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业倦怠的归因与调适
本文选题:教师 + 职业倦怠 ; 参考:《中国成人教育》2008年18期
【摘要】:教师职业倦怠受社会因素、学校因素、教师个人因素和学生品德与管理等因素影响。我们应积极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加强学校文化建设,加强对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引导教师学会自我心理调适,摆脱职业倦怠。
[Abstract]:Teachers' job burnout is influenced by social factors, school factors, teachers' personal factors and students' moral character and management. We should actively establish a good social support system,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school culture, strengthen the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of teachers, guide teachers to learn self-adjustment and get rid of job burnout.
【作者单位】: 泰山学院;
【分类号】:G451.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林文瑞;教师职业倦怠与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2 李江霞;国外教师职业倦怠理论对我国的启示[J];教育科学;2003年01期
3 高竟玉,余虹;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对策[J];教育探索;2004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韶玲;;教师职业倦怠及其自我调节[J];闽江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2 郭继东;关注教师的生命质量[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3 何素平;突围:走出情绪的低谷——欠发达地区教师职业倦怠心理研究[J];甘肃高师学报;2005年03期
4 李家强;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预防机制[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5年07期
5 杨卫星,吕佳;教师工作倦怠与管理策略[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6 单玉;高校“两课”教师职业倦怠分析及其对策[J];江苏高教;2004年02期
7 邢金萍;;中学教师职业倦怠与学校内部组织管理[J];教育导刊;2006年02期
8 万江华,靳风烁,江军;教师职业倦怠对教学医院CME的影响[J];继续医学教育;2003年05期
9 林红斌;中学政治教师工作倦怠状况及成因的调查分析[J];教育科学;2005年05期
10 贾素萍;;职业院校教师职业倦怠与心理健康问题的实证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年08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永鑫;三种职业人群工作倦怠的比较研究:基于整合的视角[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海荣;工作控制感、工作家庭冲突与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的关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5年
2 徐晓宁;中小学教师职业压力、社会支持与职业倦怠的关系[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3 梁巧华;校本课程开发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4 王志红;论教师成长中的情感特征[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5 李冰;上海市大、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6 李江霞;教师职业倦怠与教学成效的关系之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3年
7 黄福康;论中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D];江西师范大学;2004年
8 姜钦云;军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员敬业精神及其塑造[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9 贾素萍;职业院校教师职业倦怠及相关问题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10 李向群;中小学教师职业压力及应对策略[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陈明丽,许明;国外关于教师职业压力的研究[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2 李江霞;国外教师职业倦怠理论对我国的启示[J];教育科学;2003年01期
3 庞丽娟,洪秀敏,姜勇;教师心理健康:关注与促进[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年05期
4 高竟玉,余虹;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对策[J];教育探索;2004年02期
5 冉祥华;谈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与对策[J];教育探索;2004年09期
6 朱晓颖;;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研究综述[J];江西教育科研;2006年10期
7 邢金萍;综合干预,缓解中学教师的职业倦怠[J];中国教育学刊;2005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邵海艳;徐晓宁;;教师压力、社会支持和职业倦怠的典型相关分析[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2 陈瑞;;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及干预策略[J];文教资料;2010年15期
3 张莹;张瑜;;走出教师职业倦怠的误区——教师幸福感计划[J];法制与经济(中旬刊);2010年07期
4 陈淑萍;颜秀红;;教师职业倦怠的归因与调适[J];中国成人教育;2008年18期
5 周月朗;;教师职业压力解析[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6 韦朝忠;;压力模型理论视角下的教师压力过重问题分析[J];吉林教育;2011年22期
7 宋爱芬;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多元分析[J];昌吉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8 张建才;;从“高级职称”现象看教师的职业倦怠[J];宁夏教育;2008年02期
9 汪长明;;论教师职业倦怠现象[J];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10 张越;;走出“职业倦怠” 再塑“教育理想”[J];中小学电教(下半月);200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董君;;克服职业倦怠 实现生命主体价值[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山东卷)[C];2010年
2 魏心;战伟根;于焕芝;;论教师职业倦怠及其解决途径[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二卷)[C];2005年
3 田培树;;浅议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干预策略[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陕西卷)[C];2010年
4 王文增;;小学教师职业压力、职业倦怠及心理健康的干预研究[A];首届中青年心理卫生学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谢姗姗;;中学教师职业人格与职业倦怠的现状及其关系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樊召锋;俞国良;曾盼盼;;中小学教师竞争态度与职业倦怠的对比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7 李萌;;教师的工作投入与职业倦怠的关系[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8 李西营;殷宏淼;;不同职业倦怠-投入教师在教学归因上的差异[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9 罗俊峰;李娇丽;付迎春;李燕;;流动儿童学校教师职业承诺、教学效能感与职业倦怠的关系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10 杨佃霞;于萍;司继伟;;职业学校教师职业倦怠与工作价值观、成就动机的关系[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高青县实验小学副校长 曹德霞;和谐让教师远离职业倦怠[N];中国教育报;2006年
2 主讲人 全国人大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 教授 朱永新 本报记者 任松筠 整理;把教师生涯锻铸成隽永的传奇[N];新华日报;2009年
3 山东滨州市教育局 崔方锋;让教师远离职业倦怠[N];中国教育报;2006年
4 中国人民大学 许鹏;客观与宽容是重要的[N];中国教育报;2006年
5 本报记者 翟晋玉 梁恕俭;教师:幸福在哪里?[N];中国教师报;2011年
6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许燕 王芳 江西赣南医学院 刘善玖 北京舞蹈学院 吕健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许燕 王芳 江西赣南医学院 刘善玖 北京崇文区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夏s『颖毙焖套醒,
本文编号:17848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1784825.html