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改课改论文 >

教育技术学与传播学的关系

发布时间:2017-12-19 02:10

  本文关键词:教育技术学与传播学的关系


  更多相关文章: 传播学 教育技术学 创新推广理论


【摘要】:从多个角度阐述传播学理论是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从而说明传播学对教育技术学的发展至关重要。目前传播学在教育技术中的地位有所下降,需要为传播学和教育技术学寻找新的结合点——引入创新推广理论,为教育技术的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作者单位】: 西南大学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
【分类号】:G206;G40-057
【正文快照】: 1传播学是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教育技术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边缘”学科。传播学、心理学、教育学、信息技术等对教育技术学的发展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20世纪中期,西方传播学家香农、韦弗、贝罗、施拉姆、罗密佐斯基等构建的传播学模式,对教育技术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传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永健;;教育传播学理论体系重构的研究设想[J];电化教育研究;2006年06期

2 史家银;江慧;;浅谈创新推广理论在教育技术推广中的应用[J];教育信息化;2006年1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冠群;张新民;;对教育技术定义演变的分析与思考[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2 赵巍;将多媒体技术转化为教学效益的思考[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3期

3 杨玉宝;认知弹性理论对网络环境下专题教学的启示[J];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4 刘文灵;;两种发展了的传播模式对教育教学的启示——再论拉斯韦尔的“5W”模式和香农—韦弗模式[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5 王虹良;;新教学模式下高校英语教师的角色探讨[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5年S1期

6 曹贤钟;基于任务驱动的CAI课件制作课程教学设计[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9期

7 雷运发,叶永华,郭友兰;试论网上学习型社区的建构[J];郴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5期

8 孙秀;网络环境下“VFP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实验研究[J];丹东纺专学报;2005年01期

9 吕森林;混合式学习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启示[J];中国远程教育;2004年19期

10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教学管理模式专项研究组;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教学管理模式的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04年2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邰丽萍;;信息技术与中职学校礼仪课程整合的模式探究[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熊珍珍;邹琳琳;;基于多Agent技术的混合学习探讨[A];2008'中国信息技术与应用学术论坛论文集(二)[C];2008年

3 赵玉;周元春;;基于行动研究的教育技术学专业英语教学实践[A];教育技术的创新、发展与服务——第五届教育技术国际论坛论文集(上册)[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林梅;教育技术学视野中的绩效技术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2 钟志贤;面向知识时代的教学设计框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陈晓慧;关于教育信息化的文化审视[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4 张一春;高校教师ET能力发展模式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5 刘成新;整合与重构:技术与课程教学的互动解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6 刘志文;范式转变与理论构建[D];厦门大学;2006年

7 俞树煜;西部地区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8 汪基德;中国教育技术学科的发展与反思[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9 王立国;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师素质标准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10 乔爱玲;基于会话材料与扩展听读资源的交际型英语教学模式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贾成净;新课标下高中《信息技术基础》立体化教材设计[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2 刘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的实证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3 姚巧红;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课堂互动教学模式的探索[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4 王书林;“GX实验”的多媒体组合教学设计和实验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5 刘艳;《现代教育媒体的使用》CAI课件设计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6 赵玉;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流媒体课件在远程学习中的应用与效果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7 陈芳;基于网络的对外汉语教学多媒体素材库之设计与系统构建[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3年

8 刘志波;网络课程评价及其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9 陈迪;我国教师教育技术素养培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10 严莉;信息化教学设计模型研究与软件开发[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易凌云;左明章;;创新扩散理论与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的信息文化教育[J];教育信息化;2006年01期

2 朱方长;农业技术创新农户采纳行为的理论思考[J];生产力研究;2004年02期

3 刘晓斌;创新推广理论——教育技术学与传播学的新结合点[J];现代教育技术;2003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珂;;教育技术专业中的传播学教育[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9年03期

2 刘云峰;;我国传播学研究十七年概述[J];高校社科信息;1995年04期

3 罗兵;;话语分析在传播学教学中的应用[J];传媒观察;2010年03期

4 王艳玲;郝雨;;建设中国化传播学体系的一个学术基点 评戴元光著《二十世纪中国新闻学与传播学·传播学卷》[J];博览群书;2002年11期

5 黄鹏;;传播学对企业文化的影响及作用[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S1期

6 郝雨;;浅论传播学的中国化与原创性[J];当代传播;2008年01期

7 孙海燕;;论传播学理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9年08期

8 曾超;;传播学的研究现状及发展思路之浅见[J];高校社科信息;2003年05期

9 鲍坤;;传播学视角内的跨文化写作研究[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7年11期

10 刘爽;孟珊;陈昊;;数学方法在传播学领域中的影响和作用[J];考试周刊;2009年2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远光;;人物传播学的历史使命——人物传播学简论[A];首届人物传播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首届人物传播学研讨会观点纪要[A];首届人物传播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吴靖;;大众传播理论的教学体验:学术全球化与本土需求之间的张力[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4 陈力丹;;关于传播学研究的一些想法[A];中国传播学:反思与前瞻——首届中国传播学论坛文集[C];2002年

5 胡翼青;;论社会学芝加哥学派对传播学学科建构的历史贡献[A];中国传播学会成立大会暨第九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杨伯溆;;科学探索特征与传播学定量研究论文的规范[A];信息化进程中的传媒教育与传媒研究——第二届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汇编(上册)[C];2002年

7 张骏德;;试论中国传播学与新闻学的关系[A];中国传播学:反思与前瞻——首届中国传播学论坛文集[C];2002年

8 牟家雄;谭乐勤;;传播学与编辑学[A];高校编辑出版文集[C];1995年

9 王晋;;面对人肉搜索——倡导合理适度 拒绝暴力侵权[A];中国传媒大学第三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陈先红;;论新媒介即关系[A];中国传播学会成立大会暨第九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隋岩;十年磨一剑的传播学经典[N];中华读书报;2011年

2 文新;传播学前沿动态[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3 传秘;“二00七中国传播学”学术研讨会召开[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4 上海大学影视学院 韩瑞霞;全球化语境与21世纪传播[N];社会科学报;2007年

5 陆高峰;传播学研究领域的“田园牧歌”[N];中华新闻报;2008年

6 周丽锦 尹振宁;定位抑或追问[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7 于文秀 黑龙江大学;注重对大众的本体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8 记者 游峰 毕中林 通讯员 肖烨;石排大规模投资公共事业了不起[N];东莞日报;2010年

9 廖慧娟;互动,,激发报业新活力[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6年

10 石艳红;Web2.0时代博客的个性化传播[N];中华新闻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庹继光;中国当代传播研究中的理论体系建构[D];四川大学;2004年

2 林成琳;统一性传播理论[D];吉林大学;2007年

3 林敏;网络舆情: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4 石雷;论课程传播[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5 汤莉萍;视听媒体新变革[D];四川大学;2007年

6 王君玲;网络表达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7 冯广圣;桂村社会传播网络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8 杨席珍;资本主义扩张路径下的殖民传播[D];浙江大学;2010年

9 杨永军;先秦文化传播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10 聂静虹;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大众媒体功效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甘艺娜;Web2.0时代的病毒式营销的传播学解读[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2 林敏芳;SSCI传播学期刊的中国元素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3 李峰;我国休闲娱乐型SNS网站发展的传播学分析[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刘洋;中国手机媒体化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D];郑州大学;2007年

5 刘珊珊;为传达而生[D];山东轻工业学院;2009年

6 夏斌文;网络热议探析[D];南昌大学;2010年

7 童玲;旅游景区公关传播策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8 徐夏;中澳传播学硕士教育比较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9 彭丽娟;掘客的传播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陈莹莹;我国新型网络团购2.0网站的传播策略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3064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13064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fee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