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育技术学本科毕业生任职能力的延续思考
本文关键词:关于教育技术学本科毕业生任职能力的延续思考
更多相关文章: 教育技术学专业 本科专业毕业生 任职能力 本科毕业生 用人单位 教育技术专业 核心能力 现代教育技术 媒体资源 更新观念
【摘要】:蓬勃发展的现代教育技术,正日益深刻地变革着人类教育的方方面面。优秀的现代教育技术人才,亦逐步成为当今社会各教育技术岗位的稀缺资源。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教育,必须着眼这一大势,认真检讨人才培养的缺憾,准确查究导致短板的瓶颈,进而对症下药,变革突破,更新观念,优化师资,改善环境,强化实践,确保为社会培养更多更新的教育技术专业的优秀人才。
【作者单位】: 西安陆军学院教育技术中心;第四军医大学教育技术中心;
【关键词】: 教育技术学专业 本科专业毕业生 任职能力 本科毕业生 用人单位 教育技术专业 核心能力 现代教育技术 媒体资源 更新观念
【分类号】:G434
【正文快照】: 萌发对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毕业生任职能力的思考,已经有好长一段时间了。前不久,又拜读了《电化教育研究》2007年第5期王润兰等老师撰写的《对教育技术学专业实践教学的思考》和第6期沙景荣老师撰写的《教育技术学本科毕业生社会适应性调查研究》,产生了不小的共鸣。下面,笔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润兰;王跃生;黄金辉;;对教育技术学专业实践教学的思考[J];电化教育研究;2007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周晓春;地方本科院校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差异化培养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2 谷小云;兰州市电教馆系统人员教育技术能力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郝贵生;论“学习型社会”[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2 钟大鹏,张艳红;现代教育技术专业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3 李莎,李芒;对我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现状的反思[J];课程.教材.教法;2004年09期
4 施盛威;浅谈面向21世纪的实验教学改革[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1999年02期
5 黄荣怀,张燕,张进宝;基于学习策略的大学生网上学习活动设计——“多媒体技术”课程教学案例[J];电化教育研究;2003年08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宫淑红;美国教育技术学的历史与范式演变[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万嘉若;;教育技术学科的发展与专业设置问题[J];外语电化教学;1982年03期
2 ;现代教育技术人才的摇篮──安徽师范大学电化教育系简介[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年01期
3 刘晓;开设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实践探索和理论思考[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S1期
4 刘晓;开设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实践探索和理论思考[J];广西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S1期
5 李龙;再论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J];电化教育研究;1998年01期
6 张从善,赵捷,孟祥增;面向21世纪的教育技术学专业[J];电化教育研究;1998年06期
7 薛理银,吴涛;试论以远距离教育培养远距离教育专业人才[J];开放教育研究;1998年02期
8 杨晓宏,梁丽;论教育技术学专业培养目标的改革思路[J];电化教育研究;1999年03期
9 李红波;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努力办好教育技术学专业[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S2期
10 ;发展中的湖北大学教育学系[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1999年0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荣怀 曾兰芳 余冠仕;教育技术大检阅(上)[N];中国教育报;2001年
2 南海 整理;何克抗解读“教育信息化”[N];科技日报;2002年
3 本报记者 程墨 实习生 龙超凡;大学生缘何青睐高自考?[N];中国教育报;2005年
4 胥茜 陈树生;培养“多重能力”的教育技术人才[N];光明日报;2005年
5 华中师范大学校长 马敏;创新是推动教师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N];中国教育报;2006年
6 记者 金姝;164所高校发布招生信息[N];吉林日报;2006年
7 本报实习生 汪名立;让山里娃实现数字梦想[N];科技日报;2006年
8 本报记者 龙超凡邋通讯员 谢德胜;高校毕业生频繁跳槽为哪般[N];中国教育报;2007年
9 本报记者 王志欣;IPTV校园热的冷思考[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7年
10 薛识;大学生当保姆:人才“贬值”还是择业创新?[N];西部时报;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建青;适应创新教育的课程体系改革行动策略[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2 王丽华;系统教学设计理论和模式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3年
3 樊昌秀;摄影教育中视觉读写能力的培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4 朱丽英;教育技术学专业师资建设的若干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5 胡天状;数据挖掘技术在教育决策支持系统中的应用[D];浙江师范大学;2005年
6 张养力;网络环境下《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研究性学习的设计与实践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5年
7 黄艳;高师院校教育技术学本科信息技术教育方向课程设置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8 田伟霞;教育技术专业本科实验课建设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9 卞丽娟;教学设计师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10 王艳丽;影响我国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学习动力的基本因素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1122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11122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