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改课改论文 >

浅析建构主义学习观和教育观

发布时间:2017-11-05 19:10

  本文关键词:浅析建构主义学习观和教育观


  更多相关文章: 建构主义 学习观 教育观 情境性教学


【摘要】:建构主义对认知结构的主张是客观的,建构主义的教学观和学习观在教与学活动中的意义和作用十分重大,特别是面临新的情境时建构主义的意义和作用尤为突出。
【作者单位】: 哈尔滨科学技术职业学院人文教育系
【分类号】:G40
【正文快照】: 一、建构主义定义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也译作结构主义[1],其最早提出者皮亚杰的理论充满唯物辩证法,他坚持从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观点来研究个体的认知发展。他认为个体把外界刺激所提供的信息整合到自己原有认知结构内的过程;顺应是指外部环境发生变化,而原有认知结构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陈琦;认知结构理论与教育[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8年01期

2 高文,王海燕;抛锚式教学模式(一)[J];外国教育资料;1998年03期

3 毛新勇;情境学习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一种新的基于情境的教学观[J];外国中小学教育;1998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然;;开放专科英语口语网上教学活动的教学策略研究[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2 褚丽娟;许振文;姜明;;抛锚式教学模式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11期

3 李相国;;抛锚式教学模式在“伴性遗传”教学中的应用[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8期

4 刘晓玲;;职业英语教学改革的建构主义观[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5 管满宁;抛锚式教学模式对中等职业学校英语课对话教学的启示[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6 时秋勇;;提高高职类航海专业学生航海英语课程考证通过率的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7 马振丽;满永珍;陈海立;;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高级英语教学模式探索[J];大家;2010年04期

8 陈琦;教育心理学的基本问题(二)——关于建构主义理论[J];中国电大教育;1999年02期

9 王旭红;;情境认知理论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J];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2008年10期

10 王婷婷;李喜艳;;计算机网络实用技术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实践[J];福建电脑;2011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朱德全;问题系统教学设计探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2 王文静;基于情境认知与学习的教学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3 张桂春;激进建构主义教学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4 闫寒冰;信息化教学的助学事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侯新杰;物理学史与物理教学结合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王英姿;以知识点为中心的智能教学系统构建方法研究及实用教学系统的设计[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计算技术研究所);199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项永芳;建构主义视野下教学情境的设计与实践之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2 张毅;计算机模拟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D];首都师范大学;2001年

3 刘松鹤;建构主义在生物教学应用中的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4 袁丹;网络教育中适应性学习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5 柳英林;大学英语基础阶段课堂教学活动初探[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6 王剑;建构主义数学学习的初步理论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7 陈洪叶;探究性物理实验教学情境下影响学生建构知识深度的外部因素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2年

8 吴峥嵘;语文教学与思维培养[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9 刘向永;基于情境认知理论指导下的网络主题探究学习活动设计[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10 张亚妮;问题探索性MCAI的设计与开发[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高文;情境认知中情境与内容的作用——试论情境认知的理论基础与学习环境的设计之一[J];外国教育资料;1997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倩;;建构主义学习观对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启示[J];华章;2010年17期

2 郑太年;;知识观·学习观·教学观——建构主义教育思想的三个层面[J];全球教育展望;2006年05期

3 李子建;宋萑;;建构主义:理论的反思[J];全球教育展望;2007年04期

4 渠改萍;;当代西方建构主义学习观述评及启示[J];太原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5 李慧玲;;建构主义学习观及其教学启示[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6 赵红;;高校英语教师的教与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0年12期

7 托马斯·马格奈尔,董立河;教育和价值的几个问题[J];教育研究;2004年10期

8 韩芳晗;;建构主义理论观照下学生观和教育观的重建[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9 马金凤;;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对教育教学的启示[J];大众科技;2010年03期

10 ;《道教教育观与儒道学习观研究》出版[J];教育评论;2004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儒德;邓利;;小学生学习观调查研究[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2 柳明旺;;浅谈大学生知识经济时代新学习观的培养[A];高教改革研究与实践(下册)——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3 李群;;许承尧教育观初探[A];第二届郭煌历史档案与徽州历史档案开发利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4 张建伟;孙燕青;;中学生的知识观与学习观初步研究[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5 钱宗范;赵健;;试论朱熹在教育观上的重大创造及对当今公民道德建设的启迪[A];02’中国北海《朱熹思想与以德治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6 黄荣光;;略论井上毅的教育观的变迁[A];对外贸易外语系科研论文集(第二期)[C];1993年

7 赵玉芳;胡峻卿;;心理学专业学生高等数学学习观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8 郑永彪;;关于树立正确的教育观的几点思考[A];电子高等教育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9 王学臣;车力轩;;初中生社会支持、学习观、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学习主观幸福感的关系[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10 谢超;;三种学习观之人性观比较[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崔清新 吴晶 黄小希;“绿色教育观”解“教育三忧”[N];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

2 青年路小学校长 张瑞虎高楼河中学校长 牛宝军 王益区学生家长 李富强;“教师如何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观点集纳[N];铜川日报;2009年

3 潘涌;独立的母语评论:积极语用教育观的要义[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4 灌南县教育中心 周如俊;建立新型的教育观[N];江苏教育报;2010年

5 南开大学 李毅;与时俱进 树立全面发展的思想政治教育观[N];天津日报;2004年

6 孝感市英才外国语学校 万端勤;确立开放的教育观 优化班级管理[N];孝感日报;2005年

7 钟山区老鹰山中学 傅定忠;浅谈先进教育观[N];六盘水日报;2009年

8 中央党校研究院硕士研究生 尹永纯;更新教育观 拥抱知识经济时代[N];大众科技报;2001年

9 清华附中 王加宁;教育观是教学法的立足点[N];音乐周报;2000年

10 新华社驻纽约记者 荣娇娇 驻华盛顿记者 王丰丰;“虎妈”“猫妈”论战急,其实不妨互相学习[N];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淑娜;论道德教育的生命理念[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2 刘庆昌;论教育思维[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3 岳伟;批判与重构[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4 赵崇乐;体育审美教育观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5 张海波;教育问题的前提批判[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王亚杰;基于集成的学位质量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7 李丽;追寻学习的生存论意义[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严奇岩;族群性和地域性:四川客家教育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9 卢建筠;教育思维方式转向之透视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6年

10 黎春娴;高校贫困生的社会支持及其对价值观影响的研究[D];上海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关景媛;以人的诗意的在为出发点的浪漫主义教育观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华亚;农村初中生学习观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李秀芝;约瑟夫·凯比较教育观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4 李秀秀;新课改背景下高师生学习观的调查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5 仇建平;珠海初中生学习观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6 牟忠彦;生命教育观若干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7 王章乐;高中生物理学习观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8 白黎霞;《以我为本》与卜和克什克文艺、教育观[D];内蒙古大学;2010年

9 丁学民;中国共产党的学习观论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10 陈瑶;初二学生语文、数学、英语学习观的比较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1454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11454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788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