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关涉个体幸福的教育重构
本文关键词: 个体幸福 教育生活 现实关怀 终极关切 教师 学生 教育者 现实生活 生活世界 教育活动 出处:《教育学术月刊》2008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个体对于现实幸福的追寻和幸福的终极目的性决定了教育对个体幸福的关涉。教育不能背离"幸福"这一价值旨归。然而,当今的种种教育实践行为,即使不是在故意漠视个体幸福,也往往深陷于有悖个体幸福的重重矛盾之中。事实上,不管教育以何种形式和程度迷失了路向,归结到一点上,都是对"人"的扭曲,它扭曲了受教育者本身,也扭曲了教育者。因此,教育应回归"幸福"本真,向学生的幸福还原,也要向教师的幸福还原。
[Abstract]:The pursuit of real happiness and the ultimate purpose of happiness determin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ducation and individual happiness. Education cannot deviate from the value of "happiness". Even if it is not deliberately ignoring individual happiness, it is often mired in contradictions that are contrary to individual happiness. In fact, no matter what form or degree of education is lost, it all boils down to a distortion of "human". It distorts the educatee itself and the educatee. Therefore, education should return to the "happiness" truth, to the happiness of the students and to the happiness of the teacher.
【作者单位】:
【分类号】:G4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王远美,赵玉如,肖玉柱;生活价值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屠高,唐德善;欠发达地区的制度创新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年14期
2 陈红梅;中外学校职业指导比较研究探略[J];职业技术教育;2000年04期
3 徐国庆;作为意识形态的学校与职业教育课程的学问化[J];职业技术教育;2002年34期
4 陈正华,贺轶玲;论道德交往与学校道德教育[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5 张尚兵,张尚武;个性化教育特征与实施途径[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6 马叔平;致力于建设 学习化社会──北京成人教育回顾与展望[J];北京成人教育;1998年10期
7 纪军;试论大学在成人教育发展中的角色[J];北京成人教育;2001年12期
8 许建中;教会学生评改作文问对——语文自主学习策略指导举隅[J];保定师专学报;2001年01期
9 鲁雷;论高等教育中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S1期
10 李和佳,吴卫丰;论思想政治教育向生活世界的回归——从胡塞尔生活世界理论谈起[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杨秀清;;浅谈有效教学的心理能力[A];福建师大福清分校2003年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2 刘春花;;教师文化:教师专业成长之应有视角[A];湖南省城市文化研究会第三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赵红亚;;试论学习型社会大学的整合策略[A];2007年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年会暨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7年
4 仪淑丽;;网络教育时代的教师角色重构[A];“职业教育与构建和谐社会,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研讨会暨第十三次职业教育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长吉;教学价值观念透视与反省[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2 张希希;论有效的课堂交往[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3 傅建明;我国小学语文教科书价值取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4 周建平;追寻教学道德[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5 刘翠;人的生存本体论结构[D];黑龙江大学;2003年
6 彭虹斌;课程组织研究——从内容到经验的转化[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7 王立仁;德育价值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8 毛景焕;平等体验的生成与班级教学共同体[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9 宋晔;校园伦理智慧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10 张向东;理性生活方式的重建——哈贝马斯政治哲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薛孝宏;论教学交往——理论的探究与现实的思考[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2 王传金;论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3 刘超良;类精神:当代教育的应然追求[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4 熊颖;初中物理“情—境”教学的研究及实践[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5 金斌华;创新教育与创新型教师的培养[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6 吕丽艳;教育世界中的意义遮蔽与澄明[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7 王彩芸;促进生命个体的总体生成[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8 陈岚;1978年以来我国中小学生管理政策的价值分析[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9 沈书生;信息技术与中小学教育改革[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10 许凯;论后现代课程观对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启示[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声源;课外活动与全面发展[J];江西教育;1981年03期
2 本刊编辑部;感谢与期望——新年致读者[J];安徽教育;1982年01期
3 丁梅;;野祭[J];人民教育;1983年08期
4 石楠;;教师,人类文明的母亲![J];人民教育;1985年03期
5 吴灿新;蔡元培人道主义伦理思想初探[J];天津社会科学;1987年05期
6 姜喜祥 ,孙海;浅谈提高教育经费的投资效益[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年02期
7 周世泉 ,邹自振;时代的呼唤 人民的心声——简评电视剧《呼唤》[J];江西教育;1990年04期
8 赖丹;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的光辉思想和哲学观[J];龙岩师专学报;1991年02期
9 茅鹏;体育纵论[J];体育与科学;1993年03期
10 熊华生;;“诗化教育学”的性质与功能[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3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赵国秋;卢洪明;王义强;;公务员人格特征与考核绩效及个体幸福感关系研究[A];2005年浙江省精神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5年
2 徐斌;;追寻理想的数学课堂[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5年小学数学优秀论文集[C];2005年
3 陈微;;冲突与选择——知识社会的价值冲突与道德选择[A];浙江省社会学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和谐社会建设理论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4 赵国秋;卢洪明;王义强;;公务员人格特征与考核绩效及个体幸福感关系研究[A];国际心理治疗与危机干预学术会议暨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年会、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年会、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张陆;佐斌;;教师教育幸福量表的编制[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6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赵国秋;卢洪明;王义强;;公务员人格特征与考核绩效及个体幸福感关系研究[A];2006年浙江省精神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7 赵国秋;卢洪明;王义强;;公务员人格特征与考核绩效及个体幸福感关系研究[A];浙江省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成立大会暨2006年浙江省心身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8 高国希;;构建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A];当代视野下的马克思主义——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陈建翔;教育学是怎样变成美学的?[N];中国教育报;2002年
2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 朱小蔓;教育研究要为教育创新作出更大贡献[N];中国教育报;2002年
3 郑豪杰;“有境界,自成高格”[N];中国教育报;2002年
4 李镇西 东方师 秦莉 陈晓华;漫谈教学与写作[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5 华南师范大学教科院 刘良华;教学叙事重建教师思维[N];中国教育报;2003年
6 本报记者 刘微;关注校园中的隐性人身伤害[N];中国教育报;2003年
7 郭秀娟(作者单位系山东高密康成中学);教育需要智慧[N];中国教师报;2003年
8 吴春莲;做一位充满智慧的教师[N];中国教师报;2003年
9 王兆t,
本文编号:15391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15391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