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身份认同”的理性思考
本文关键词:教师“身份认同”的理性思考 出处:《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8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教师职业 角色规定 身份认同 课程改革 理论形态 个体自我 实现途径 性存在 生存方式 实际运用
【摘要】:教师的身份认同对于推进课程改革的顺利实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辨析教师的角色规定与身份认同在概念内涵、实现途径、实践中的理论形态和教师的存在方式之间的差异,指出教师的身份认同是教师个体自我不断自主建构的过程,它强调教师在实践中实际运用理论的价值,并关注其作为生命性存在的生存方式。只有正确认识两者之间的分别,才能帮助教师实现从外在的角色规定到内在的身份认同的转变。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
【分类号】:G451.1
【正文快照】: 教师作为影响课程变革的关键因素,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英国著名课程论专家斯腾豪斯(L.Stenhouse)认为,课程发展说到底是关于教师的发展问题,如果教师没有发生相应的变化,课程变革就难以实现。然而我们在审视当前我国课程改革所面临的现实困境时,发现教师这一变革性力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向明;实践性知识: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艳茹;语言的结构之思——索绪尔哲学语言观述评[J];北方论丛;2005年02期
2 冯建军;生命发展的非连续性及其教育——兼论博尔诺夫的非连续性教育思想[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11期
3 熊和平;;课程与身体:微观权力观的视角[J];比较教育研究;2006年11期
4 李子建;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展望:加强理论与实践的对话[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年02期
5 魏书胜;刘国华;;“哲学的问题”之历史类型及当代启示[J];长白学刊;2006年04期
6 陈大伟;教师的专业生活与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兼谈教师教育课程改革[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7 杨钦芬;刘桂辉;;论新课程情境下教师培训模式的转换[J];成人教育;2007年01期
8 徐志坚;人文精神的时代内涵与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J];常熟高专学报;2001年06期
9 张健康;;大众传媒对城市文化的建构[J];当代传播;2006年01期
10 金美福;两种教师发展模式论比较——兼与台湾学者饶见维先生商榷[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刘赣洪;危文斌;;教育叙事支持教师专业发展研究[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吴晓波;;以发展为核心:现代远程教育教师培养的价值取向[A];2007年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年会暨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7年
3 马达;;行动研究与音乐教师专业发展[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奎军;历史、文学文本、文学价值——以赛金花题材文学作品为个案[D];暨南大学;2001年
2 何玉兴;社会群体沟通平衡问题学理资源探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3 周建平;追寻教学道德[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4 高伟;生存论教育哲学发凡[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5 崔景贵;解读心理教育:多学科的视野[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6 金美福;教师自主发展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7 陆启光;壮族儿童社会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8 彭虹斌;课程组织研究——从内容到经验的转化[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9 朱益明;教师培训的教育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10 侯晶晶;内尔·诺丁斯关怀教育理论述评与启示[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伍文亮;人性及其善恶——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人性论研究[D];苏州大学;2001年
2 赵远;黄建新电影叙事风格的渐变[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2年
3 张等菊;道德教育:生态学视界的研究及其合理性论证[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4 周慧霞;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探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陈杰;丰盈人性:当代道德教育的应然追求[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6 刘世清;反思与重构:教育交往中的言语问题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4年
7 许文果;对赫尔巴特学生观的再认识[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8 刘丹;对具有5~15年教龄的高中数学教师在职培训课程设置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9 刘汉霞;论教师的实践知识及其生成[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10 陈玲;教师创造性及其培养[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鞠玉翠;教师教育与教师个人实践理论的更新[J];教育探索;2003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觉成;;尊老盛会开 春光暖心怀[J];四川教育;1981年06期
2 崔阶平;尊师和师德[J];宁夏教育;1982年05期
3 王义高;苏联普通教育师资队伍的现状[J];比较教育研究;1982年04期
4 C.基德 ,金戈;欧洲和北美高等院校的职业状况[J];国外社会科学;1982年06期
5 翟福英;;老教育工作者谈“师德”[J];人民教育;1982年09期
6 黄菊美;;致教育战线的新园丁[J];江苏教育;1982年21期
7 王正平;论教师道德[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3年03期
8 ;树立尊敬和支持教师光荣劳动的社会风气[J];江西教育;1983年01期
9 ;满怀慈母情 精心育新人——记峡江县巴邱小学尹福兰老师[J];江西教育;1983年06期
10 翟鸿年;教师职业道德问题浅议[J];教育导刊;1983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钱焕琦;;关于教师性道德修养的思考[A];江苏省首届性学研讨会论文集[C];1996年
2 张万文;;普九教育话师德[A];萃英集——青海省教育委员会、青海省教育学会优秀教育论文集[C];2000年
3 彭华茂;申继亮;王凯荣;;关于小学教师反思类型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4 费广洪;申继亮;李黎;;关于初中教师成长阶段及教师对培训需求的研究[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5 杨小洋;申继亮;徐富明;;中小学教师职业生涯中职业压力应对策略特点研究[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6 史许福;;教师职业审美性的美学阐释[A];高等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交流论文集[C];2002年
7 张秀华;苏连江;;加强化学专业职业技能训练力度全面提高学生素质[A];高教改革研究与实践(上册)——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8 安雪慧;;农村中小学教师职业发展与教学工作激励[A];2006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9 蒋菊;;教师专业化的成长历程研究[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四)[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楚京爱;探索为师之道为师之德[N];中国教育报;2000年
2 杨春茂;对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为什么更高[N];中国教育报;2000年
3 ;教师职业受到青睐 教师待遇逐步提高[N];中国教育报;2000年
4 本报记者 时晓玲;创造,,唤起教师职业的内在尊严与欢乐[N];中国教育报;2000年
5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 周洪宇;未来我国师范教育的发展走向[N];中国教育报;2000年
6 记者 郑蓓蓓 实习生 张渝;为人师表当自律[N];重庆商报;2000年
7 本报见习记者 杨清;教师职业热起来[N];广西日报;2000年
8 本报记者 苏军;引进教师为何要心理测评[N];文汇报;2000年
9 记者 尹鸿祝 沈路涛;教师职业渐成热门[N];新华每日电讯;2000年
10 燕子;香港人怎样看待教师职业[N];安徽经济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周润智;被规约的教师职业[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2 金美福;教师自主发展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凤花;教师职业道德评价初探[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2 滕宇;教师职业发展理论综述及对英语教学的意义[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3 陈惠津;当代教师职业成熟的探索与追寻[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4 吴聪治;论教师的心理健康及其维护[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5 孟卫青;论我国公立中小学校教师的法律地位[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6 连莲;关于西方教师专业化理论与实践的初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7 邵雅利;新手—熟手—专家教师职业承诺与职业倦怠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8 胡涛;初探我国教师的职业定性[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9 周隽;上海市中学教师职业压力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10 孙慧;教师职业压力的负面影响及其自我调适[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3157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13157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