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困境之思考
本文关键词: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困境之思考 出处:《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8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教育理论与实践的脱节造成了理论与实践的诸多困境:造成实践中对理论的遗忘、理论对实践的无效、盲目的实践以及书斋中的理论。困境的原因在于人们对理论、实践及其关系的诸多误解,以及由此导致的对理论与实践及其关系的不适当的立场、态度和行为。
[Abstract]:The separation of educational theory and practice caused many difficulties in theory and practice: the practice of the theory of the cause of forgetting, theory of invalid practice, blind practice and academic theory. The reasons are many misunderstandings to the theory, practice and their relationship, and thus lead to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and their relationship the improper position, attitude and behavior.
【作者单位】: 山东聊城大学文学院;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分类号】:G40-01
【正文快照】: 教育理论是一种有着强烈实践诉求的理论,它总是寻求通过某种途径在现实中实现自己的设想。但是,教育理论和实践之间又似乎总有一条难以逾越的鸿沟,无论是教育专家还是一线的教师,在他们谋求教育理论的实践过程中都遭遇了许多困境,这些困境也在促使他们思考其产生的原因。一、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叶澜;思维在断裂处穿行──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关系的再寻找[J];中国教育学刊;2001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彭启福;;理解与实践——对理论与实践关系的一种诠释学反思[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2 方新普;李莉;黄文仁;;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与高校体育课程开发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1期
3 凡勇昆;邬志辉;;美国基础教育改革战略新走向——“力争上游”计划述评[J];比较教育研究;2011年07期
4 高伟;一个“劳而无功”的虚假性命题——评“教育理论与实践关系”之争[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年02期
5 杨帆;王红艳;;主人,仆人,抑或精神之师?——《教师的哲学》导言[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1年02期
6 张建荣;;当前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困境反思[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7 张东娇;论校长学术身份的“失重”与重构[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8 邱志华;;任务型语言教学法在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J];保山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9 杨洁;莫瑞柏;;我国21世纪以来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关系研究综述[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1年02期
10 楚娟;;布迪厄的社会学思维及其对教育学研究的启示[J];成才之路;2011年3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盛国荣;;技术物:思考技术和消费社会技术问题的出发点——鲍德里亚早期技术哲学思想研究[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专家专题论坛“在为国服务中发展自然辩证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汪行福;;从哲学到社会批判理论——马克思理论的后哲学解读[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学雁;金融时间序列模式挖掘方法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郁方;中国银行业垄断与规制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曾茂林;富有生命力的教育理论创生机理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自学;论政治哲学范式的演进[D];南开大学;2010年
5 雷冬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预期目标的偏离与调控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6 吴旭平;力量的形而上学[D];吉林大学;2011年
7 宫瑜;交往理性与道德共识[D];吉林大学;2011年
8 杨馥源;政府间关系与城市治理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9 欧阳忠明;跨溪建屋:学科互涉视阈下人力资源开发学科构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杨燕燕;论教育实践课程[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蕾;阿尔派中国E-HR实施案例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2 哈琴;双语背景下的少数民族汉语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李美华;全景式教学在《文化生活》运用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詹璐;基于JSP的人事职称评审系统设计与实现[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5 纪玉奇;基于Web的招投标系统设计[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6 杨文娇;教师个人理论形成的叙事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白永然;理论与经验之间[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8 杨春英;教育理论向教育实践理性转化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9 刘凤华;山东省素质教育改革下教师权威的重构[D];聊城大学;2011年
10 孙洋洋;不同类型学校合作伙伴关系的冲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放放;商卫星;;机器智能的理论困境[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2 陈瑶瑶;;构建我国刑事和解制度的基本设想[J];云南电大学报;2008年01期
3 莫翔;;人道主义干预在理论与实践中的困境[J];重庆社会科学;2006年02期
4 刘露;周东旭;;论后现代女性主义思想[J];东方企业文化;2010年14期
5 杨慧民;德国先验哲学理论和实践统一的逻辑嬗递[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6 杨慧民;德国先验哲学理论和实践统一的逻辑嬗递[J];池州师专学报;2001年01期
7 易萍;;论新课改执行中的角色困境[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9年02期
8 王国剑;;探析治理及其困境[J];兰州学刊;2007年08期
9 张青;张继国;;冯契“平民化自由人格”理论的现实意义、困境及局限[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7年07期
10 詹艾斌;;主体性的近代困境与尼采的理论重构[J];科学经济社会;200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邱伟;;台湾媒体素养教育的困境[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07):媒介素养与公民素养论文集[C];2007年
2 林晖;;康德实践理性中的兴趣问题[A];人文社会科学与当代中国——上海市社会科学界2003年度学术年会文集[C];2003年
3 翟振明;;以人为本——对实践理性倒错的克服[A];康德哲学及其现代意义——纪念康德逝世20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颜青山;;实践理性中的科学[A];科技工作者的社会责任与和谐社会建设研究——第二届全国“科技与社会发展”中青年南方论坛论文集[C];2007年
5 于靓;;考试焦虑的理论模型发展[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吴小丰;谢兰;;对政府职能转变困境的思考[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第20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李荣庆;;绿色营销:国内研究述评[A];第二届中国绿色商业发展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7年
8 季娇;刘晓梅;;嫉妒心理研究综述[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9 周良墉;;环面蜗杆理论与技术的创新[A];第十届粤港机电工程技术与应用研讨会暨梁天培教授纪念会文集[C];2008年
10 陈海华;陈松;;创新集群的相关研究及进展[A];第四届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Ⅰ)[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拓;法学家PK法官[N];中国贸易报;2007年
2 张明华;法官司法实践理性之我见[N];江苏法制报;2010年
3 侯才;“商讨理论”视野中的伦理[N];学习时报;2002年
4 张国斌;吃透“三头”做到“三化”[N];中国纪检监察报;2004年
5 钱广荣;社会道德现象的三维结构[N];光明日报;2007年
6 本报记者 陈曦 宋广玉;构建一个制度性和谐社会[N];南京日报;2006年
7 德国汉诺威大学 李文潮;从莱布尼茨的“自然神学”到沃尔夫的“实践理性”[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8 本报见习记者 赵凌;全民普法如何继续[N];南方周末;2003年
9 鲍宗豪;坚持“科学发展”的理性精神[N];文汇报;2007年
10 ;作为精神家园的哲学[N];解放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林晖;康德的实践理性中的兴趣问题[D];复旦大学;2003年
2 葛洪义;法与实践理性[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3 关锋;论马克思的实践理性[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4 贾庆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货币政策理论与实践的演变[D];复旦大学;2005年
5 翟勇;中国生态农业理论与模式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6 王建明;企业绿色会计理论与实践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5年
7 张黎黎;在永恒中结晶[D];苏州大学;2005年
8 王波;中国都市农业创新论[D];四川大学;2005年
9 谢英;区域体育资源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03年
10 张美云;生命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探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晓波;“诚信烟台”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探索[D];清华大学;2005年
2 黄立平;GS集团公司绩效考核设计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7年
3 吕文涓;中小学语文活动教学的理论与实践[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4 冯锦英;全纳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5 张岳武;中国环境执法困境及其完善机制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6 郭艳楣;论我国立功制度的理论与实践[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7 谢均己;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理论与实践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8 吴殿峰;大学生感恩教育理论与实践探讨[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年
9 余琳;另一种现代戏剧[D];厦门大学;2007年
10 王青春;我国成人高校德育困境与出路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4000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14000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