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梭《爱弥尔》中的德育思想及启示
本文关键词: 卢梭 《爱弥尔》 德育思想 学校德育 出处:《江苏教育研究》2008年2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卢梭在《爱弥尔》中阐述了一系列德育思想,对德育目的、德育过程、德育方法、德育内容、德育评价等方面都有独到的见解。尽管受时代和自然主义哲学观的限制,他的德育思想不免有不足之处,但瑕不掩瑜,他的德育思想对我国学校德育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Abstract]:Rousseau sets forth a series of moral education ideas in Emiel, which have unique views on the purpose, process, method, content and evaluation of moral education, although limited by the philosophy of times and naturalism. His moral education thought inevitably has the deficiency, but the flaw does not hide the Yu, his moral education thought still has the certain reference significance to our country school moral education.
【作者单位】: 湖北省教育科学研究所;
【分类号】:G4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石中英;人作为人的存在及其教育[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02期
2 郭吉军;法权理性的意义及困境[J];甘肃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3 赵红梅;自然全美——一个令人置疑的环境美学观念[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4 周仲秋,王清;“多数原则”新解[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年05期
5 朱娟;卢梭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J];菏泽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6 郭卫东;;基督教新教传教士与中国盲文体系的演进[J];近代史研究;2006年02期
7 马健生,王勇;试论儿童在后现代视野中的消失[J];教育科学;2005年05期
8 王春燕;自然主义教育理论及其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年09期
9 刘媚;教育价值观的冲突及原因分析[J];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2期
10 宋宁娜;教学论由传统向现代的演变[J];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唐爱民;道德教育范畴论审理[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周兴国;教育自由及其限度[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3 余文森;个体知识与公共知识[D];西南大学;2007年
4 杨艳;论行政人格的历史类型[D];中国人民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红艳;论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教师的角色转换[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2 刘建英;社会变迁条件下的家庭教育浅探[D];曲阜师范大学;2006年
3 张世爱;生命教育:新品德课改中的一种价值诉求[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王洪;情趣化的语文阅读教学[D];四川师范大学;2007年
5 李远;小学儿童文学教学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6 方建宁;高校教学督导现状及其队伍建设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7 史薇;学校教育中惩罚问题探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7年
8 范燕萍;品味教育生活[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9 杜修望;论道德素质[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10 孙凤华;思想品德教科书中的公民教育价值取向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坤;;论卢梭自然教育观的背景,特征及意义[J];华章;2011年24期
2 冯晓;;裴斯泰洛齐与卢梭自然主义教育思想之比较[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年05期
3 范昀;;审美实践与公民教育——论美育在卢梭思想中的地位[J];美育学刊;2011年04期
4 郭戈;;兴趣教育思想发展的“三部曲”——卢梭、赫尔巴特和杜威的兴趣说[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1年04期
5 姚冬琳;唐美霞;;卢梭自然教育思想给活动教学的启示[J];现代教育科学;2011年06期
6 张凤;;从卢梭的教育思想看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兼论基础教育阶段美术课程评价模式选择[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7期
7 李长伟;乔资萍;;知识、德性与教育——卢梭《论科学与艺术》第二部分评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年25期
8 刘徽;我读《爱弥儿》——一本动人的人生教科书[J];基础教育;2004年03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安荣;张万波;;卢梭《爱弥尔》中的情感教育思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2 李贤智;杨汉麟;;浅析卢梭《爱弥儿》中的教师观[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3 徐卫红;;教育为了国家——柏拉图、卢梭教育思想的乌托邦色彩[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4 吴宗泉;;卢梭的教师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5 殷企平;;柏拉图和卢梭教育思想的异同[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6 徐一多;;论卢梭的普及教育思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7 赵蒙成;;试论卢梭教学思想的非理性特征[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8 徐嵘;;夸美纽斯和卢梭“适应自然”教育思想之比较[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9 王丽;;怎样看待学校——解读卢梭自然主义教育思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10 张学强;;颜元与卢梭教育思想之比较[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1)——中外教育史比较研究(含比较教育等)[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若渔;“制造神童”之妄与“教育万能”之殇[N];工人日报;2005年
2 田华;情感,,应贯穿教育始终[N];天津教育报;2010年
3 书评人 孙芳;简单,让孩子学会怎样生活[N];中国图书商报;2008年
4 周国平;教育的七条箴言[N];中国教育报;2007年
5 无锡市锡山教师进修学校 严育洪;教师应鼓励学生不盲从权威[N];江苏教育报;2010年
6 湖南省浏阳市教育局教科所 黄佑生;教育长宜放眼量[N];中国教育报;2007年
7 周国平;教育即生长,生长就是目的在生长之外别无目的[N];天津教育报;2009年
8 张增礼;教育应给孩子们幸福的童年[N];山西日报;2003年
9 田宝宏;卢梭的《爱弥尔》是教育研究成果吗?[N];中国教育报;2005年
10 陈木兰;西方教育思想:可以反复燃烧的能源[N];中国教育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曹永国;自然与自由[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2 房慧;经验学习的反思与建构[D];西南大学;2010年
3 闫守轩;论教学中的生命关怀[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牛媛媛;卢梭教育思想中的几个理论问题[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刘琼;卢梭《爱弥儿》教师角色观[D];中南大学;2009年
3 常凤霞;王阳明与卢梭自然主义教育思想之比较[D];河南大学;2009年
4 蔡娜;卢梭活动教学思想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5 张桂;爱弥尔和自然教育[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6 崔秀勤;论卢梭自然教育的现代价值[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7 王文礼;“道法自然”与“以天性为师”[D];河南大学;2006年
8 张霞;爱伦·凯教育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9 朱红丽;寻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10 王玉超;西方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5471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15471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