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课程变革的思维方式
本文关键词:试论课程变革的思维方式
【摘要】:思维结果是一定的思维方式的产物。当思维结果一再地不尽如人意时,需要对所采用的思维方式进行反思。以往变革中通常采用的是源于经典科学思维的线性控制的、要素分离的、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在哲学、科学领域内已经或正在被超越。生成流动的、整体联系的、亦此亦彼的思维方式的合法性正在确立。这需要我们在变革中更多地采用过程思维、实践思维和共享思维。并有机融合分析的思维方式,以避免新的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
【关键词】: 变革 思维方式
【分类号】:G423.07
【正文快照】: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颁布已六年余,始终热切关注课程改革的人们,仿佛面对一位战斗不息的勇士,在与问题不断展开的搏斗中奋勇前行。然而变革之路依然艰难。缘何如此?原因当然很复杂,,但人们采用何种思维方式对待变革无疑是其中重要的一方面。在不断地鉴别问题、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建军;合作的课程变革中的冲突[J];教育发展研究;2004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钟启泉;概念重建与我国课程创新——与《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作者商榷[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年01期
2 徐超富;论科技编辑审读的三原则[J];编辑学报;2004年03期
3 刘鸿亮;爱因斯坦的思想遗产与现时代[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4 任建红;试论媒介对科技传播的影响[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5 曹康,吴丽娅;西方现代城市规划思想的哲学传统[J];城市规划学刊;2005年02期
6 李春枝;基础教育课程管理的研究与探索[J];池州师专学报;2005年05期
7 刘欣;;从对话理论看远程教育师生交互原则[J];中国远程教育;2006年03期
8 彭建,蔡运龙;复杂性科学视角下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5年01期
9 孟献华,李广洲;中学化学教师结合化学史进行教学的调查与分析[J];化学教育;2005年02期
10 王炳红;谈物理教学中如何有效开展探究性学习[J];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郝志军;教学理论的实践品格[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2 彭海蕾;幼儿园游戏教学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3 黄忠敬;知识·权力·控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4 郭长江;中国近现代科学教育变革的文化反思[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彭虹斌;课程组织研究——从内容到经验的转化[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6 严书宇;社会科课程研究:反思与构建[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7 彭泽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评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邱红松;初中几何课堂教学过程重构与视频案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9 范树成;德育过程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10 毛景焕;平等体验的生成与班级教学共同体[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晓梅;我国基础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策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2 王牧华;生态主义课程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3 邓友超;走向主体间意义的教师主体性——教育工具的一个目标[D];四川师范大学;2001年
4 郑利明;高师化学系课程结构的改革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1年
5 万凡;创新教育观下的中学物理课题研究的探讨[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6 于冬青;幼儿园生成课程及实施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7 吕丽艳;教育世界中的意义遮蔽与澄明[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8 梁燕颜;试论幼儿发展为本的幼儿园课程改革观[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9 谢红仔;小学英语课程实施现状探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10 黄黎明;课程资源信息初探[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宋伟;因果性、决定论与科学规律[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5年09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胡惠闵;指向教师专业发展的学校管理改革:上海市打虎山路第一小学个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云龙;思维方式与学校管理(二)[J];中小学管理;1994年02期
2 伍雪辉;张艳辉;;教师个体教学哲学的缺失与建构[J];全球教育展望;2011年08期
3 毕德旭;;保持教学思维方式“必要的张力”[J];基础教育研究;2011年13期
4 唐琳;;论网络环境下大学学习创新的思维方式[J];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研究);2011年07期
5 牛进臣;;教育工作者必须学会并掌握的一种思维方式——模糊思维[J];现代教育;2011年Z1期
6 高继利 ,孟玉霞;倒空学生的杯子[J];基础教育;2003年S1期
7 黄伟;;问题与问答——从“科学”与“人文”的视角考察课堂提问的有效性[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1年01期
8 陈威;;隐喻之于教育[J];群文天地;2011年09期
9 叶水涛;;保护孩子的天赋[J];考试(中考版);2011年09期
10 周琬;;网络化结构与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教育面向未来世纪[J];中国农业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8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慧中;侯玉波;;亲子关系、思维方式和自我效能感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状态的影响[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李明;刘文;胡日勒;;大学生思维方式和应对方式相关的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张梦;侯玉波;王歆;;思维方式与青少年应对方式关系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4 徐青肖;侯玉波;;思维方式和大学生的自尊体验[A];北京市社会心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5 侯怀艮;;试论陶行知对中国教育问题的探索——从思维方式的角度研究[A];山西省陶行知研究会首届第三、四次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1992年
6 汪思锋;;学习和超越杜威——思维方式的变革——读《民主主义与教育》[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7 袁小平;;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调查与探析[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李世明;;撬开学生智慧之门的“缺陷式”教学法[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9 毛光妹;;让学生心中拥有一片蓝天——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之我见[A];浙江省推广发展健康促进学校项目论文集[C];2005年
10 曲连坤;;认识自我的探索[A];首届“健康杯”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讨暨颁奖大会论文集[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福全;思维方式变了创新天地宽了[N];中国教育报;2009年
2 山东杂文家 安立志;教材删改背后的思维方式[N];南方日报;2010年
3 茅卫东;空间不大,但可以有所作为[N];中国教师报;2007年
4 郭倩 海鹰;“衔接班”,想说爱你不容易[N];联合日报;2008年
5 潘文新;教育短视伤害的是谁[N];中国教育报;2006年
6 深圳机场实验学校校长 王仁甫;再谈教师的第三只眼是慧眼[N];中国教育报;2006年
7 李令清;对教学反思“发烧”问诊[N];中国教育报;2007年
8 武汉市洪山高级中学 黄荣光;教育艺术的理想追求:“至为无为”[N];中国教育报;2006年
9 顾明远;论学校文化建设(摘要)[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7年
10 曲力秋;中国教育已显规模负效益[N];中华工商时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岳伟;批判与重构[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2 黄黎明;知识教学的文化哲学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3 李晓阳;教师经验及其生成[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4 张立新;当代我国学校内部组织变革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张香兰;从实体到过程:现代教育的思维转向[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王星霞;学校发展变革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7 曾水兵;从单向性到整体性:人学观转变与现代教育路向探索[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8 刘冬岩;实践智慧:一种可能的教学价值[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9 李春玲;理想的现实建构:政府主导型学校变革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罗祖兵;从“预成”到“生成”—境遇性教学导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路翠萍;大学生思维方式、应对方式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山西大学;2005年
2 阳红珍;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我国课程改革[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3 高亮;《周易》与现代教育管理[D];曲阜师范大学;2006年
4 陆明玉;从对象性思维到反思性思维——教学论研究思维方式的新走向[D];天津师范大学;2009年
5 尹天松;影响教师发展的深层原因与促进教师发展的策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赵秀文;从实体思维到关系思维[D];天津师范大学;2007年
7 陈秀玲;论教学中的动态生成[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8 孙阳春;论教育理论研究思维方式的转换[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9 彭娟;整合视野中的教育研究与思维方式的变革[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10 高金锋;复杂性科学视野下的教学方式变革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0567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10567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