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政策变迁
本文关键词: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政策变迁
【摘要】:解决好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对提高我国人口素质,发展经济,构建和谐社会都有着重要作用。本文回顾了政府对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政策的发展变化,指出完善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需要进一步的改革与创新。
【作者单位】: 西南大学教育学院 西南大学教育学院
【关键词】: 农民工 教育政策 制度变迁
【分类号】:G522.3
【正文快照】: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处于社会经济转型的特殊时期,大批的农村劳动力开始向城市转移,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群体———流动人口。流动人口的子女由于义务教育的问题,正成为城市中的新一代文盲,如果不能及时解决流动人口子女入学问题,他们将可能成为社会的另一类隐患。解决好城市流动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成文;廖文;;从制度困境看农民工共享社会发展成果问题[J];甘肃社会科学;2007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彬;;从“解构”走向“结构”: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分化的基本趋势[J];长白学刊;2006年04期
2 刘丽娟;;关于农民工就业权益缺失问题的思考[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3 黄云森;傅霖;陈可期;刘冬;江魁;秦斌;蒙春生;陈锦繁;;劳务工教育培训信息化解决方案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6期
4 李丽;;对农民工养老保险的探讨[J];沧桑;2006年06期
5 陶明达;;农民工与市民的分化与融合[J];城市问题;2006年07期
6 徐莺;;农民工融入城市之难的思考[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7 张辉;陈娜;;重视农村留守妇女问题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党史博采(理论);2006年07期
8 钱正武;;农民工面临的困境及其对社会稳定的影响[J];调研世界;2005年12期
9 罗月婵;;农民工政治参与的制约因素[J];湖北社会科学;2006年06期
10 杨强;;农民工非正规就业的权益保障缺失及其矫治[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杜德印;李强;;市场经济下社会管理体制研究——对北京市基层社区管理体制的调查研究[A];2005课题调研成果汇编[C];2005年
2 胡向军;;农民工与城市社会安全问题关系之初探[A];第二届城市科学论坛论文集[C];2006年
3 肖琼辉;;抓住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培育和造就新型农民[A];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公共服务研究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李芝倩;;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经济增长效应分析[A];江苏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2007年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5 李湘萍;郝克明;;中国劳动力市场户籍分割与企业在职培训的作用[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6 张智勇;;低廉工资、最低工资立法与农民工就业[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7 宫浩钦;;产品中的社会分层结构[A];Proceedings of the 2006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dustrial Design & The 11th China Industrial Design Annual Meeting(Volume 2/2)[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公维才;论中国农民养老保障的社会化[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2 郭继强;劳动供求状态:基于向下倾斜劳动供给曲线的理论与经验[D];浙江大学;2005年
3 陈星博;强制与遵从:收容遣送制度研究[D];清华大学;2005年
4 杨金风;人力资本对非农就业及其收入的影响[D];浙江大学;2006年
5 李臣玲;丹噶尔藏人社会文化变迁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6 陶明达;农民工生态流动与市民化、城市化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6年
7 董运生;地位不一致与阶层结构变迁[D];吉林大学;2006年
8 袁中金;中国小城镇发展战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钱正武;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6年
10 冯钢;房地产广告:一个时代变迁的真实文本[D];四川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勇;规则与资源的再造:外出人口对乡村社会结构的意外影响[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2 叶鹏;合肥市“城中村”问题调查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5年
3 周华;农民工劳动权利保护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4 郝丽霞;农村人力资本非农化补偿机制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年
5 黄维兵;浅论当代中国农民阶级阶层结构[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6 陈宇海;进城农民街头务工问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7 张家伶;农民抑或市民:现代化进程中农民工城市适应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8 郝静;中国劳动力市场双重分割下农民工流动与就业[D];湖南大学;2005年
9 陈浩静;现阶段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深层思考[D];大连海事大学;2006年
10 林晓洁;建立城市农民工社会求助制度探讨[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李金滟;城市农民工的制度性贫困[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2 李志强;制度配置状态:制度耦合、制度冲突与制度真空[J];经济师;2002年04期
3 孙正娟;农民工劳动权益维护的制度分析[J];南京社会科学;2005年11期
4 陈映芳;“农民工”:制度安排与身份认同[J];社会学研究;2005年03期
5 皖河;利益集团、改革路径与合法性问题[J];战略与管理;2002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慧;杨颖秀;;农民工子女初中后就学的利益冲突与政策选择[J];现代教育管理;2011年08期
2 罗团结;;浅谈农民工子女教育工作[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年22期
3 曾小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浅析[J];统计与管理;2011年04期
4 袁连生;;公共教育财政的阳光何时普照农民工子女[J];传承;2011年16期
5 刘洁;;“两为主”政策的执行过程与价值分析[J];价值工程;2011年24期
6 刘洁;;流入地政府执行“两为主”政策的责任探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1年09期
7 ;农民工子女公共教育经费应“流转”起来[J];中国人大;2011年13期
8 ;为民办农民工子女学校教师解读新课程[J];上海教育;2011年18期
9 黄显钧;;进城农民工子女家庭教育的若干问题及解决对策[J];法制与社会;2011年19期
10 王贝贝;;两会代表委员看望农民工子女:要做能拼会赢的河南人[J];茶世界;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莉;;努力造就我国高素质劳动后备军——论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A];庆祝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暨民族地区科学发展理论研究[C];2010年
2 刘桂桂;聂独席;;城市农民工子女受教育问题的思考——以贵阳市为例[A];“和谐发展与贵州小康社会建设”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张柠;;论广州市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问题——基于教育政策执行的视角分析[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张淑琼;;试论当前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A];“关注省情民意、促进社会和谐”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9年
5 袁连生;付尧;李奇;;北京农民工子女的义务教育[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6 袁连生;;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财政政策的理论、实践与改革[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2007浙江就业报告 农民工问题研究 农民工的子女教育问题研究——以杭州为例[A];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农民工问题研究”课题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8 孙宏艳;;农民工子女的身份认同与权益保护[A];和谐社会建设与青少年发展研究报告——第三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7)[C];2007年
9 王雪;;教育公平视角下的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问题解析[A];第二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10 张璐;;贵阳市农民工子女受教育情况调查分析-----农民工自身文化程度对其子女受教育情况的影响[A];“科学发展观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启华;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免费问题求解[N];人民政协报;2008年
2 单志强;弯腰“淘宝”背后的期待[N];福建日报;2011年
3 记者焦红霞;保障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教育权利[N];中国改革报;2009年
4 周立;不是包袱,,是责任[N];中国社会报;2006年
5 本报记者 王海平;一个不能少[N];安阳日报;2005年
6 戚海燕;4000农民工子女每人得300元[N];北京日报;2004年
7 冯琳;取消借读费农民工子女缘何难露笑容[N];中国工商报;2004年
8 记者 张莎 实习生 刘婉;沙区为农民工子女入学提供优惠[N];重庆日报;2005年
9 本栏目稿件由李宏斌 提供;关注农民工子女上学问题[N];大同日报;2005年
10 龚德明;让农民工子女快乐上学[N];江西日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小华;城市农民工同住子女义务教育政策博弈的利益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赵翠兰;精神追寻:农民工子女的语言与自我认同[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3 沈涛;农民工子女心理健康与社会融入研究[D];武汉大学;2012年
4 赵爽;教育政策合法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5 李占萍;清末学校教育政策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6 周彬;教育政策基础的经济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7 全力;国家教育政策对基层教育管理的影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朱金花;教育公平:政策的视角[D];吉林大学;2005年
9 周小虎;利益集团视角下的美国教师组织对教育政策影响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10 祝志芬;中国义务教育福利制度的发展及其完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丹丹;教育资源积聚与政府政策选择[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2 葛安娜;从“减负”反观我国的素质教育政策[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3 黄建军;伦理视角下的教育政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4 王凌凌;教育政策的人文性价值取向问题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5 秦洁;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农民工子女就学政策价值取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樊凌衡;美国“肯定性行动”计划及其对中国教育政策的启示[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7 刘广广;农民工子女教育权利保障机制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8 吴素霞;上海市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问题与对策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9 马丛红;和谐社会视域下返乡农民工子女教育路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陈林悦;成都市青羊区农民工子女入学现状的调查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0708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10708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