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案例教学法的适用性及其反思
本文关键词:新课改背景下案例教学法的适用性及其反思
【摘要】:案例教学法体现了新课改的精神,实现了由教师主导向学生主导教学模式的转变,与重传授、重系统、重秩序的传统教学方式相比,案例教学更注重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实现新课程改革的目标。
【作者单位】: 太原师范学院教务处;
【关键词】: 新课改 案例教学法 适用性
【分类号】:G420
【正文快照】: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①。案例教学法,就是教师遵循教学目的与要求,以案例为素材,将学生引入含有问题的具体教育情境中,师生通过对特定案例的学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丽霞;吴水盛;;案例教学法在中医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与效果分析[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6年03期
2 陈文东,许琼华;论案例教学及其在教师教育中的运用[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12期
3 蒋志宏;刘朝晖;;论法律教学中的案例教学法[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9期
4 郭孝菊;论法律基础课的案例教学法[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5 李珍;杨立新;胡焱;;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创造性教学思考[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6 张冀;;教学案例与教师发展[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7 唐世纲,谭晓林;案例教学基本特征初探[J];成人教育;2004年09期
8 周正怀;教师继续教育:学历与学力孰重[J];成人教育;2005年02期
9 郭艳玲;高校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培养的研究[J];大连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10 张敏,张倩苇;案例教学在教师教育技术培训中的应用[J];中国远程教育;2003年2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高洁;;案例教学法在电子技术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A];全国高等学校电子技术研究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蒋余芬;;案例教学及其在工程图学中的应用[A];中国图学新进展2007——第一届中国图学大会暨第十届华东六省一市工程图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李三福;教学的语用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林德全;论教育叙事[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胡小勇;问题化教学设计[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董蓓菲;小学语文小班化合作学习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李文昊;面向教师专业发展的案例学习支持框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6 陈列;中学教师知识管理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敏;中小学网络教育资源生存透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2 左钧升;高校体育院系篮球术科教学生态环境的理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3 杨鲜霞;中小学教师教学实践的自我反思[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4 周正怀;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动力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5 李先梓;研究性阅读教学的探索与实践[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6 吕昌旭;贵州省中学生提出数学问题能力培养的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2年
7 孔春生;中学生物案例教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8 赵立艳;案例教学法的理论、实践与启示[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9 都晓英;信息化教学:模式研究和案例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10 王少非;教师教育中的案例方法与教学案例的开发[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教师报》高中新课改专刊征稿启事[J];陕西教育(教学版);2011年05期
2 关秋;陈梅;;案例教学的理论研究综述[J];教育与职业;2011年20期
3 张春梅;;新课改实施应关注教师的心理压力[J];大众心理学;2007年08期
4 梁国祥;;为何中国教育一“减负”上帝便发笑?[J];基础教育;2007年09期
5 ;“课改十年”征文评奖活动启事[J];湖北教育(教育教学);2011年07期
6 蒋彩云;;论案例教学法在《公共教育学》学科中的应用[J];企业导报;2011年08期
7 刘勇;;浅谈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师阅读[J];教育教学论坛;2011年27期
8 纪明泽;;新课改背景下的学校教育评价改革[J];基础教育;2006年11期
9 ;“课改十年”征文评奖活动启事[J];湖北教育(教育教学);2011年09期
10 昌利娜;;当前教师专业发展所面临的困境及对策[J];现代教育科学;201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凡春来;;新课改中应重视情感教育[A];中小学课程改革与考试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苏波;;浅议讨论式案例教学法[A];高教改革研究与实践(上册)——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3 任晓玲;;案例教学法探略[A];萃英集——青海省教育委员会、青海省教育学会优秀教育论文集[C];2000年
4 王常省;;对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心理适应性的思考[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五卷)[C];2005年
5 吕桂娟;;“3+1”课堂模式改革初探[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山东卷)[C];2010年
6 刘俊秀;;新课改下单亲家庭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五卷)[C];2005年
7 杨昌钧;;《新课改下教育技术整合教学课堂研究》实验报告[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二卷)[C];2005年
8 荣丽;;浅谈新课改下的个性教育与人性教育[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英语专辑)[C];2006年
9 张春媛;;新课改下学科教学与心育整合的探索与实践[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全国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10 于欣;;插上想象的翅膀,翱翔知识的海洋[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全国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樊香兰 孟旭;新课改在农村实施的阻力[N];中国教育报;2003年
2 胡国雄;新课改,也可在静中求“活”[N];中国教师报;2003年
3 湖南省邵阳县长阳铺中学 胡国雄;新课改:把传统存盘?[N];中国教师报;2004年
4 王小兵;新课改:向“说课”说不[N];中国教师报;2005年
5 范通战;新课改,不要讳言迎考复习[N];中国教师报;2005年
6 卜凡杰;新课改需要新教师[N];中国教师报;2005年
7 王沛贵(作者单位:兰州市第三十一中学);新课改中几个值得探求的问题[N];甘肃日报;2005年
8 天津市教育委员会 孟庆松 天津市教育教学研究室 曹全路 天津市教委中学处 黄炎 天津市教科院 王敏勤;新课改走入金秋时节[N];天津日报;2005年
9 长垣县实验中学 杨修家;新课改呼唤学习型研究型教师[N];新乡日报;2005年
10 河南省新县箭厂河中学 石景芳;浅谈新课改中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N];消费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姜荣华;课程实施程度的评价工具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2 吴国平;新课程行动中的教师成长[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海云;新课改背景下“两极教师双发展模式”探究[D];西南大学;2006年
2 肖弋;论“英特尔~@未来教育”在新课改教师培训中的运用[D];广西师范大学;2003年
3 胡海艇;促进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发展[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4 招清;探究式教学的理论探讨与调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胡丽萍;Moodle环境下多元化学生评价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6 李玲;回归生活世界的学校德育[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7 李忠才;活动教学的探索与实践[D];河南大学;2008年
8 刘磊;“新课改”中教师压力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4年
9 张金泉;新课改中的教师教学评价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4年
10 廖华红;论新课改背景下教师的校本培训[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0858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10858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