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改课改论文 >

师范大学新生不同对象成人依恋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发布时间:2017-11-11 12:07

  本文关键词:师范大学新生不同对象成人依恋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更多相关文章: 师范大学新生 成人依恋 主观幸福感


【摘要】:目的:了解师范大学新生不同对象成人依恋与主观幸福感的现状和特点,并进一步探讨两者的关系。方法:采用生活满意度量表、情感量表和亲密关系体验量表整群抽样调查119名师范新生。结果:①新生的主观幸福感处于中等水平,且女生的生活满意度显著高于男生,城市来源的显著高于农村来源的学生。②对不同对象的依恋以安全型为主,亲人是关系最为亲密的依恋对象,且依恋在性别、专业和来源上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③对亲人、同性、异性以及最亲密对象依恋的焦虑和回避水平都与生活满意度呈显著负相关(r=-0.325~-0.216),与积极情感不相关,与消极情感存在不同程度的正相关(r=0.184~0.411)。④回归分析发现,最亲密对象的回避维度对生活满意度有显著的预测效应;亲人依恋的焦虑维度对消极情感有显著的预测效应;亲人和异性对象的焦虑维度对情感平衡有显著的预测效应。结论:师范大学新生不同对象成人依恋对主观幸福感有影响。
【作者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分类号】:B844.2
【正文快照】: 成人依恋(adult attachment)是指个体与当前同伴之间形成的一种持续和长久的情感联系[1]。以往研究表明,成人依恋的对象可以是父母、朋友和恋人,也可以是其它情景性的依恋对象[2],且研究关注的重点是不同依恋类型的人在认知和情感上的差异,或是依恋对象和类型在时间上的变化[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严标宾;郑雪;;大学生社会支持、自尊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年03期

2 孔德生;张微;;贫困大学生生活事件、应付方式、社会支持与其主观幸福感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7年01期

3 周金艳;向小军;胡烨;;医学生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7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兴贵;青少年学生人格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洁;成人依恋及其对抑郁影响的探索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金霞;王吉春;;中学生一般生活满意度与家庭因素的关系研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5年04期

2 夏俊丽;;高中学生人格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的研究[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3 于静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研究综述[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4 肖建伟,石国兴;高中生生活事件与心理健康及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年02期

5 王巍,石国兴;高中生人际容纳和心理健康、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年06期

6 唐莹,张静平,余小波;医学生人格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进展[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5年03期

7 杨海荣,石国兴;初中生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健康及其相关因素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4年06期

8 张连云;;抑郁、社会支持对师范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6年05期

9 李大宏;赵辉;;洛阳市高校大学生主观幸福感调查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年04期

10 田澜;王鑫强;胡风霞;;师范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发展特点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蔡苔芬;教育与温馨家庭的营造[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2 李涛;婚姻承诺的心理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徐维东;内隐幸福感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邱林;人格特质影响情感幸福感的机制[D];华南师范大学;2006年

5 杨俊敏;维汉大、中学生体育目标定向、身体自尊、社会性体格焦虑、主观幸福感的跨文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张雯;舞动心理团体辅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实验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7年

7 杨会芹;中国湖南省城乡高中生抑郁易感因素及预测模型追踪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8 邹涛;大学生抑郁易感性—应激模型的实证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9 张登浩;基层党政干部的人格特质、成就动机与幸福感[D];北京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晖;人格特征、价值观、生活事件对高中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2 尹海兰;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及其与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D];河南大学;2004年

3 岳颂华;青少年压力应对的维度、结构及相关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4 吴丹伟;大学生的社会支持,自我价值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4年

5 凌宇;民、普高校大学生幸福感与自我概念、生活事件相关的比较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6 王亚男;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心理控制源的相关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7 陈琛;个人目标、快乐和生活意义:关于幸福的本质及其本源的一项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8 杨洁;成人依恋及其对抑郁影响的探索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9 程卫凯;基层党政干部核心自我评价与工作满意度关系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10 杨晓晖;高中生社会支持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兴贵,郑雪,邢强;湛江城乡青少年学生成就动机取向的比较研究[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2期

2 李艳红;贫困大学生的心身症状与心理社会因素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2年01期

3 程俊卫;;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人格特征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6年02期

4 杨凤茹;钟昆;;医学院实习生心理健康及幸福感调查[J];川北医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5 董灿华,沈雪芬;浙江师范大学学生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学校卫生;2005年07期

6 严标宾;郑雪;;大学生社会支持、自尊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年03期

7 王重鸣,陈民科;管理胜任力特征分析:结构方程模型检验[J];心理科学;2002年05期

8 钱铭怡,武国城,朱荣春,张莘;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PQ-RSC)的修订[J];心理学报;2000年03期

9 辛自强,池丽萍;快乐感与社会支持的关系[J];心理学报;2001年05期

10 王晓钧;嫉妒与人格的关系[J];心理学报;2002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少华;不同认知任务中人格特质对信息加工的影响[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2 车丽萍;当代大学生自信特点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左恩玲;;依恋研究的综述[J];才智;2009年34期

2 李培红;刘志龙;李丹萍;;成人依恋的研究综述[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6年03期

3 陈曦;赵守盈;;成人依恋及其特点探究[J];现代经济信息;2008年05期

4 杨红君;谭鑫;楚艳民;刘琴;刘利;周世杰;;人格障碍倾向与依恋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8年06期

5 史彤玮;;意象对话技术在成人依恋测量中的应用刍议[J];科技创新导报;2010年10期

6 吴薇莉,简渝嘉,方莉;成人依恋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7 吴薇莉,方莉;成人依恋测量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4年02期

8 朱海东;;成人依恋研究述评[J];宜宾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9 张燕;;成人依恋与抑郁的相关研究综述[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年20期

10 刘明月;郭兰;;成人依恋及其研究进展[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国法;朱伟;王催春;;大学生成人依恋现状及其理论的应用[A];2011年浙江省心理卫生协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2 王亚萍;李同归;;成人依恋与婚姻质量及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李同归;郭亚鸣;;海上搜救人员成人依恋、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李同归;王争艳;;Attachment and Life[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汤芙蓉;;大学生成人依恋、社会支持与抑郁的相关研究[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8年全国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6 王斐;许燕;;不同依恋风格大学生内部工作模型的结构和特征[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7 任真;叶智;杨安博;;大学生对父母亲的依恋与大五人格的关系[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王争艳;吴东红;;一般依恋表征测量的尝试[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9 蓝滢;;不同依恋类型个体内隐自尊水平的差异及变化的实验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10 朱伟;陈国法;王催春;;大学生依恋、核心自我评价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A];2011年浙江省心理卫生协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郭薇;不同依恋类型恋爱受挫者的注意偏向[D];西南大学;2012年

2 俞晓歆;影响男性强制戒毒人员复吸的依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史彤玮;意象对话技术在成人依恋测量中的应用[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2 曹杏娥;大学生成人依恋、自尊与爱情态度的关系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3 倪岩娟;大学生成人依恋与童年期创伤经历的关系研究和个案干预[D];漳州师范学院;2012年

4 张若舒;多种情境下不同成人依恋取向信息加工实证研究及个案干预[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5 李敏;不同成人依恋类型个体的注意偏向及其产生阶段[D];杭州师范大学;2011年

6 关婷婷;母亲的依恋与幼儿个性相关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葛伟佳;成人依恋系统对启动范式下面部表情识别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8 范寅莹;大学生成人依恋的内隐测量与外显测量[D];四川师范大学;2012年

9 范红伟;高职生人格特质、成人依恋与学校归属感现状及关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吴英;应激状态下成人依恋对恋人的认知加工作业影响[D];浙江理工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1713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11713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927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