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改课改论文 >

权变理论对教学形式系统的启示

发布时间:2018-01-14 16:08

  本文关键词:权变理论对教学形式系统的启示 出处:《教育探索》2008年10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权变理论 教学形式系统 启示


【摘要】:权变理论也称情境理论、机变理论。权变理论要求管理者应根据环境的自变数与管理方法的因变数之间的函数关系来确定自己的管理方式。权变理论对教学形式系统的启示有教学模式选择运用的权变、教学具体形式多样性的权变和教师教学风格的权变。
[Abstract]:Contingency theory is also called situational theory. Contingency theory requires managers to determine their management methods according to the function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elf-variables of the environment and the factors of management methods. The revelation of contingency theory to the system of teaching forms is the selection of teaching modes. The contingency of choice and application. The variety of teaching concrete forms and the contingency of teachers' teaching style.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聊城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基金】:聊城大学教研项目(LDJY0607)
【分类号】:G420
【正文快照】: 一、权变理论概述(一)权变理论权变理论也称情境理论、机变理论,它由美国的菲德勒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权”即权宜,“权变”即衡量是非轻重,因事制宜。权变理论主张管理思想和管理方式应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它认为,管理环境是自变量,管理方式为因变量,在管理中管理方式要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蔡伟;论教学形式系统[J];课程.教材.教法;2005年05期

2 钟志贤;;大学教学模式改革的十大走向[J];中国高教研究;2007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蕾;关于构建大课间体育活动课程的若干思考[J];安徽体育科技;2003年02期

2 夏俊,唐智松;学校组织变革及其绩效研究——学校组织的文化、结构和规模的绩效比较[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3 纪平;现代教育技术的系统模式、建模方法及关键技术的新发展[J];电化教育研究;2001年05期

4 罗德均,李芒;基于网络的主体性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12期

5 孙俊三;问题与对策:高师教育学课程的地位与任务[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4年05期

6 杨洋,沈军;我国教育目的的社会学分析[J];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7 陈茹;刘文艳;万龄;姜海洲;;论教学策略的内涵、结构及地位[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年S1期

8 林添湖;加强理论建设是商务英语学科继续发展的根本出路[J];国际商务研究;2005年02期

9 曾怀光;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教学策略研究[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10 何玉海;学生是产品,还是顾客?[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贺素芝;;从教师成长的角度谈教育价值[A];2007“校本培训”主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2 杜国英;秦怡;;外语教学课堂策略研究[A];高教改革研究与实践(上册)——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琦;从终身体育思想审视我国学校体育的改革与发展[D];北京体育大学;2002年

2 娄立志;论目前我国教育的主导价值[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3 黄忠敬;知识·权力·控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4 任丹凤;中小学教科书编制设计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姚利民;有效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6 甘剑梅;德育现代性的哲学论辩[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7 王军;奥林匹克视觉形象的历史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4年

8 但昭彬;话语权与教育宗旨之共变[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9 刘黔敏;德育学科课程:从理念到运行[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10 马宏佳;以科学探究为核心的科学教育教学策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古吉慧;初中心理素质训练课教学策略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2 张宏涛;论网络时代的教师角色[D];河南大学;2001年

3 余江敏;高等师范院校公共课教育学教学策略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4 曲霞;小学作文创造性教学策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5 张薇;论美国高等教育创新的理念与实践[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6 杨进;尊重的教育[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7 周红;试析幼儿园新教师的角色适应[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8 秦泳;初中英语主体性学习策略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2年

9 高志强;中小学教师教研心态调查及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10 王等等;教育功能观的社会学分析[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黄高庆;论教学策略的实质及结构与类型[J];重庆师专学报;2000年03期

2 钟志贤;多元智能理论与教育技术[J];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03期

3 刘春燕;钟志贤;;论学习环境中教师——学习者角色与关系的转型[J];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12期

【相似文献】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管理系 王延东;如何看待末位淘汰制?[N];中国教育报;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谢旭红;菲德勒权变理论及其在学校管理中的运用[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14243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14243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96f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