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校园性骚扰的防治
本文关键词:我国校园性骚扰的防治
【摘要】:近年来,我国校园的性骚扰问题日益严重。可借鉴台湾的《性别平等教育法》和《校园性侵害或性骚扰事件防治准则》,加强相关立法,建立专门的校园及社会防治机构,加大惩处力度,促进和谐校园建设。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性骚扰 性自主权 人格 民事救济 侵权行为
【分类号】:G471;D920.4
【正文快照】: 1对校园性骚扰的界定及校园性骚扰的负面影响关于校园性骚扰,美国妇女教育课程国家顾问委员会作出了如下界定:学术界的性骚扰是指教师使用权威去强调学生的性状态和性认同,使学生无法享有完整的教育机会、权益与范围[1]。国内有关学者也对校园性骚扰进行了界定:指行为人或受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立新,张国宏;论构建以私权利保护为中心的性骚扰法律规制体系[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赵菊;论性骚扰的民法规制[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静;;关于我国性骚扰法律规制研究的文献综述[J];财经政法资讯;2010年01期
2 张立新;;职场性骚扰受害妇女的法律救济[J];妇女研究论丛;2006年S2期
3 姜虹;;公安机关应对性骚扰入律之管见[J];法学杂志;2006年05期
4 姚辉;燕林;;2005年民商法学学术研究回顾[J];法学家;2006年01期
5 王留彦;雷安军;;如何解决当前的性骚扰问题[J];法制与社会;2008年30期
6 吴本勇;;对“性骚扰”的法律思考[J];法制与社会;2011年05期
7 刘廷华;;论职场性骚扰的雇主责任[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8 江伟;苏文卿;;性骚扰民事诉讼特别规制研究[J];河北法学;2009年05期
9 问清泓;;反性骚扰立法研究——以劳动法为新视野[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10 庞轶芳;;论性骚扰的侵权责任[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8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立新;王轶;王竹;王天凡;赵可;;中国民法学三十年(1978—2008)[A];中国法学三十年(1978-2008)[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斌峰;劳动者法律人格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2 靳文静;性骚扰的侵权责任[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3 刘芳;中国性犯罪立法之现实困境及其出路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4 李妍;职场性骚扰雇主责任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武雷;夫妻忠诚协议效力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2 王初坚;未成年人性自主权的特殊保护[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李一博;职场性骚扰法律规制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柏嵘;公共场所性骚扰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5 叶妮;职场性骚扰的法律规制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6 周丽;工作场所性骚扰雇主责任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7 董凤华;论劳动尊严权[D];吉林大学;2006年
8 赵菊;论性骚扰的民法规制[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9 邹松生;工作场所性骚扰法律调整之分析[D];重庆大学;2006年
10 欧阳倩;性骚扰的法律问题探析[D];山东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孟金梅;澳大利亚关于性骚扰的立法发展及法律原理[J];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2 曾琳;工作场所性骚扰的法律研究[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3 杨立新,张国宏;论构建以私权利保护为中心的性骚扰法律规制体系[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4 杨爱萍;中外反性骚扰的法律规定[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7期
5 唐灿;工作环境中的性骚扰及其控制措施[J];妇女研究论丛;2001年05期
6 沈奕斐;“性骚扰”概念的泛化、窄化及应对措施[J];妇女研究论丛;2004年01期
7 唐灿;性骚扰在中国的存在──169名女性的个例研究[J];妇女研究论丛;1995年02期
8 郭卫华;论性自主权的界定及其私法保护[J];法商研究;2005年01期
9 仲春;性骚扰的现状及立法对策[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10 郭慧敏;职业场所性骚扰及防范[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立新,张国宏;论构建以私权利保护为中心的性骚扰法律规制体系[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2 魏庆;;人人喊打“性骚扰”[J];祝您健康;2006年10期
3 赵静,张山峰;性骚扰的民法救济[J];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4 李静;;关于我国性骚扰法律规制研究的文献综述[J];财经政法资讯;2010年01期
5 刘翠林;;职场性骚扰及其法律控制[J];就业与保障;2006年05期
6 陈福虽;;论性骚扰及其法律保护[J];消费导刊;2007年06期
7 洪虹;办公室浪漫昨日情怀[J];领导文萃;1998年06期
8 李玲,董长青;关于性骚扰立法的几点思考[J];人民检察;2004年03期
9 唐春生;“性骚扰”的法律界定和防范机制研究[J];怀化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10 曾琳;工作场所性骚扰的法律研究[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全宏艳;叶茂林;;领悟社会支持的调节作用[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2 曾红;杨鑫辉;;试论中国传统道德人格的现代延伸[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3 李大为;;文本解读中的人格转化[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4 卢谢峰;申继亮;;教师效能的评价结构及人格制约因素[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5 童辉杰;;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测量与评估[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李彦章;王正国;尹志勇;朱佩芳;;摩托车驾驶员驾驶行为、人格、交通安全态度与事故的关系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7 骆鹏程;李永鑫;;留守儿童心理弹性与人格、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8 甘秀英;聂衍刚;周虹;;地震后青少年创伤应激障碍与社会支持、人格的关系研究——以5.12地震为例[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9 李新秀;刘瑞利;张进辅;;家庭生活方式问卷编制及其与儿童人格的关系[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10 李海燕;胡卫平;;学校环境、青少年人格特征对创造性科学问题提出能力的影响[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怀荣;性骚扰法所不容[N];人民法院报;2009年
2 夏青文;性骚扰立法尚有三大难题待解[N];法制日报;2005年
3 胡勇;期待性骚扰立法早日生效实施[N];法制日报;2005年
4 尚晓宇;国外法律如何规制“性骚扰”[N];检察日报;2004年
5 韩福东;性骚扰立法的进步与局限[N];南方周末;2005年
6 本报记者 陈丽平;惩治性骚扰手段应更具操作性[N];法制日报;2008年
7 许身健;斩断不安分的“咸猪手”[N];检察日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于怀清;防治性骚扰,企业责任不可免[N];中国妇女报;2008年
9 本报记者 周丽婷;防止性骚扰已明确写入河北法规文本[N];中国妇女报;2008年
10 记者 范春生;辽宁:新规禁止性骚扰,“黄段子”将受制裁[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妍;职场性骚扰雇主责任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2 沈亚生;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野中的人格自我与个体性[D];吉林大学;2004年
3 邱春林;凡·高、徐渭比较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4年
4 王旭梅;事件相关电位P300,,LDAEP与气质性格量表TCI人格纬度的相关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2年
5 叶枫宇;西晋作家的人格与文风[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6 陈留生;传统伦理与五四作家人格及其文学创作[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7 朱晨海;近现代中国文化名人人格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8 亓圣华;中学生羞耻感与身体锻炼之间的关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靳文静;性骚扰的侵权责任[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10 吴国荣;曾国藩的人格、学问与治术[D];湖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冬梅;我国现代理想人格的塑造[D];河北师范大学;2004年
2 许冉;性骚扰的法律界定及其法律后果[D];武汉大学;2005年
3 史春梅;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和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6年
4 陈志国;徐渭人格论[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5 肖显惠;徐志摩诗歌意象与人格[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6 孙瑜;走向生命自由的“散步美学”[D];苏州大学;2005年
7 刘湘洪;论性骚扰的法律规制[D];大连海事大学;2007年
8 吴昊;中小学校长非权力性影响力的理论分析和实践探讨[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9 刘海明;性自主权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年
10 白浩;阉割与狂欢[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10795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10795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