷录 范子明;阳高“三条主线”推进农建生态化[N];山西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治平;面向个体的教科书设计[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陈宝义;地下穿孔液压冲击器的研究与设计[D];吉林大学;2005年
3 陈仲;并联有源电力滤波器实用关键技术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4 赵爽;能源法律制度生态化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5 刘毅;中国磷代谢与水体富营养化控制政策研究[D];清华大学;2004年
6 王勇;场路结合并考虑耦合的磁力机械分析与设计方法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6年
7 关荣锋;MEMS器件设计、封装工艺及应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8 程宝箴;制革生态化相关问题的研究—铬鞣剂的制备与应用[D];四川大学;2002年
9 马俊杰;工业园生态化建设方法与应用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年
10 宁哲;我国森林生态与林业产业耦合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安鸿;企业生态化管理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3年
2 董铁鑫;材料在建筑表皮设计中的表达[D];内蒙古工业大学;2009年
3 包晓磊;论城市规划法的生态化[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4 陈沛;科学发展观与技术创新生态化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5 钟祖昌;中国企业技术创新生态化研究[D];福州大学;2003年
6 史伟;基于生态化虚拟学习环境的课程支撑系统设计与实现[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7 刘宁;生态化虚拟学习环境中的班级设计[D];河北大学;2009年
8 黄星君;关于科技创新生态化的若干论证[D];武汉科技大学;2004年
9 王进;高校学生住区生态化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4年
10 张云;城市化与生态化视角的生态城市建设机理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0526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10526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