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育发展的思考——新加坡教师网络远程再培训计划的启示
本文关键词:教师教育发展的思考——新加坡教师网络远程再培训计划的启示 出处:《外国中小学教育》2008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网络远程再培训计划 终生学习 整合同步教学 在线论坛 在职教师 新加坡 学习者 学习环境 教育发展 远程教育
【摘要】:使用计算机媒体环境的远程教育学习方式现已成为全世界成长速度最快的教育形式之一,亦已成为对教师进行再培训的必然趋势。本文对新加坡教师网络远程再培训计划进行分析与探讨,从中可以看出,在整套教师培训程序中使用IT技术,同时也能提高学科教学水平。因而计算机媒体学习环境的影响和由此而提高教师水平的作用是无可置疑的。
[Abstract]:This paper analyzes and discusses the teacher ' s network long - distance re - training program , which can be seen from the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of the teacher ' s network long - distance re - training program . It can be seen that the use of IT technology in the whole teacher training program can also improve the teaching level of the subject .
【作者单位】:
【分类号】:G533.9
【正文快照】: 一、问题的提出通过使用计算机媒体环境的远程教育的学习,对教师进行再培训,已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这一学习方式现已成为全世界成长速度最快的教育形式之一。信息技术在各学科领域的快速增长和发展使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水平。而网络远程教育大大扩展了教师的学习环境。新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易滨;现代远程教育在终生学习中的作用[J];教育科学研究;2001年02期
2 张康庭;在实践中发展终生学习[J];教育发展研究;1998年S1期
3 曹宝丰;终生学习之顿思[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1998年02期
4 谢蓉芳;倡导终生学习[J];河北成人教育;1999年05期
5 王政彦;开展终生学习的国际趋势及其启示[J];开放教育研究;2000年06期
6 吴咏诗;从终生学习的发展来看我国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的改革[J];中国高教研究;1997年06期
7 胡梦鲸;从终生学习观点论学校教育改革(一)[J];开放教育研究;1997年06期
8 胡梦鲸;从终生学习观点论学校教育改革(二)[J];开放教育研究;1998年01期
9 丁肇文,王学锋;站在终生学习的转弯处[J];思维与智慧;2000年09期
10 ;终生学习──21世纪的生存概念[J];河北自学考试;1999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慧;;新加坡陈笃生医院护理见闻[A];全国内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2 吴英成;;以克漏字测验探讨新加坡的华语教学问题[A];第二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1987年
3 杝W强;林瑞霞;;新加坡“天福宫”的Z阶嫘叛鯷A];两岸学者论妈祖(第二集)[C];1998年
4 胡林生;;中学华文教材的构架——新加坡的经验[A];第一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1985年
5 Andrew J.Haire;;会聚:新加坡的管理方式[A];中国国际三网融合与下一代网络技术高级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6 张旭东;;试析中新建交后中国对新加坡的认知变化[A];“冷战以来东南亚的国际关系”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7 余建华;;在多元包容中繁荣发展——新加坡民族和睦的成功之举[A];“东南亚民族关系”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8 莉蒂亚·陈;亨利·泰欧;;新加坡创造性事业的亮点[A];国际创造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9 蔡立群;;通信企业创建学习型组织的探讨[A];黑龙江省通信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10 王培光;;教学语法与语法教材——试论新加坡《高级华文》的语法教材[A];第六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周启传;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N];西藏日报;2004年
2 金碚(中国经营报社总编辑);终生学习 智慧经营 达善社会[N];中国经营报;2003年
3 季一鸣;教师的终生学习平台[N];中国教育报;2003年
4 王代林 实习生 邱一平;如此可亲 那些“马甲”背后的面孔[N];四川日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贾书哲;北大EDP领航终生学习之路[N];中国现代企业报;2007年
6 记者 李晓鹏;努力形成全民学习和终生学习的氛围[N];浙江日报;2005年
7 王飞 何云江 秦亚洲;在职教师做家教泛滥成“灾”[N];中国改革报;2003年
8 记者 冯舒玲;在职教师搞家教 除名[N];宁夏日报;2004年
9 陈雄;在职教师不应从事有偿家教[N];湖北日报;2005年
10 记者 张振芳;制止在职教师有偿补课专项治理行动开始[N];朝阳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景峰;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执政形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裴新宁;面向学习者的化学教学设计[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吕林海;数学理解性学习与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顾伟勤;语言输入、交互和二语学习者[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5 魏炜;李光耀时代的新加坡外交研究(1965-1990)[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张元;职前与在职幼儿教师课程观评价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7 陶友兰;试论中国翻译教材建设之理论重构[D];复旦大学;2006年
8 郑敏;中国苔类植物染色体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李妍;乔纳森建构主义学习环境设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郑太年;学校学习中知识意义的缺失与回复[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冬梅;中国新加坡课程文化比较[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2 龚昊;新加坡学校德育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田兴利;新加坡产业结构调整研究(1959-1996)[D];云南师范大学;2002年
4 黄珏;新加坡环境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2年
5 刘莹;新加坡经济发展中的跨国公司因素[D];暨南大学;2003年
6 杨惠勤;中国与新加坡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实施之比较分析[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7 程小华;新加坡政府在提升国际竞争力中的作用[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汪国征;基于语料库的中国英语学习者动词句型习得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4年
9 赵莉;新加坡法治模式探析[D];山西大学;2005年
10 孙建蕾;[D];电子科技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4252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14252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