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的人格特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本文关键词:大学生的人格特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更多相关文章: 大学生 人格特征 心理健康状况 阳性检出率 精神质 神经质 人际关系敏感 强迫症状 症状自评量表 躯体化
【摘要】: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考察了429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人格特征的关系。结果表明:大学生SCL-90十个因子中阳性检出率较高的主要为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敌对、偏执和焦虑;大二、大三、大四学生在躯体化、人际敏感、焦虑、敌对、恐怖和"其他"四个维度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大一学生,在其他维度上差异不显著;人格特征中的神经质和精神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有较好的预测作用。
【作者单位】: 哈尔滨学院心理系 河北北方学院社科部
【关键词】: 大学生 人格特征 心理健康状况 阳性检出率 精神质 神经质 人际关系敏感 强迫症状 症状自评量表 躯体化
【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0544175)
【分类号】:B844.2
【正文快照】: 中国目前正处于重要的社会转型期,大学生不仅要面对来自生理、心理、环境方面的重大变化产生的困扰,还要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承受更多的学业、人际、就业等方面的压力,因而容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如厌学、人际关系紧张、抑郁、焦虑、自杀倾向等)。如何帮助大学生顺利渡过这一时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俊丽,梅清海;军校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2年03期
2 蔡颖;刘春梅;张丽霞;曲晓丽;高明慧;;同一群体大学生一二年级心理健康状况比较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年08期
3 刘春梅;刘刚;;大学生社会支持系统发展特点的研究[J];教育探索;2007年05期
4 王安辉,孙长生,刘芳娥,刘媛,李良寿,化前珍;军医大学学员心理健康状况和个性特征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1999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陶辰,汪爱勤,扈国栋,王安辉;军校医学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和个性特征的分析[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4年09期
2 齐平;桂莉娜;蔡宝鸿;;我国大学生人格特征与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进展[J];广东药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3 刘媛,王安辉,汪爱勤,窦哲敏;军队院校学员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与分析[J];护理管理杂志;2004年02期
4 师晓宁,刘晓红 ,徐燕 ,李川云;心理测验在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评价中的应用现状及存在问题[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3年04期
5 邵晓顺,倪晓峰,邵晓枫;警察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人格特征的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5年02期
6 唐燕;郑子健;史文;;不同年级大学生的社会支持、应对方式比较及其相关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年06期
7 蔡颖;刘春梅;张丽霞;曲晓丽;高明慧;;同一群体大学生一二年级心理健康状况比较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年08期
8 史宏云;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个性特征的研究进展[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年06期
9 吴广宏;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分析与对策[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10 刘微波;钱宏颖;郑磊磊;李惠春;;高校体育社团对大学新生心理健康干预效果评价[J];中国学校卫生;2006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蔡颖;刘春梅;张丽霞;曲晓丽;高明慧;;同一群体大学生一二年级心理健康状况比较研究[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进展——全国第十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2 刘希庆;;大学生心理咨询问题的类型、成因与对策研究[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进展——全国第十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3 蔡颖;;高校性教育问题与对策研究[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进展——全国第十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左晓冬;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的修订和信效度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4年
2 陶辰;军校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相关因素的调查与分析[D];第四军医大学;2004年
3 张华东;大学生抑郁心理的实证研究: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差异分析[D];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
4 师晓宁;军校医学生的日常困扰评定及心理应激因素分析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4年
5 陈军;广州地区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状态及生活意义感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5年
6 刘运全;海军航空兵士兵人格特征、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D];吉林大学;2007年
7 赵金凤;山东省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现状调查、分析及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徐颖;某医专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研究[D];郑州大学;2006年
9 谢莹;家庭环境与大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的关系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焕林,孙剑,余海鹰,陈方斌,施建安,李宁,陈继军,梅桂森,邹华根,毕银花,程明;我国军人症状自评量表常模的建立及其结果分析[J];中华精神科杂志;1999年01期
2 徐景霞,朱振华,姜佐宁;医疗职业群体身心健康调查[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3年02期
3 钱兰英;四届新生心理健康调查结果比较[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3年06期
4 王晋臣,付茂笋,侯淑军,姜希洪,王永杰;当代大学生心理状况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1998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东志;新发现的《从彼得堡到莫斯科旅行记》抄本[J];世界历史;1980年05期
2 康昭;《非洲五十国》:一部系统介绍非洲情况的列国志[J];西亚非洲;1980年04期
3 张成柱;法译汉中对法语名词和形容词的一些处理意见[J];现代外语;1980年02期
4 王及耳;美国汉语研究的意图及目标[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0年04期
5 ;大学生格言[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0年04期
6 曹礼吾;鲁迅旧体诗臆说(完)[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6期
7 亚梅;北京市举行“一二·九”运动四十四周年文艺晚会[J];人民音乐;1980年01期
8 王为一;记“美专剧团”[J];上海戏剧;1980年03期
9 赫苏斯·洛佩斯·帕切科 ,朱景冬;模特儿[J];译林;1980年04期
10 于光远;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于光远同志在辽宁财经学院师生大会上的讲话[J];财经问题研究;198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广辉;王新;;大学生个性特征对体育课成绩影响的统计分析[A];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9年
2 张志钧;罗厚良;李金生;张洪扬;黄文清;褚芳;雷励;李绍唐;万麟如;廖世忠;;老年虚证与氧自由基代谢及DNA损伤后修复作用的临床和实验研究[A];世界中西医结合大会论文摘要集[C];1997年
3 山口求;片山富美代;横川裕美子;冈山和子;铃木美惠子;;关于个别指导教育中提高自我教育能力的研究[A];第六届中日护理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中文版)[C];1999年
4 甘祺庭;;有用 有味 有得——我的大学语文教学[A];广西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广西高教研究》创刊十周年(1985-1995)论文选集[C];1996年
5 迟立强;;谈“分类”、“对比”的教和学的方法[A];外语语言教学研究——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第十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6 白纯;;基础英语教学中的语音训练[A];外语语言教学研究——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第十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7 王伟;张雯静;;大学生英语学习状况分析[A];外语语言教学研究——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第十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8 张雯静;;英语词汇教学的问题与对策[A];外语语言教学研究——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第十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9 韦英佳;;重视和加强在大学生中发展党员[A];广西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广西高教研究》创刊十周年(1985-1995)论文选集[C];1996年
10 罗玉珍;萧伯符;;当代大学生行为法制管理刍议[A];行为法学在中国的崛起[C];199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孟驰;北大推出人才素质测评系统[N];中国企业报;2000年
2 袁新文;师德是教师的灵魂[N];光明日报;2000年
3 沃建中;师德教师素质的核心[N];光明日报;2000年
4 黄训美(作者系福建行政学院党委宣传部部长、德育教研室主任);加强青少年健全人格的塑造[N];光明日报;2000年
5 记者 李德元;情志致病学说中西医有一致性[N];健康报;2000年
6 李洪;电子商务与网民素质[N];中国计算机报;2000年
7 美妮亚;消费者心中的品牌认知[N];科学时报;2000年
8 杨利昆;家庭环境影响孩子的心理发展[N];山东科技报;2000年
9 北京安定医院教授 蔡焯基;丧失感 威胁感 不安全感——致病[N];北京日报;2001年
10 刘爱吉 许兴荣;素质教育呼唤高素质教师[N];中国教育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巍;六十年代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2 于立贤;三大球魅力的价值学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2年
3 车丽萍;当代大学生自信特点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4 李媛;大学生自立意识的初步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5 张琰焱;网络影响下的高校德育变革[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6 胡娟;消费活动中记忆错觉的实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7 徐霞;社会性体格焦虑的测量及其与身体锻炼之间关系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8 王慧琳;大众传媒体育信息影响我国大学生体育生活的实证与理论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3年
9 杨慧芳;女性犯罪者的人格、应付方式、情境因素与犯罪行为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10 张利燕;认知操作、认知方式与人格特征的关系[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改;大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与其心理健康的关系的研究[D];河北大学;2000年
2 朱慧敏;《华师女大学生性心理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3 梁宇颂;大学生成就目标、归因方式与学业自我效能感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4 宋星;民警人格结构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0年
5 王欣;形体课对广播学院女生形体改变的积极作用与效果的实验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0年
6 王婉莹;试论如何通过大学法律公共课培养大学生的法治意识[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7 张建军;多元价值观与大学德育中的价值导向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0年
8 齐红;北京高校青年教师思想问题及对策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9 王莉娟;中小学生欺负行为研究[D];河北大学;2000年
10 栾春娟;大学生法制教育若干问题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0年
,本文编号:10615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10615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