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莱雷“解放教育思想”对我国教育的启示
本文关键词:弗莱雷“解放教育思想”对我国教育的启示 出处:《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解放教育思想主张人的解放,强调要把人从宗教迷信和唯科学主义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强调摆脱人被物化、被异化的困境,使人所具有的潜能得到充分发展。当前我国教育还存在被困境压迫的弱势群体、被传统异化的教育、被制度压迫的教师等问题。投身解放教育就是要挣脱使受教育者非人性化的所有压迫和扭曲,主要途径是:使教育回归生活、使自由回归学生、使教师恢复话语权、促进弱势群体的教育公平等。
[Abstract]:The thought of liberation education advocates the emancipation of human beings, emphasizes the emancipation of human beings from the bondage of religious superstition and scientism, and stresses the difficulty of getting rid of human beings being materialized and alienated. The potential of human beings has been fully developed. At present, there are also disadvantaged groups oppressed by the predicament in our education, and have been alienated by the traditional education. The problem of teachers oppressed by the system is to get rid of all the oppression and distortion that make the educatees dehumanize. The main way is to make education return to life and free to return to students. Teachers to restore the right to speak, to promote the education of vulnerable groups fair and so on.
【作者单位】: 广西师范大学;
【分类号】:G40-09
【正文快照】: 当我们发现创新精神对于民族进步和国家经济腾飞的重要性,意识到应试教育的弊端并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加强创新能力培养的时候,却一直在“应试教育——素质教育”这对两难怪圈之间踯躅不前。其主要原因是低估了教育理念对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深层影响力。当我们着手进行教育改革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陈振中;冲突的视角——对我国教育问题的一种诠释[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2 陈振中;蒋文宁;;论教育身份成层的原因[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江雁飞 ,陆广泉 ,孟庆保;浅探检察机关在刑事诉讼中保障被害人权益问题[J];安徽电力职工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2 周中明;姚鼐的妇女观和他笔下的妇女形象[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3 张传文,张红;试论道德与法律的矛盾运动——以儒家思想为主要分析对象[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4 李明宇;李丽;;科教兴农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2期
5 于洪波;;马克思的经济表与社会再生产理论的创立[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6 葛贤平;对存在主义教育哲学的几点认识[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7 刘力;;论民主的内涵与原则[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8 陈轶艺,刘卫国;体育科学发展动因的哲学思考[J];安徽体育科技;2003年03期
9 程六生;;加强高校中层干部队伍建设 牢固树立十种观念[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10 胡海波;从思维方式的维度看真理标准讨论的当代价值[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王宗光;;教育创新 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新境界[A];庆祝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成立20周年大会暨2003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集[C];2003年
2 刘锦钢;曾林;;和谐发展背景下新闻报道生态向度思考[A];全民科学素质与社会发展——第五届亚太地区媒体与科技和社会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李春才;;从和谐生产力到和谐社会建设[A];第14届世界生产力大会论文集[C];2006年
4 冯宏良;余金成;;自由与秩序互动共存:社会政治稳定的价值规定性[A];中国国际共运史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郭尚花;;当代西方生态社会主义解读[A];中国国际共运史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王宏斌;;生态社会主义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A];中国国际共运史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张兴茂;;苏联所有制结构的历史演变及其理论反思[A];中国国际共运史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旭东;现代课程的价值取向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0年
2 李炜;中国区域经济结构的金融分析[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3 陈则孚;知识资本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4 袁爱玲;学前创造教育课程及其理论构建[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5 杨庆媛;中国城镇土地市场发展问题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1年
6 贺朝霞;论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对资本主义问题的认识[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7 邹铁力;中国共产党的私营经济理论与政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8 刘燕;贵州省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2年
9 杨长青;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干部权力监督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10 孙泽学;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文化建设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澜波;现代化进程中的生活方式与人的全面发展[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2 黄一芳;哈贝马斯科学技术意识形态理论述评[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3 李仙飞;马克思个性观新探[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4 谢卫红;青春期性健康教育——青少年德育不可或缺的部分[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5 李仁涵;国企产权制度改革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0年
6 齐成民;论新潮社对新文化建设的意义[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7 涂晓敏;泰国军人政权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0年
8 赵守山;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学人本管理模式的哲学思考[D];郑州大学;2000年
9 窦春玲;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大学生个性教育[D];曲阜师范大学;2000年
10 葛刚岩;论《史记》人物形象的崇高美及其形成原因[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陈振中;冲突的视角——对我国教育问题的一种诠释[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2 陈振中;“麦当劳化”:文凭身份的生产特征[J];教育导刊;2005年08期
3 陈振中;新的牢狱与教育的异化[J];社会;2001年08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贤智;;论弗莱雷的解放教育学说[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应建庆;叶晓璐;;批判意识与解放教育学——从弗莱雷“意识化”概念看提问式教育的革命力量[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8)[C];2010年
2 邓玉文;;教育追求的解放——由《被压迫者教育学》引发的思考[A];第二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陈涛;教师怎样才能“解放”自己和学生[N];中国教育报;2007年
2 芮彭年;课堂教学拒绝“压迫”[N];文汇报;2003年
3 王鉴;教育学研究的新领域:学生的日常生活世界[N];光明日报;2006年
4 通讯员 陈国华 吴四明;在科学发展轨道上运行[N];咸宁日报;2008年
5 何照伟;认真学习贯彻党章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N];平顶山日报;2006年
6 无锡市锡山教师进修学校 严育洪;从学生那里学教书[N];江苏教育报;2009年
7 记者 黄X;英国一群小学生,玩着就在国际学术刊物发了论文[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关守义;弗莱雷解放教育思想研究及启示[D];河北大学;2006年
2 常凤;批判性教学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9年
3 蔡文文;论弗莱雷对话式教学思想及启示[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胡玉花;保罗·弗莱雷的教师观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5 刘澜涛;试论保罗·弗莱雷“对话式教学”思想的后现代主义特征[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6 涂渊;第三次教育理论革命[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7 李丽敏;保罗·弗莱雷对话式教学研究及对我国中小学教学改革的启示[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8 吕娜;保罗·弗莱雷的公民教育思想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9 张东靖;保罗·弗莱雷的教师观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4154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14154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