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改课改论文 >

网络课程中基于认知灵活性理论的非线性学习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10 05:25

  本文关键词:网络课程中基于认知灵活性理论的非线性学习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认知灵活性理论 非线性学习 学习者 网络课程 学习资源 超文本 超媒体系统 学习方法 网络学习 结构组织


【摘要】:正网络为学习者提供了各种所需的学习资源,而这些信息资源是以超文本和超媒体结构组织起来的,超文本是按照人脑的联想思维方式非线性地组织管理信息的一种先进技术,超媒体就是多媒体和超文本的组合,网络超媒体系统结构特征决定了网络学习有着非线性的特点。根据认知灵活性理论,在网络超媒体系统中知识的组织方式更具有灵活性。非线性学习就是针对这种组织方法所提供的一种学习方法,
【作者单位】
【分类号】:G434
【正文快照】: 网络为学习者提供了各种所需的学习资源,而这些信息资源是以超文本和超媒体结构组织起来的,超文本是按照人脑的联想思维方式非线性地组织管理信息的一种先进技术,超媒体就是多媒体和超文本的组合,网络超媒体系统结构特征决定了网络学习有着非线性的特点。根据认知灵活性理论,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茂才;;高职园林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探讨——以娄底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31期

2 屈洁;;基于网络环境的协作学习模式构建[J];安康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3 汪洁;;基于Web的网络教学平台的开发与设计[J];信息安全与技术;2011年04期

4 汪来法;物理建构主义教学模式[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2期

5 杨莉莉;李爽;;网络学习环境的特征及其应用模式[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6 李燕梅;;计算机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年07期

7 于平;马庚明;;浅谈移动教育[J];才智;2012年02期

8 楚学娟;张勇;;远程虚拟实验系统中模拟方法的应用[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年10期

9 潘璐璐;;师专现代教育技术专业建设的思考——以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年07期

10 赵科;杨丽宏;;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大学生生命质量分析[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2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张建华;;对网络时代教育发展的思考[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2 罗辉;吕永忠;李冰;;学科专业网站综合评价标准研究[A];教育技术应用与整合研究论文[C];2005年

3 熊珍珍;邹琳琳;;基于多Agent技术的混合学习探讨[A];2008'中国信息技术与应用学术论坛论文集(二)[C];2008年

4 覃文圣;支颖梅;李林;;SNS构建教与学平台初探[A];全国第21届计算机技术与应用学术会议(CACIS·2010)暨全国第2届安全关键技术与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善军;信息技术环境下大学英语多元互动教学模式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2 陈迪;互动媒体支撑下的课堂教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3 闫寒冰;信息化教学的助学事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4 彭虹斌;课程组织研究——从内容到经验的转化[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5 叶丽新;信息技术与写作教学整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王兴辉;成人自导学习与支持系统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汪基德;中国教育技术学科的发展与反思[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8 武荷岚;信息技术支持下的物理学与教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9 张生;混合式学习环境下基于学习活动的形成性评价的理论与实践[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10 沈书生;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项目设计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孝忠;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2 张琳;基于电子学档的在线作业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李超;现代教育技术在高等教育中的应用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4 陈凤鸣;基于Moodle的信息化社区教育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侯雪君;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高中语文的剧本教学[D];苏州大学;2010年

6 高峰;高中信息科技课程中《数据管理》教学设计与教学平台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刘华威;基于绩效技术的中职教师教育技术校本培训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0年

8 贝维静;滇桂民族手工造纸技术多样性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9 赵云英;新疆电大现代远程教育发展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0年

10 方萍;现代教育技术支持下通用技术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焦道利;纪晓琳;;《远程教育学》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开发[J];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2 李秀,王行言,安颖莲,姚瑞霞,田荣牌;高校网络课程教学的探究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4年03期

3 夏曼;陈珊珊;;浅谈非结构化网络课程[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年18期

4 冯贵芳;;基于网络课程的动机激发和维持的策略研究[J];中小学电教;2010年Z2期

5 郭利周;刘青青;;智能型网络课程及其体系架构和功能模块的智能设计[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6年09期

6 吕丹凤;;网络课程的现状研究及外语类优质课程评析[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1年01期

7 边春娜;邢娜;;关于开放教育环境下网络课程功能结构的初探[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0年01期

8 许映秋,杨亦,钱进,王积伟;基于建构主义的网络课程教学系统设计[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2年02期

9 王冲;陈时见;;网络学习资源类型研究[J];图书馆杂志;2003年11期

10 王艳丽;程云;;网络课程中学生自主学习环境的创设[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07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战科;陈姝;张文;;网络课程教学设计要点分析[A];电子高等教育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袁鹰;;浅谈网络环境下的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四)[C];2009年

3 袁鹰;;浅谈网络环境下的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南卷)[C];2010年

4 刘传飞;汝海龙;林国华;孙霞;狄海波;吴培林;刘翠清;;生理学网络课程的建设理念与实践体会[A];2008年浙江省医学教育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5 王斌;马志成;;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普通话水平测试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实现[A];第二届全国普通话水平测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马建为;;网络媒体下的学习[A];高教科研2006(上册:校长论坛·教育改革)[C];2006年

7 张微;朱琼莉;;大学英语(新视野英语)网络课程的创新性及应用[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一辑)[C];2007年

8 杨佳玉;蔡蕾;王冰娇;解焱陆;;汉语学习者两类发音参数分布比较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论文集(一)[C];2011年

9 陈文佳;王雷;;运动生理学网络课程个性化学习系统设计的研究[A];2009全国运动生理学发展与学科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王e,

本文编号:12733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12733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439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