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晚清女子教育问题
本文关键词:略论晚清女子教育问题
【摘要】:晚清女子教育的产生和发展,打破了"女子无才便是德"的传统教育观,结束了几千年来中国女子不能接受正规教育的历史。但由于其产生的特殊历史环境,其开办之初即遭受重重阻力和破坏,中国女性所追求的平等教育权还远远没能实现。
【作者单位】: 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关键词】: 晚清 女子教育
【分类号】:K252;G529
【正文快照】: 受教育权是人类最重要的基本权利之一,但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女性完全被剥夺了这一权利,直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此种状况才有所改变。回顾中国历史上的女学发展历程又能给人以何种启示呢?一、传统“女学”回顾近代以前,中国妇女受封建专制压迫,处于社会的最低层。“男尊女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杨晓;中国传统女学的终结与近代女子教育的兴起──戊戌变法时期女学思想探析[J];学术研究;1995年05期
2 舒叶和;晚清政府与近代女子教育的发展[J];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研究生论丛);2003年S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卫,徐国利;胡适论西方在华教会教育[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5期
2 张珍珍;;教会学校与安徽教育近代化[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3 方家峰;;盛宣怀的高等工业教育思想与实践[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4 周宁;试论互助进化思想在中国的兴起[J];安徽史学;2005年02期
5 陈晓芳;;1980年以来的中国近代女子教育研究综述[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6 魏春明;;论孙中山文官考试思想及其影响[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7 陈九如;;中美庚款留学述论[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8 胡俊峰;;浅析孙中山权能分治思想[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11期
9 李闻东;;对革命派与立宪派论战的思考[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3期
10 黄爱玲;陈晓姿;;梁启超作文教学思想浅探[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建树;;辛亥革命前后湖南人的日本观[A];述往而通古今,,知史以明大道——第七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刘功君;;晚清留日经费的筹付与管理[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7)——中外教育交流史研究(含留学教育、教会教育等)[C];2009年
3 谷忠玉;;近代西方女性观在中国的传播路径探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3)——中国性别教育史研究(含女子教育等)[C];2009年
4 高晓芳;;指称外语的词语演变及其原因[A];第四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王国平;;略谈江苏现代化启动的“非制度化推动”[A];2006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下)[C];2006年
6 木基元;;清末留日学生创办的《云南》杂志及其革命影响[A];百年军校 将帅摇篮[C];2009年
7 陈绛;;陈宝琛的近代化思想与事业[A];近代中国(第五辑)[C];1995年
8 王尔敏;;经元善之身世与思想及其上书保皇招祸经过[A];近代中国(第十五辑)[C];2005年
9 钟卓安;;梧州与孙中山第三次北伐[A];“孙中山北伐与梧州”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10 段云章;;勉为难的孙中山1921—1922年北伐[A];“孙中山北伐与梧州”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颖;公民教育中的法制教育及其价值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2 方小玉;民国《经济学季刊》(1930-1937)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3 宋秋英;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教学论本土化问题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4 崔英姬;中韩家族小说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黄晓通;近代东北高等教育研究(1901-1931)[D];吉林大学;2011年
6 蒋馨岚;传统与超越:师范生免费教育制度的价值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7 徐斯雄;民国大学学术评价制度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8 杨文海;壬戌学制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9 张礼永;教育建设的第三条道路[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文正东;儒学变迁中的师生关系演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史爱芬;胡适高等教育思想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胡博实;林传甲与黑龙江近代教育发展[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路莹;洋教习与晚清新式学堂的建立[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陈宏;福建清代女诗人薛绍徽思想与诗词创作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5 林红英;李鸿章实业教育思想及其对当前高职教育的启示[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6 张庆守;实践教育的历史反思与现行改革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7 郑存毅;林白水与中国白话文运动[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王双钰;清末民初(1902-1919)高等小学历史教科书编撰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秦奋;清朝晚期至民国中期福州女子教育研究(1850-1937)[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10 林洁;民国时期福州教会中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丛小平;从母亲到国民教师——清末民族国家建设与公立女子师范教育[J];清史研究;2003年01期
2 王震;;略论晚清女子教育问题[J];传承;2008年06期
3 胡磊;;晚清英语教育中传教士培养女性外语人才的实践及影响[J];文学界(理论版);2011年07期
4 李孝迁;;论晚清女子历史教科书[J];华夏文化;2007年01期
5 刘静爽;;晚清两性女学观比较——以梁启超、薛绍徽为例[J];昌吉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6 廖军和;;中国近代学制变革与女子教育的发展[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7 刘凌斌;;基督教会与晚清台湾的教育事业(1860-1895)[J];宗教学研究;2008年02期
8 黄梦婉;;魏晋时期女子教育的典型性及其影响[J];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11年02期
9 马文华;;民国时期的新疆女子教育[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1992年03期
10 安广禄;;祖孙三代同求学[J];对联(民间对联故事);2006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阎广芬;;从中国近代女子教育的发展历程看当今的女子教育改革[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3)——中国性别教育史研究(含女子教育等)[C];2009年
2 阎广芬;;中外近代女子教育发展简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1)——中外教育史比较研究(含比较教育等)[C];2009年
3 刘淼水;;近代梅州客家女子教育[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3)——中国性别教育史研究(含女子教育等)[C];2009年
4 阎广芬;;西方女学的传入与中国近代女子教育[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3)——中国性别教育史研究(含女子教育等)[C];2009年
5 宋海兵;;试析中国教会女子教育[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3)——中国性别教育史研究(含女子教育等)[C];2009年
6 石阳;;青岛教会女校的发展历程及特点[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5)——中国学校史志[C];2009年
7 聂会会;许艳华;;中国近代女子教育发展历程中女性参与的特点[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3)——中国性别教育史研究(含女子教育等)[C];2009年
8 张正江;;素质与教育问题的早期研究[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9 董静芳;;晚清留学教育与中国近代教育的关系[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7)——中外教育交流史研究(含留学教育、教会教育等)[C];2009年
10 梁国民;崔光彬;魏经国;宋立军;张纪;张孝勇;;放射诊断科工程技术人员继续教育问题的思考[A];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会第九届放射诊疗专业学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钟兰花;我市成立女子教育培训基地[N];绍兴日报;2007年
2 臧耀红;千方百计解决好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N];菏泽日报;2005年
3 省政协委员 魏绍芬;切实解决进城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问题[N];新华日报;2004年
4 杨支柱;点名问题背后的大学难题[N];东方早报;2007年
5 王季冬;应加倍关注贫困山区孩子的教育问题[N];人民政协报;2004年
6 贾增妍;古代的“女学”[N];中国文化报;2010年
7 实习生 陈英;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进“国考”[N];工人日报;2010年
8 钱薇;让员工与企业共成长[N];中国企业报;2004年
9 李晓东 作者单位:长春工业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积极应对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N];中国人口报;2007年
10 赵健雄;大学教育确实需要打假[N];南方周末;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璐;晚清义利观研究[D];西北大学;2005年
2 叶士东;晚清交通立法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3 林广志;晚清澳门华商与华人社会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4 李世众;晚清温州权力关系格局透视[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蔡晓荣;晚清华洋商事纠纷之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6 高惠蓉;美国女子高等教育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张世红;晚清买办与实业家徐润研究[D];暨南大学;2005年
8 黄树生;薛福成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9 孙成华;洋务运动时期海防思想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10 孙藜;“飞线”苦驰“万里天”:晚清电报及其传播观念(1860-1911)[D];复旦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林琳;总理衙门与晚清近代化[D];吉林大学;2007年
2 张翠萍;晚清地方自治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3 杨懿华;论薛福成国防科技思想[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4 郭青松;晚清知识分子心态变迁[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5 陈蔚琳;晚清上海租界公共卫生管理探析(1854—1910)[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张萌;日本文学对晚清文坛革命的影响[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7 刘艳雄;晚清湖南商事习惯的变迁[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8 冷光伟;晚清警察腐败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6年
9 武雪彬;李鸿章的中日结盟观[D];吉林大学;2008年
10 杨慧慧;晚清学部编审教科书的活动[D];吉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0924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10924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