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信息化的教师专业发展阶段描述与促进策略研究
本文关键词:面向信息化的教师专业发展阶段描述与促进策略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教育信息化 教师专业发展 阶段描述 促进策略
【摘要】: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深入发展,面向信息化的教师专业发展已经日益成为众多研究者关注的问题,笔者结合国内外相关现状调研与问卷调查对面向信息化的教师专业发展的不同阶段的阻碍因素与心理状态展开分析,进而对不同发展阶段与促进策略进行描述,以为目前我国信息化大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发展实践提供借鉴与参考。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 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 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
【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国家重点课题(BCA030017)
【分类号】:G451
【正文快照】: 几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与教育信息化工作的不断推进,两个关键事件的出现让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面向信息化的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所在。第一是“校校通”工程的出现,使得全国的中小学都基本配备了计算机以及多媒体设备,随后的农村远程教育工程弥补了农村地区在设备配备上的不足;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余胜泉;;教育信息化生态观与新技术教育应用的科学发展[J];基础教育参考;2006年09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春蕾,刘美凤;信息技术在中小学教育中应用的有效性的实现——相关指导原则的提出[J];中国电化教育;2005年08期
2 乐军;丁新;;信息技术在远程教育中应用的系统框架[J];中国电化教育;2005年12期
3 胡迎宾;黄少颖;;高校网络辅助教学的现状与问题思考——基于首都师范大学网络辅助教学的案例调查[J];中国电化教育;2006年09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孟琦;课堂信息化教学有效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小娟;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师压力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2 李冉;农村教师信息技术教学应用能力发展个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3 刘洁;西北地区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的创新性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4 何智;中学教师使用信息技术教学的影响因素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5 胡桔;中小学教育城域网的应用建设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6 罗彩霞;构建我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培训方案[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7 陈志勇;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的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模式探索[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陈雪梅;海淀区幼儿教师现代信息技术培训方案研究与实践[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9 韦忠坚;拥抱数字园丁[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10 梁雁;昆山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调查分析与培训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余胜泉;陈莉;;构建和谐“信息生态” 突围教育信息化困境[J];中国远程教育;2006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纪望平;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发展[J];高等教育研究;2005年09期
2 梁文鑫;余胜泉;吴一鸣;;面向信息化的教师专业发展阶段描述与促进策略研究[J];教师教育研究;2008年01期
3 陈尚生;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学改革方略[J];教育评论;2003年05期
4 郭朝红,王彬;教师专业生活质量的国际比较[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3年09期
5 支玖红;案例教学模式与教师专业发展初探[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6 杨沫辉,唐解珍;试论发展性教师评价理念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7 王秀英;跨省区信息化教师专业发展在萌动[J];信息技术教育;2005年05期
8 武俊学;李向英;;构建网络环境下教师学习共同体——教师专业发展的创新途径[J];现代教育技术;2006年01期
9 赵瑞情;范国睿;;实践智慧与教师专业发展[J];教育导刊;2006年07期
10 徐云燕;;探索教师专业发展之路[J];河北教育(综合版);2006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昆峰;;关于农村教师专业发展问题的调查与研究对策[A];河北省教育厅2009年继续教育工作会议暨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2009年年会交流材料汇编[C];2009年
2 ;教师专业发展与成长是新时期的立校之本[A];河北省教育厅2009年继续教育工作会议暨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2009年年会交流材料汇编[C];2009年
3 李娟;;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专业发展困境与反思——以西北某县为例[A];2010年农村教育高端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4 于学书;符丽萍;;校本研修一体化,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研究[A];来自教育一线的报告——黑龙江省教育学会“十一五”优秀教育科研成果[C];2011年
5 许光勇;刘俊峰;郝景岐;;关于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A];来自教育一线的报告——黑龙江省教育学会“十一五”优秀教育科研成果[C];2011年
6 张海燕;洪彦;张蕾;;学校研修策略与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A];来自教育一线的报告——黑龙江省教育学会“十一五”优秀教育科研成果[C];2011年
7 刘淑芬;;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学校文化重建[A];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A卷)——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8 ;明确思路 夯实基础 扎实推进教师专业发展[A];河北省教育厅教师继续教育与教师培养模式改革研讨会暨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2010年年会交流材料汇编[C];2010年
9 ;构建研训教一体化教师培训体系 促进县域教师专业发展[A];河北省教育厅教师继续教育与教师培养模式改革研讨会暨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2010年年会交流材料汇编[C];2010年
10 ;夯基础 激活力 提素质 大力加强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建设[A];河北省教育厅教师继续教育与教师培养模式改革研讨会暨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2010年年会交流材料汇编[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大根 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由“积累”走向“转型”的教师专业发展[N];中国教育报;2010年
2 记者 夏禾;十六中推进教师专业发展[N];苏州日报;2010年
3 杨柳青一中 安玉静;让生命成长走进教师专业发展历程[N];天津教育报;2010年
4 弓彩玲;复兴区着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N];邯郸日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万鸿涛 王斗天 通讯员 陈伟文 陈冬平 陈有新;罗湖强势推进教师专业发展[N];深圳商报;2009年
6 见习记者 王亮;庆城: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推进教师专业发展[N];陇东报;2011年
7 记者 丁雷;为教师专业发展插上信息化“翅膀”[N];大连日报;2009年
8 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所 吴颖惠 张干萍;阅读引领教师专业发展[N];中国教育报;2011年
9 武明恩 罗移山;教师专业发展的文化自觉[N];中国教育报;2008年
10 湘潭教育学院党委书记、特级教师 李重庚;构建教育生态环境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N];湘潭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二军;教师专业发展中的自我认同[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2 许楠;论教师专业发展的组织维度[D];西南大学;2012年
3 陈静静;教师实践性知识及其生成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李志厚;教师校本学习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5 李飞;引领与自主:学校变革中的教师领导与管理[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李文昊;面向教师专业发展的案例学习支持框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7 田莉;校本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8 黄笑冰;从新手教师到课程领导[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9 李纯;多元文化视域中的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10 秦立霞;美国教师资格认证制度及其效应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廖青;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师徒结对”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2 赵静;运用知识管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3 李艳;美国教师组织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4 张进;教学模式与教师专业发展[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5 郝少平;实践生存论视野下的教师专业发展[D];西南大学;2010年
6 卢菲;中小学网络教师培训中的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7 白永然;理论与经验之间[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8 高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学反思策略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9 周燕华;运用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10 赵承琳;中学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1723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11723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